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弱视泪囊炎屈光不正家长注意这些常
时间:2021-3-30来源:内斜视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新生儿整天流泪是什么原因?儿童出现斜弱视怎么办?青少年近视后度数增长很快有没有办法改善?眼睛总是不舒服,注意力也难以集中怎么办?你家的孩子是否遇到过这些眼部健康问题,该如何解决?来医院的7位儿童眼病专家怎么说。
岳以英主任医师、副教授、特需专家
中国女医师学会视光学组常委
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中心主任医师
普瑞眼科集团儿童眼病与视光技术总监
40年一直致力于临床、教学、科研及医疗管理工作,在儿童眼病与青少年近视防控领域有一定造诣,在疑难斜弱视诊治方面有丰富临床经验,多项科研成果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治疗儿童斜弱视
要进行视觉训练
视觉训练渐渐被人们所熟知,也成为了治疗斜弱视的重要手段之一。视觉训练到底有什么用呢?岳以英教授介绍,视觉训练不仅可以帮助弱视患者提升视力、恢复视功能,还能提高斜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以及改善视疲劳。 弱视眼由于长期不用而致视功能下降,视觉训练有助于刺激弱视眼并促进正常视功能的恢复。针对不同注视性质的弱视,应当选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对弱视患者进行训练,纠正不良的注视性质。 斜视的出现大多是由于异常的双眼视,比如双眼屈光参差、融像困难、单眼弱视等因素影响,正常的双眼视要求同时拥有知觉、融合功能,并能建立精细的立体视。视觉训练能够帮助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双眼视,在间歇性斜视、斜视术后双眼视功能的重建、单眼弱视和屈光参差患者双眼视功能的建立和巩固等方面有明显疗效。 郭智一主任医师
毕业于昆明医科大学,医院眼科一级副主任医师、昆明医科大学兼职副教授。从事小儿眼科临床医学工作35年,积累了丰富的小儿眼科临床诊治经验。看似正常孩子也应在3岁左右做眼科检查郭智一主任介绍,日常接诊中,弱视、屈光不正是最常见的儿童眼病。“眼科门诊经常发现小儿先天性中、高度屈光不正的小患者,有一名3岁小女孩经检测近视加散光为度以上,家长却武断认为孩子太小,根本不用戴眼镜。”郭智一主任表示,这样的结果只会让该小孩今后的视力不能发育至正常1.0以上。 数据显示:此类小孩成年后,视力通常只能在0.3~0.5之间,严重者终身归属低视力人群。“即便是眼睛外观看似正常的孩子,家长们都应在3岁左右带孩子找眼科做专项检查,充分了解并正确评估视力及屈光状态,避免孩子在以后生长过程中的导致视力发育不良造成弱视。”郭主任说。家长武断拒绝让孩子戴眼镜,拒绝治疗弱视这类事让郭主任感到非常遗憾,他希望家长看到报道,能尽医院眼科验光配镜,不要错过孩子最佳视力发育时机。
邵彦明主任医师
年毕业于北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曾在白医院、医院青岛眼科研究所、医院进修,师从著名眼科专家谢立信教授、赵堪兴教授。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余年,擅长疑难儿童眼病、复杂性屈光不正。新生儿流泪不止可能患了泪囊炎在邵彦明主任的诊室,常有宝妈抱着刚出生不久的小婴儿前来就诊,小婴儿每天流泪不止,吓坏了新手妈妈们。“这是新生儿泪囊炎,剖腹产的新生儿更容易出现,治疗起来比较简单,不用担心。”邵彦明安慰家属。 新生儿泪囊炎又称先天性泪囊炎,是由于鼻泪管下端开口处的胚胎残膜在发育过程中不退缩,或因开口处为上皮碎屑所堵塞,致使鼻泪管不通畅,泪液和细菌潴留在泪囊中,引起继发性感染所致,主要症状是流泪不止。“也有大一些的孩子是外伤导致的泪囊炎。”邵彦明主任表示,泪囊炎的治疗比较简单,一般由医生用一根长针疏通鼻泪管就好了,有时通过手法按摩也能将其疏通。“应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引发其他问题加大治疗难度。” 何晓平副主任医师
