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报销比例再增加,农民看病住院再省钱
“今年,咋又涨30元!”正在收获的玉米的金叔听着村委会广播通知,牢骚满腹。
“你说啥又涨了,是不是猪肉,唉,咋又涨啦,咱家大半年都没吃肉了?”金姨大声问金叔。
金叔大声说,“这回不是猪肉,是新农合!你听清楚!你天天就光知道念叨猪肉涨(价)!
缓过神来的金姨,啰啰嗦嗦说着,这新农合(缴费)咋又涨了呢?咱家都没用过,还年年交钱,这一年比一年多,起初的年每人每年缴费10元,就这样年年涨,涨到了去年的元;今年再涨30元,咱家六口人要缴元,把今年这5亩玉米的纯收入搭进去都不够?
刚才村委会广播通知,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开始缴费,截止日期为12月31日。可今年缴费有几个新特点,为了消灭城乡居民医疗待遇差别,现在实现城乡待遇统一标准。一是“新农合”改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给农民开具的发票收据名称出现新变化,由原来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变成今年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二是缴费方式呈现多样化。村民可直接到村委会办公室交费,也可以通过手机APP缴费,还可以在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网站点击“网上办事大厅”缴费,对在外地打工的农民朋友,不用返回老家实现交费。
三是缴费金额增加,今年每人每年的费用为元,比年增长了30元。四是看病住院报销比例增加,统一的门诊统筹不再设置起付线,推行按人头付费;五是继续落实医保扶贫倾斜支付政策。村中的特困供养村民、贫困重度残疾村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等4类人群参保不用缴费。
的确,现在农村合作医疗缴费年年增长,许多农民一年到头都没用过,对政策也不了解,对自己带来的好处不知晓。所以,听到缴费标准提高,人人怨声载道,觉得自己的辛苦钱都白交了;加之,去医院看病要跑到二三医院,往往在使用新农合时,花费的医疗费用比没有使用时还要缴费高;同时,一点咳嗽、感冒的小病,医生动不动就让农民检查这,化验那,都在想方设法诱导和动员农民住院治疗,这医院司空见惯。
对农民来说,提起交钱就头疼。他们想不通的是,为何新农合的缴费每年都上涨?农民们想一想,现在物价不断上涨,年猪肉价格每斤才10元,甚至8元,可现在每斤普遍都32元,甚至还35元呢。物价上涨,医院费用支出肯定增长,那住院看病费用肯定增长。想通了这一点,那就能想通新农合缴费为何年年要上涨。
权威部门解释“新农合”缴费上涨,是因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农村物价上涨、农民看病需求不断变化。住院看病花费随着物价的上涨,报销费用由此增加,尤其是中、大型疾病及慢性病的治疗,导致新农合资金池需要扩容,新农合缴费不涨不行。这就释放出两个关键点,一是物价上涨,导致住院看病费用上涨,二是新农合的医疗报销费用比例增加。
就是说,农民每人每年只多交了30元,到时住院报销费用的比例由试点初期的35%提高到目前的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10万元以上,门诊报销水平提高了50%左右,个病种将按医保病种付费;通过大幅增加按病种付费病种,合理确定结算标准,医保的支付方式更加精细化;还有老年性白内障、斜视、腹股沟斜疝等6个病种,也都被纳入日间手术按病种付费的范围;对精神分裂症等7种需长期住院治疗的病种实行按床日付费等。所以说,农民缴纳新农保的费用年年提高,可就医报销比例提高、病种报销范围年年扩大,这对农民就医十分有利,尤其是患大病、特殊慢性病、长期慢性病的农民,受惠良多。
虽然缴纳新农合的好处很多,可农民听到缴费再“涨价”心里就很不爽,对是否缴费就很犹豫。心里都盘算着:如果交钱,自医院,那钱就白交了;如果万一患病住院,自己没有得到多少好处,医院沾尽了光。因此,农民对新农合缴费总是怀着七上八下的心理。
其实,新农合对农民患病就医是最大的福利。现在农村“怪病”增多,这对缴费患大病的农民来说,就极大地减少费用开支;或许,自己一次的就医报销费用,就把多年来所有的缴费都给“换”了回来。所以,我们奉劝持怀疑态度和犹豫不决的农民朋友,抓紧时间积极缴费。同时,还要明白就医后的费用报销比例,不能因不懂政策而怨声四起,误导邻居,这样只有自己受害。
看到这里,今年的新农合缴费,农民朋友到底拒缴,还是赶紧缴呢?欢迎朋友们留言讨论。
(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精选
1、“新规定”来了!农村耕地将实施“六个严禁”,几乎村村都有,望了解
2、4种颜色4种猪病,养猪高手教你通过颜色看病
3、韭菜、小葱、叶尖发黄干枯,教你两个方法,叶片黑亮又丰产
4、同样是粮食,为什么外国人就是不吃中国农民的粮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年天津高考体检时间已定这些体检
- 下一篇文章: 康目视光小帮手为什么小孩子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