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镜心得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
导读
国外腹腔镜医师及助手需要经过长达2年的严格培训后,方可在有经验的腹腔镜医师指导下进行人体操作。我国腹腔镜在短期培训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持镜医师训练这一环节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近20年,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laparoscopiccolorcctalcancersurgcry,LCCS)在国内外蓬勃开展,手术难度相对较大,所以术者与持镜医师之间的配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LCCS术中持镜医师的操作技巧和一些心得体会进行探讨。
01持镜医师的作用腹腔镜镜头相当于术者的眼睛,其效果如何直接关系到手术操作的顺利与否,甚至关系成败。持镜医师操控这双“眼睛”,所以它很难像开腹手术那样被术者随心所欲的控制,要操控好这双“眼睛”需要持镜医师经过严格的培训,更需要持镜医师与术者之间有默契的配合。优秀的持镜医师可以给术者提供优质细腻的画面,而不合格的持镜医师会增加术者手术的难度,延长手术时间甚至会使一些可以完成的腹腔镜手术中转开腹。
目前,较为常见的腹腔镜有0°前视镜及30°前斜视镜。前者视野较窄,不能提供多角度的视野,只能做一些简单的腹腔镜手术;后者为广角视镜,可提供广视野多角度画面,更有利于解剖视野显露,保证手术视野的清晰,增加手术的安全性。因此,绝大多数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使用30°前斜视镜。这里,我们以比喻的方式总结30°前斜视镜的操作经验,将有利于初学者操控镜头:转动镜身犹如人整个身体的空间旋转,视野的上下左右会颠倒,转动30°镜头犹如人身体直立不动只转动眼睛,观察的角度变换而视野不会颠倒。
以术者为中心,以服务手术为目的02持镜医师操控腹腔镜,指引着整个手术的进程,要始终设想自己即是术者,站在术者的角度观察目标,要以镜头能够最佳的满足当前手术操作为目的,而不是自己看的清晰与否,但又不能让腹腔镜干预术者的操作器械。
在手术开始前,持镜医师应调试好镜头焦距、光源,对好白平衡。室温较低时,应用热盐水、纱布预热镜头,以免进入腹腔后产生水汽而影响清晰程度。
气腹建立以后,置入腹腔镜头,首先要探查全腹,持镜医师应给出腹腔的远景以了解腹腔内有无粘连、出血、积液等情况以及各脏器的一般情况,然后再近景对各个脏器逐一观察。当术者trocar穿刺时,镜头应相应转向该部位,并给出穿刺点周围情况,尤其trocar前进的方向应充分暴露,以防损伤邻近脏器。
手术开始后,先是远景,便于术者找到手术切入点,再适当调整距离,控制画面稳定,让术者开始从容的进行手术操作。
此外,整个术程中,持镜医师应密切配合术者,还需掌握以下的操作技巧:
①尽量保持画面稳定,不能随意移动,同时,切忌画面快速平移,使观察者视觉疲劳。
②将擦试镜头等动作尽量与术者更换器械同步,以缩短术程。
③根据每步具体操作给出远近景;操作区域尽量放在屏幕中央,并多倾向于术者操作的前进方向。
④利用视角差避开对术者操作的干扰,让镜身与术者的操作器械不在一条直线上,保证立体的三角视差。当术者更换器械时镜头亦应相应地退后,给出远景,便于术者器械能够辨清方向,顺利地抵达术区,避免不必要的延误时间。
⑤冲洗时镜头要离术区稍远些,以避免溅上水珠,而吸引时应靠近术区,以便观察有无术野出血。
⑥当取标本时,要适当给出远景,并翻转至腹前壁拟切口处,以便术者判断肠管可否完全从腹腔内取出。
⑦术者取腹腔内物品时,比如纱布、脱落的淋巴结、皂化物或废弃的血管夹等,镜头要全程追踪直至取出,以避免由于不慎落入腹腔内而费时寻找。
⑧术中如出现白色的反光或出血较多呈红色反光状态,可将颜色相反的物品置入术野,以减轻反光度,便于操作。
总之,持镜医师不应轻视在术中所起的作用,手术全程都要全神贯注,积极配合术者,以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效果。尤其在刚刚开展腹腔镜手术的单位,术者的“手”和持镜医师的“眼”的协调能力要受到很大考验,更需要持镜医师的不懈努力和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