年8月从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南省首位小儿眼科研究生)毕业,年医院眼科进修,从事眼科临床工作30多年,在小儿斜弱视的诊治方面有较深的造诣。高烧或受到惊吓也可能能导致孩子患斜视斜弱视是儿童常见的眼病,何晓平主任介绍,弱视的发病率约为3%-5%,斜视为1%左右。病因多为先天因素,有一定比例为遗传导致。“弱视多与屈光不正有关,部分是发育不良导致,如新生儿早产、低体重等。”也有部分为后天因素,如有的孩子高烧或受到惊吓,引起神经支配出现异常,也会出现斜视。这部分孩子在何晓平日常接诊过程中并不少见。“有的孩子一直找不到原因,家长回忆发病过程,才发现孩子发烧后不久就出现了斜视。” 何晓平主任提醒,儿童斜弱视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弱视可通过戴眼镜、遮盖、弱视训练等进行恢复,斜视一般采取手术治疗,部分条件符合的可通过训练改善。“斜弱视不仅影响视力和立体视觉,斜视还对外观有影响,容易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幼儿时期应定期进行视力筛查,家长也要注意观察。” 袁湘华副主任医师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在眼科工作中一直致力于学术科研及提升,医院眼科眼肌专业进修学习。熟练掌握眼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和治疗。在小儿眼科斜弱视、屈光不正、青少年角膜塑形镜和RGP验配方面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戴框架度眼镜数增速快?可考虑角膜塑形镜和RGP近些年,儿童近视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出现近视后,不戴眼镜或佩戴框架眼镜的孩子常出现近视度数增长过快的问题。袁湘华主任回忆,有个8岁女孩,父母高度近视,孩子近视也比较早,首次就诊近视度,佩戴框架眼镜一年后增长度。还有一个9岁男孩,首次就诊时左眼度、右眼50度,佩戴框架眼镜一年后复查,左眼增至度,右眼度。 佩戴框架眼镜能解决看不清的问题,却很难控制度数增长。“其实还有一种适合青少年治疗近视的方法,就是佩戴角膜塑形镜。”袁主任介绍,这两个孩子用角膜塑形镜代替框架眼镜后,4年只增长约度,大大降低了近视增长速度。“除此之外,还有白天佩戴的RGP,近视控制效果也比框架眼镜好。”袁湘华主任表示,角膜塑形镜和RGP的透氧性都比较好,安全性比较高,且没有年龄限制。 杨槐副主任医师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全国角膜塑形安全监控委员会成员。毕业于国家卫生部眼视光学研究中心——温州医科大学眼视光学院,从事眼科临床工作和眼科研究10余年,擅长斜视手术、弱视治疗、角膜塑形术、视功能异常的诊治等。青少年可选晚上戴眼镜
白天脱下也能拥有正常视力
昆明普瑞眼科的角膜塑形镜技术自8年从国外引进,已经有了10余年的丰富经验。杨槐介绍,这是一种物理控制近视的手段,属于角膜接触镜,但质地要比普通软性角膜接触镜硬一些。 杨槐表示,通常患者在睡觉时戴上角膜塑形镜进行治疗,必须保证8个小时的佩戴时间,白天脱下也能拥有正常视力,既不影响美观,又避免了找不到框架眼镜就看不清的烦恼。 配制角膜塑形镜一般适合8—15岁,且近视度数增长较快,近视度数在度以下的儿童青少年。“根据镜片的使用情况,通常每副角膜塑形镜建议半年到1年半左右更换一次。”杨槐说。 钱婷主治医师
国际角膜塑形学会亚洲分会(IAOA)会员,昆明医科大学眼科学硕士。毕业于昆明医学院(现昆明医科大学)眼视光学系,积累了丰富的眼科学临床经验。在视光学、外眼疾病等病的诊治上拥有扎实的基础,擅长视光学、角膜塑形镜和RGP验配。视疲劳等眼睛不适不必强忍可能需要视功能检查和训练有的孩子裸眼或矫正视力在1.0以上,视物没有问题,却总觉得看近时视疲劳、看不清,眼睛疼,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出现头疼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是视功能出了问题。“有的孩子觉得问题不严重,就一直忍着,其实完全没必要,视功能的问题可以进行检查,并通过训练来改善。”钱婷说。 视功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呢?钱婷介绍,视功能与眼镜是否经常佩戴有关,还和远视矫正、近视度数增长过快、进行弱视训练、矫正视力差以及假性近视有关。 “不仅要看得清楚,还要看得舒适。”钱婷表示,进行视功能的检查和训练,有利于改善双眼视功能,缓解一些眼睛不适问题,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近视增长速度。来源:都市时报文字:都市时报全媒体记者王柔图片:供图编辑:张萌审核:茹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广安学生家长,这个学段近视高发
- 下一篇文章: 拐卖儿童新招数出现了,家长们请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