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丨胃癌手术3天出院,真是厉害

时间:2020-8-5来源: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点击:

由于环境污染、生活习惯改变

以及人口老龄化,

近年来胃肠癌已经成为

我国发病排名“前五”的癌症。

众所周知,一旦发现胃肠癌,手术切除是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不论是以往开放式手术,还是如今的微创治疗,手术都会对患者身体造成极大的创伤。

听说胃癌、肠癌是大手术,术前要严格禁食禁水,术后也好几天不能吃东西,伤口疼得折磨人,不少人半个月之后出院都瘦了十几斤,太遭罪了!

吃瓜的美男子

小郎中

那都是以前的事啦!医院普外科,这一情况正被打破。不信您接着往下看↓

加速康复外科

胃肠癌患者手术前无需长时间禁食,

术后没有明显痛感,

几乎不插鼻胃管,

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

出院时间缩短了一半……

在国内加速康复外科领军人、医院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积极倡导和带领下,医院普外科致力于打造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服务体系。

以减少手术病人的生理、心理创伤,从而达到加速手术病人康复为目的,由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理疗等诸多学科参与,不断优化围手术期措施,提高治疗效果,不仅减少术后并发症,使患者少受罪,并且有效缩短住院天数,节省大笔治疗费用,无数患者因此受益。

故事一

93岁老人结肠癌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地活动

在很多人的意识中,高龄老人手术风险远大于常人,他们通常被视为手术禁忌者。然而近日,93岁的章奶奶医院普外科不仅成功接受了结肠癌手术,而且术后恢复良好,第一天就能下地行走,连家人都惊呼不可思议。

病情回顾:

章奶奶两个月前出现腹痛不适,刚开始并没有重视,随着时间的推移,腹痛没有缓解反而愈加严重,难受得她吃不下、睡不着。家医院检查。CT结果提示,章奶奶肠腔内有肿块导致肠套叠,伴随不全性肠梗阻。经过一段时间的保守治疗不见好转,于是医生建议她转到医院救治。

“由于长时间的肠套叠和梗阻,老人不仅腹痛难忍,且肠粘膜受损出血,血色素掉到了6克,随时有肠穿孔的可能,情况十分危急,于是我们紧急将其收治入院。”普外科主任江志伟教授介绍说,由于老人年过九旬,体弱不能反复灌肠,且梗阻在深结肠处,难以通过肠镜取活检做病理确诊。入院后,医生们一方面采取相应治疗措施,改善老人身体状况,另一方面与患者家属积极沟通后,最终决定通过手术探查。

老人不仅体质弱,且心肺功能相对较差,如果按照以往手术前后长时间的禁食禁水、插鼻胃管等方法,对她而言是巨大的挑战,这样的病人更要求我们采取微创加快速康复。

手术前一天,章奶奶吃了些稀饭面条,只喝一次了泻药,并在前一天晚上和术前2小时,分别喝了ml和ml糖水,使身体尽量维持在正常状态。入院第五天,在与麻醉科通力合作下,江志伟教授及其团队成功为老人进行了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

手术不到一小时,精准基本无出血,没有放置鼻胃管,术后加强止痛、营养。老人恢复得非常迅速,第一天就能间断性下床活动,第三天开始进食米汤、营养粉等半流质食物。以往此类手术至少要14天才能出院,章奶奶在术后第9天后即康复出院。

故事二

不幸查出胃癌,想不到手术后3天出院

“我现在每天都要走上两公里,邻居们看到我都说我走路带风,不像是做过大手术的病人。”两个月前刚做完胃癌手术的高大叔回到医院普外科复查,高兴地对医生说道。

病情回顾:

据了解,高大叔今年50岁出头,来自丹阳。从今年年初开始,他总感觉胃不舒服,经常隐隐作痛,吃饱了有恶心的感觉,仗着身体素来不错,认为可能是消化不良所致,自行服用胃药。谁知6月的某天晚上,突然大口呕血,鲜血直接从口腔喷出,家人医院救治。两天后胃镜检查初步怀疑是胃癌,随后的病理检查证实了这一判断。

高大叔是家里的顶梁柱,又正值壮年,却意外查出罹患胃癌,得知这一噩耗一家人如同掉入无尽深渊。在濒临绝望之际,经熟人介绍,他慕名找到江志伟教授。在做了两次化疗稳定病情后,8月底,江志伟教授把高大叔收治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为其进行胃癌手术。

让高大叔没有想到的是,术前几乎不需要做肠道准备,手术后几乎没有感觉,恢复得也特别快。“手术当天晚上,就能下床活动,第一天开始少量进水,并能下地行走,胃肠道功能也逐渐恢复。”经过3天的治疗,高大叔就在家人的陪伴下顺利出院。

加速康复——外科的高速公路

如果将普通的手术治疗比作乡间公路,时速80公里就已经很快了,甚至险象环生,但加速康复外科不一样,它如同外科的高速公路,即使速度达到每小时公里,也会觉得很轻松。

——江志伟

十年来

在加速康复理念的指导下,江志伟教授带领团队将胃肠癌术后康复时间缩短了一半,原本胃癌患者术后平均住院12天左右,如今只需要6-7天,以往肠癌切除术病人平均住院2周,现在也缩短到了6天之内。

加速康复不仅让患者在术后迅速康复,并且围手术期的体验也更为舒适。

以结肠癌为例

传统观念强调,术前三天内禁食,术前几小时禁水,术后几天不能进食且必须卧床静养10-15天。如今,患者不需要长时间的肠道准备,术前2小时可以喝糖水,手术后只要清醒就可下床,8小时可以喝水,进食半流质。过去,病人手术后,要插导尿管、伤口引流管、鼻饲管,而现在最多只插一根管。

打造全新的加速康复外科,江志伟教授认为,不仅与微创、腹腔镜等先进技术的运用有关,还跟自身条件以及麻醉、护理、外科医生的水平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一个病人的康复是多学科的,是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学科的整合和优化。不单单切口要微小,还要把疼痛控制、营养改善、心理、护理等各方面加强,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病人的微创和快速康复。”

事实证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推广和实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医疗效果和就医体验,同时亦可最大程度地节约医疗资源,降低政府、医疗机构和患者自身的医疗费用支出,实现了各方共赢。

END

主管部门:医院新闻宣传办

审核:冯瑶

专业审核:江志伟

图片:孙茜、王光正

文稿、编辑:孙茜

医院杏林省中欢迎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zlff/1655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