关爱儿童成长,健康体检携手相伴

时间:2021-3-11来源: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白癜风怎么能治好 https://m-mip.39.net/nk/mip_7461259.html

健~康

幼儿体检

年10月19日—23日,医院、武汉市妇幼保健院医生来我园对大中班幼儿进行了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体检项目主要包括视力、听力、口腔、体格检查、血常规等,基本涵盖了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指标。通过健康体检,对保护儿童健康、预防疾病、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营养状况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儿童生长发育及健康状况,同时也为幼儿园的保育保健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指导,针对生长偏离、眼耳、口腔疾病和其他异常情况,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家园携手,共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视力保健篇

幼儿园的视力筛查包括哪些内容?幼儿园的视力筛查是早期发现儿童视力问题的一道重要关口。幼儿在园的视力筛查主要包括:眼外观、斜视、双眼的协调情况以及屈光度检查。眼外观:观察眼睑有无缺损、炎症、肿物,眼睫毛内翻,两眼大小是否对称;结膜有无充血,结膜囊有无分泌物,持续溢泪;角膜是否透明呈圆形;瞳孔是否居中、形圆、两眼对称、黑色外观、斜视等。屈光度筛查:通过视筛仪检查,主要包括了被检测眼的近视、远视度数,散光度数,散光轴向等信息。家长需要认识的几个疑惑和误区1、视力筛查结果是否可以代表视力状况?通过视力筛查,能早期发现孩子是否有近视、远视、散光、斜视等问题,但视力筛查的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视力状况。视力和屈光度不一定一致。6岁以前的孩子眼睛调节能力非常强,在检查视力的时候,可以动用眼睛的调节机制,促使短时间内看得清视力表,造成视力好的假象,家长就真的会误以为孩子的视力没问题。有近视倾向的孩子屈光度就差异很大。屈光不正有远视、近视、散光等不同的状态,人眼的屈光状态会随不同年龄状态而呈现动态变化的,因此一定要做到定期检查,特别是筛查有问题的幼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治疗。2、儿童屈光不正一定要戴眼镜吗?视物不清会导致视觉刺激不足,而影响视力的正常发育,从而形成弱视。眼镜可以矫正模糊的聚焦,促进视力正常发育,是预防和治疗弱视的最基本的方法。3、眼镜戴上了就拿不掉,能不戴就不戴由于近视发生发展有遗传因素和大量后天环境因素所致,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因此青少年儿童近视戴镜后依然会呈现加深趋势,并非戴镜之错。

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常见的视力不良的影响因素

当父母发现孩子有以下表现时,就应该提高警觉心:1.看电视习惯走到电视跟前2.经常出现眨眼睛,揉眼睛的情况3.看人看物的时候喜欢斜看4.出现斜视(也就是俗称的斗鸡眼)5.经常眯眼看东西,经常侧着头看东西

保护孩子眼睛健康,这6大指南一定要知道

1、家长需要言传身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行为往往是成人世界的反映,家长以及老师平时潜移默化的“示范”效应,也是让孩子眼睛“受伤”的重要诱因。所以要督促孩子养成良好习惯的家长们,还敢在孩子面前“手机控”吗?

2、孩子要加强户外锻炼

阳光下的活动视物距离远,很多活动有远近的视物距离切换,有助于眼球的放松,能有效避免眼球肌肉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视力健康需要阳光和户外活动的调节。

3、适宜的灯光强度非常重要

过强的光线会使孩子的眼睛很容易感到疲劳。孩子需要的是柔和的光,而且要保证光线来自于孩子的左前方。晚上孩子看书、写字时,应该选择能调节明暗度的灯,将亮度调到柔和为准。

4、培养正确的读书、写字姿势

“三个一”要牢记:胸部离桌子一拳远(6-7厘米)

眼离书本一尺远(33厘米)

手离笔尖一寸远(3.3厘米)