03术中特殊情况的处理腹腔镜手术不同于传统的开腹手术,手术速度和效果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气腹的效果,腹腔镜视野的稳定性,超声刀等操作器械的熟练度等,也缺少传统手术的手控性,各种因素的干扰使腹腔镜手术过程中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出现并需要相应的处理。
①腹腔镜通过trocar进入腹腔时最容易污染镜头,很多人并未注意,在镜头污染时单纯擦拭镜头而忽略了trocar。因为trocar置入后,由于高腹压,器械进出造成气体反流带出组织及血渍,镜头接触污染的防漏气阀门造成镜头污染。因此,在每次镜头置入前需要注意trocar阀门,如有污渍用干净纱布清理。
②腹腔镜手术中镜头不清晰的原因主要是镜头起雾和镜头污染。镜头与身体的温差导致镜体进入腹腔后会在镜头上形成水雾,用热水浸泡有助于预防镜头起雾;在狭小的空间操作时候,比如游离骶前或直肠侧壁,超声刀的水雾或组织碎片及血液很容易使镜头模糊,出现此种情况最好的方法就是在超声刀产生水雾的同时远离但不偏离手术区,超声刀一次切割或凝固结束后,再靠近手术区,让术者看清操作的方向,然后进行超声刀第二次操作,镜头再次离开,如此反复。
③术中镜头污染后,如果手术不允许中断,但又必须迅速使术野清晰的时候,可在脏器表面擦试,使镜头与组织完全接触,擦拭力度要适中,镜头在组织上停留的时间要短。此法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只是使术野暂时清晰,在手术告一段落时应该立即取出镜头,用正规方法擦净镜头表面,避免体液在镜头上凝固。
④出现意外情况不可惊慌镜头,必须保持稳定,等待术者命令,不可擅自拔出腹腔镜。如有大出血,只要镜头没有被污染,要从血喷射部位的斜侧方看入,不可迎着血喷射的方向,以免被血流污染,并保持视野稳定,以方便术者完成紧急情况的处理。
关键解剖部位的暴露04在整个结直肠癌手术过程中,有几个关键的解剖部位,暴露难度较大,也决定手术速度和效果,需要持镜医师注意并掌握相关技巧。
①肠系膜上血管的暴露:在右半结肠切除术中,肠系膜上血管的暴露是手术的开始,也是手术的关键,术者的位置是在患者的下方(两腿之间),那么持镜医师要随时想象自己的镜头是术者的眼睛,也要让视野从下至上,沿着肠系膜上血管的走行方向暴露,并置于中间偏右,因为即将离断的回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均在肠系膜上血管的左侧(图1)。
图1肠系膜上血管的暴露:箭头所示的中间粗血管为肠系膜上静脉(SMV),基本原则是将肠系膜上静脉保持屏幕中央或略右侧,走行向上或稍偏向右上。牵拉回结肠血管,使之与SMV呈一定的角度。右图向右倾斜角度稍大。
②肠系膜下血管的暴露:直肠癌TME手术及Miles手术,离断肠系膜下血管是关键。此时,持镜医师应将镜头从右侧射入,让术者感觉自己的视线与患者躯干是基本垂直的状态。腹主动脉的主干是平行于显示器的下沿,而肠系膜下血管则与腹主动脉成一个30°~45°的夹角,然后再不断调节30°前斜视镜镜头的角度并配合另一助手让术者从血管的上方、侧方及下方均可清楚看到血管走行,以利于离断血管(图2)。
图2肠系膜下血管的暴露(游离前、后):主动脉基本与图片下边平行,使术者视线垂直于患者躯干,肠系膜下动脉(IMA)与肠系膜下静脉(IMV)与主动脉及髂血管分叉处大约呈45°。
③骶前的暴露:骶前暴露在开腹手术中很困难,尤其是盆腔狭窄的男性,腹腔镜却可以自由的进入骶前区域,但是由于骶前空间狭小,要使镜头不被组织碎片、血液污染或不干扰其他操作器械,也有一定难度。关键是调整30°镜头的角度,可从侧方或下方看人,尽量让骶前筋膜暴露在视野中央,并最大限度地利用视角差,减少与其他器械的相互干扰(图3)。
图3骶前筋膜的暴露:调节镜头角度使腹腔镜近似水平,可同时看到骶前及直肠后系膜,同时与超声刀呈一个角度,便于术者操作,并减少狭小空间里器械的相互干扰。
综上所述,完美的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离不开优秀的腹腔镜持镜医师。腹腔镜持镜医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苦训练,掌握技巧,积极配合术者,更好地完成手术。
作者
医院结直肠外科王永鹏
责任编辑
Zelin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个旧的家长们,孩子开学看不清黑板怎么办选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