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科普得了弱视,该如何治疗呢

时间:2021-3-24来源:内斜视治疗 作者:佚名 点击:

弱视是儿童发育过程中常见的眼病,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3%-4%,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保守估计全国弱视儿童约有多万。

在小儿眼科和视光门诊工作了那么久,

遇到家长问最多的问题是:

“医生,我的孩子有没有近视?”

感谢现在广大眼科同僚的科普宣传,

家长对孩子近视的防控意识

已经达到了几乎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是,当我对一个弱视患儿的家长说

“对不起,你的孩子是弱视。。。”

很多家长都一脸茫然的看着我,仿佛在问:

“弱视是什么?好吃吗?”

当我们注意力只集中在“近视”或“散光”的时候,

殊不知弱视有可能已经早早地在背后

悄悄盯上了我们的宝宝

NO.1什么是弱视?

书上说

(很厚很权威的书)

弱视是眼球在没有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

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低于正常同龄标准,

或者双眼矫正视力差距两行及以上

继续茫然?

没关系,待杨医生来给你解读一下

首先,先了解两个概念

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

裸眼视力:不戴眼镜下测的视力

矫正视力:戴眼镜时测的视力

(那位戴隐形眼镜的,你也算,别想蒙混过关)

近视、散光、中高度远视的患者,裸眼视力会差

但佩戴眼镜后,可以看的很清楚

(眼镜君:还你一个清晰的世界,你值得拥有)

但是弱视患者

不仅裸眼视力差,

即使戴上眼镜也看不清

(眼镜君:这个锅我不背)

好在,弱视患者视力虽差,他们的眼睛是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的。也就是说,眼睛里的“零件”比如:角膜、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等等都是完好的。

那么问题来了

“零件”都是好的,咋还是看不清呢?

NO.2弱视形成的原因

首先,我们得知道

人眼,是怎么看清东西的?

当我们在“看”物体的时候,物体上的反射光线

1.通过眼的屈光系统(类似于照相机镜头),折射对焦到视网膜(类似于照相机底片)上;

2.光线对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精准的刺激;

3.感光细胞把这些刺激翻译成信号,传输到我们的大脑;

4.大脑再将信号翻译成图像;

然而,咱们刚刚出生时,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和大脑,处理光刺激和信号翻译的能力很弱

(娃:我妈肚子里很黑,怪我喽?)

这个时候,需要不停的给它们精确的光学刺激来帮助它们更好的发育和训练协调配合工作。

(好好地打怪练级吧!)

但是,如果在出生后,由于某种原因导致光线没有精准地折射到视网膜上,感光细胞得不到刺激,那么它们的信号识别能力、传输能力、连带的大脑的信号翻译能力皆无法得到锻炼。

从而几乎一直停滞在非常初级的水平,那么这个时候就算给他们戴眼镜调准光刺激后,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还是没有办法正确识别处理光刺激信号。

而大脑也不能有效的翻译这些信号,导致我们看不清楚,这就形成了弱视~~~~~~~~

一般弱视的病人戴镜视力都很差,甚至有些重度弱视的患者视力只有0.1。

光线无法准确刺激

信号无法准确翻译

视觉系统发育停滞不前

所以,简言之,弱视是整个视觉系统功能发育不完全,引起了不但裸眼视力差,戴了眼镜后,矫正视力照样差的情况。

那,得了弱视要紧吗?

NO.3弱视的危害

1、视力差

弱视患者的视力很差,且无法通过戴眼镜来提高,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2、开车驾驶限制

年1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部长郭声琨签署了《公安部关于修改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决定》,该《决定》为公安部令第号。其中视力要求为:

简单总结:双眼弱视的病人啥车都开不了,单眼弱视的病人最多只能开小型车辆(要求另一只眼要达到1.0裸眼或矫正视力(戴镜视力)以上,同时水平视野达到度)。

3、就业范围受限

对于视力要求较高的工作都不能从事,其中重度弱视患者只能做些对视力没什么要求的工作。

4、双眼视功能异常

弱视的孩子的立体视、手眼协调力都弱于正常人,而且会影响到其运动、认知、社交能力。

NO.4其他常见问题

1.什么样的情况有可能引起弱视呢?

中高度远视、高度近视、中高度散光、屈光参差、斜视、先天性白内障、上睑下垂都是引起弱视的高危因素

2、如何确定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弱视呢?

最简便的方法就是给孩子查下视力,如果孩子的裸眼或矫正视力达到以下标准,那么弱视的可能就非常低了。

当然最准确也是最科学的方法就医院眼科进行详细的检查。

3、孩子不会认视力表,可以查弱视吗?

可以。因为就算孩子不会认视力表,我们眼科医生也可以通过很多仪器来客观排查孩子有没有前面提到的引起弱视的高危因素。

举例,如果我们验光发现一个小朋友有度的远视,那么即使他还不会查视力表,也基本可以90%确定他有弱视,这个时候就可以尽早及时的干预处理了。

弱视治疗的黄金时间是6~8岁之前,8岁以后开始治疗弱视,疗效就明显下降。如果在12岁之后才发现弱视并开始治疗,那么就非常难治愈了。

发现弱视了,该如何处理治疗呢?

不少亲朋好友打电话或者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nzszl/1802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