5、掌握合适的用眼时间和用眼距离

看书和看电子屏幕的时间要遵循20-20-20法则每次看书和电子屏幕20分钟,便抬头把目光转向至少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眺望至少20秒,可有效缓解眼疲劳。观看电视的合适距离=电视机对角线长度的5~7倍6、营养均衡、睡眠充足均衡的营养是预防近视的关键,纠正孩子挑食偏食的毛病,有助于视力的正常发育,选择颜色丰富的蔬果,有助于补充微量元素,同时还需增加禽、蛋、奶、瘦肉等优质蛋白的摄入。对眼睛而言,长期处在睡眠不足的状态,眼部神经过于疲劳,就容易出现功能失调,这是形成近视的病理基础。眼睛是世界之窗,愿所有的孩子都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感受色彩的缤纷。

听力保健篇

听力与语言是人类相互交流和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感受丰富多彩的音律,认知大自然美好的事物,都需要一个健康的听力,儿童听觉的发展直接影响儿童语言的发展。

幼儿园的听力筛查包括哪些内容?在园儿童的听力筛查主要包括:声导抗、听力检查听力筛查:主要通过耳声发射、自动听性脑干反应和声阻抗等电生理技术进行的快速无创的检查。声导抗检查:“A型”表示正常;“B型”或“C型”但压力小于dapa,均提示该耳有中耳炎,需干预;“C型”且压力大于dapa,提示此侧中耳与咽喉的通道(即咽鼓管)不通畅,有可能会发展成中耳炎,一般与鼻炎有关,需积极治疗鼻炎,两周复查声阻抗;听力检查大于30dBnHL,提示可能有听力损失。耵聍栓塞是指耳屎结成块状堵塞耳道,多半不能自己排出,医院取出。

如何观察孩子是否有听力问题

正常情况下:

刚出生的婴儿可以听到较大的声音;

3~6个月就能辨别声音方向;

6个月左右能听到较小的声音;

6~7个月能发出“爸、妈”声音;

8~9个月能发“爸爸、妈妈”;

1岁能模仿学语;

2岁能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意思;

3~4岁能讲短小的童话故事;

如果发现孩子对声音无反应、或反应迟钝,立即就医。

耳部外伤的预防

耳廓暴露于头部两侧,容易遭受各种直接到外伤;

注意各种可能的利器(如刀、斧、锤)的操作,遵守操作规程,防止撞击耳部;

遵守交通规则;

不要自己或请非专业人员挖耳;

看好自己的孩子,防止将异物放入外耳道;

远离爆震场所,尽量不要放鞭炮和长期用耳机听大音量音乐;

中耳炎症的预防

中耳炎是耳科临床常见病与多发病,咽鼓管阻塞、感染是主要病因。

要积极治疗各种原来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

如果儿童有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经过检查可以在医师建议后接受积极治疗,如果有适应证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药物中毒性耳聋的预防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主要药物。以往我国耳聋(尤其是聋哑症)的重要病因之一,就是耳毒性药物中毒。耳毒性药物主要损伤内耳,会影响到耳朵的两大重要功能:平衡与听觉。一定不要滥用抗生素

宝宝的耳朵,该怎么呵护?1.避免噪音:常期接触刺激的声音容易导致耳朵内部的毛细血管痉挛,听力会受到影响,甚至会引起噪音性耳聋、耳鸣的情况。尽量不用或少用耳机听,特别是避免音量过大。2.不要经常掏耳朵:掏耳朵这种日常习惯动作很容易损外伤耳道皮肤,把细菌带进耳道。耳屎在医学上称为耵聍,大块硬结的耵聍,应该请医生用专业工具取出。3.谨慎用药:避免使用庆大霉素或是链霉素等会对耳朵产生负面的影响的药物。4.合理饮食和锻炼、保持良好的情绪: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以及维生素C对听觉细胞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可以选择适当地补充维生素,多食粗粮、蛋类、蔬菜、水果等食物。保持良好心境,人如果经常处于急躁、恼怒的状态中,会导致植物神经失去正常的调节功能,使内耳器官发生缺血、水肿和听觉神经营养障碍,这可能导致听力锐减或爆发性耳聋。5.预防或积极治疗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正确擤鼻涕:有鼻炎、呼吸道感染症状的,不要用力擤鼻涕,以防止鼻咽部分泌物经咽鼓管进入中耳。觉得难以接受的话,可以按住一侧鼻孔擤出另一侧鼻涕,然后再交换擤另一侧。6.及时正确就诊:对反复发作的中耳炎,突然发生的一侧耳鸣、耳聋,不可掉以轻心,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

口腔保健篇

幼儿园的口腔筛查包括哪些内容?

