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解048运动传导路
※※打造影像人自己的医学影像平台※※
◎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知识成为一种内涵
◎让专业成为一种交流◎让我们成为一世朋友
※※※※※※※※※※※※※※※※※※※※※
运动传导路
(一)锥体系:
介绍上、下神经元
1、皮质核束:
2、皮质脊髓束:
3、上、下运动神经元及损伤表现
1、上运动神经元损伤: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增高、深反射亢进、肌肉无萎缩、病理反射阳性
2、下运动神经元损伤:随意运动障碍,肌张力减弱,反射消失,肌肉萎缩,病理反射阴性
4、小结:
1)2级神经元传导路:
Ⅰ级-上运动神经元(核上瘫),Ⅱ级-下运动神经元(核下瘫)
2)有一次交叉:①脑干各核团断面上交叉
②皮质脊髓束交于锥体交叉,延髓下端
3)第Ⅰ级神经元发出的纤维交叉
(二)锥体外系:
锥体系以外影响和控制躯体运动的传导径路。
机能:调节肌张力;协调肌肉运动;维持体态姿势;习惯性动作
1、皮质—纹状体-苍白球系
2、皮质—脑桥-小脑系
3、小结:1、多级神经元构成
2、存在多次交叉,交叉次数为奇数
(三)病例分析:(左侧)
1、中央前回:右侧支配区瘫痪(硬瘫、单瘫)
2、中央后回:右侧支配区浅深感觉障碍
3、内囊:(1)皮质核束:①舌下神经核:舌尖右偏、舌肌无萎缩
②面神经核下半: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左侧
(2)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
(3)视辐射:双眼右侧同向性偏盲
(4)丘脑中央辐射:右侧浅、深感觉障碍
4、中脑平上丘半横断:
(1)动眼神经核:左侧支配区眼肌瘫痪,眼球不能向上、下、内运动,上睑下垂、外斜视
(2)动眼神经副核:左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3)内侧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本体感觉障碍,精细触觉消失
(4)三叉丘系:右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
(5)脊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6)皮质核束: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左侧,舌尖右偏、舌肌无萎缩
(7)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
5、中脑大脑脚底:平动眼神经根
(1)皮质核束:右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左侧,舌尖右偏、舌肌无萎缩
(2)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
(3)动眼神经:左侧支配眼肌瘫痪,眼球不能向上、下、内运动,上睑下垂、外斜视。左瞳孔散大,直接、间接对光反射消失
6、脑桥平面丘半横断:
(1)展神经核:左眼内斜视
(2)面神经核:核下瘫,左侧鼻唇沟变浅、鼓腮漏气,笑时口角歪向右侧,左侧额纹消失
(3)舌下神经核:核上瘫,舌尖右偏、舌肌无萎缩
(4)皮质脊髓束:右侧上、下肢硬瘫
(5)内侧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本体感觉障碍,精细触觉消失
(6)三叉丘系:右侧头面部浅感觉障碍
(7)脊丘系:右侧躯干、上下肢痛、温觉障碍
7、脊髓半横断:
(1)皮质脊侧束:左侧损伤平面以下运动障碍
(2)薄束和楔束:左侧损伤平面以下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消失
(3)脊髓丘前、侧束:损伤以下1-2节段右侧浅感觉障碍
8、前角:支配区运动障碍
9、前根:支配区运动障碍(软瘫),交感神经损伤症状
10、后根:左侧支配区深、浅感觉及内脏感觉障碍
11、后索:左侧伤面以下深感觉障碍
12、后角:左侧分布区浅感觉障碍
13、白质前连合:双侧对称性伤面以下1-2节段浅感觉障碍
版权声明- 上一篇文章: 眼位检查
- 下一篇文章: 丁愚仁回归本源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