主要检查项目有面部颌骨发育情况、口腔黏膜和舌系带的检查;检查牙齿的数目、形态、颜色、排列、替换及咬合情况、过早缺失、滞留、多生牙、反咬合及牙颌畸形;龋齿检查,检查牙齿是否有褐色或黑褐色改变,或者出现明显的龋洞。儿童的口腔保健它不仅包括口腔的先天发育状况,还包括后天良好的饮食习惯、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定期口腔检查,以及预防口腔的意外伤害。

刷牙主要刷什么

刷牙是为了清理掉致龋细菌和食物残渣(糖和碳水化合物的提供者),要尽量缩短致龋细菌和食物残渣接触的时间,控制致龋细菌的繁殖,以降低龋齿发生的可能性。

什么时候开始刷牙

美国牙科学会,澳洲牙科学会,澳洲政府和香港卫生署口腔健康教育组,都建议在婴儿出牙前,就开始用干净的湿纱布帮他们清洁口腔,从婴儿第一颗牙萌出开始刷牙。

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牙膏?含氟牙膏?无氟牙膏?

各国的建议非常不统一,但无论你参照哪一种建议,给孩子使用含氟牙膏是安全的,也非常有必要。氟一方面可以保护牙齿,另一方面也可能对牙齿造成伤害,导致氟斑牙。建议从第一颗牙萌出开始使用含氟牙膏,3岁前用米粒大小的牙膏;3-6岁时,用豌豆大小的牙膏用量。

下图A中为米粒大小的牙膏量,B为豌豆大小的牙膏用量:

用什么牙刷

建议选择小刷头的,软毛的牙刷。可以根据家庭经济情况和个人喜好选择,选一个孩子感兴趣的,可以增加主动刷牙的意愿,让刷牙变得更愉快。

刷牙的方法是关键

推荐的最多的刷牙方法是巴氏刷牙法。对于低龄儿童,若不配合巴氏刷牙法,可以使用圆弧刷牙法,也就是打圈圈的方式,圆弧的横径应较宽。清洁舌头也是很重要的健康习惯,每次刷完牙,再刷一下舌面,上面覆满了细菌,可能造成口臭。刷牙次数及时间:每天至少刷2次牙,饭后漱口,晚上睡前刷牙尤其重要,每次刷牙至少3分钟。6岁以后,儿童基本掌握了刷牙方法,但家长还要监督孩子,以保证刷牙的效果。

健康饮食保护牙齿

糖是引起龋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如果经常摄入过多的含糖食品或饮用过多的碳酸饮料,会导致牙齿脱矿,引发龋病或产生牙齿敏感。因此要尽量减少摄取糖的量和频率。

乳牙龋齿应及时纠正

龋病可以引起孩子牙痛,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龋病长期得不到治疗可造成儿童偏侧咀嚼,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还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和萌出。如果没有健康的牙齿,孩子就不愿吃含纤维多的蔬菜和肉食,造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影响全身正常生长发育。因此,“乳牙总是要换的,坏了不用治”的看法是错误的。

帮助孩子尽早戒除不良口腔习惯

吮指、咬下唇、吐舌、口呼吸等,易造成上颌前突、牙弓狭窄、牙列拥挤等口颌畸形。如果3岁以上的儿童仍存在上述不良习惯,且不能通过劝导而戒除,医院诊治,通过适当的矫正方法,帮助其戒除不良习惯。

为适龄儿童进行窝沟封闭

六龄牙”是萌出时间最早的恒磨牙,其咀嚼功能最强大,也最容易发生龋病。窝沟封闭是预防恒磨牙窝沟龋的最有效方法,做完窝沟封闭的儿童仍然不能忽视每天认真刷牙。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

龋病和牙周病等口腔疾病常常是缓慢发生的。早期多无明显症状,一般常不易察觉,等到出现疼痛等不适症状时可能已经到了疾病的中晚期,治疗起来很复杂,患者也会遭受更大的痛苦,花费更多,治疗效果还不一定十分满意。因此,每年至少一次的口腔健康检查,能及时发现口腔疾病,早期治疗。医生还会根据情况,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预防口腔疾病的发生和控制口腔疾病的发展。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zlff/1787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