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斜视不及时治疗,毁的可不止是外貌
斜视(squint)是指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属眼外肌疾病,可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类。共同性斜视以眼球无运动障碍、第一眼位和第二眼位斜视度相等为主要临床特征;麻痹性斜视则有眼球运动受限,复视,可为先天性,也可因外伤、或全身性疾病导致。
斜视产生的原因
1.调节学说:眼的调节作用与眼的集合作用是互相联系的,一定的调节带来相应的集合。常常由于调节集合反射过强,其内直肌的作用有超出外直肌的趋向,而形成共同性内斜视。近视眼看近目标时少用或不用调节,集合力同时减弱,因此其内直肌的张力减低,有时就形成了共同性外斜视。
2.双眼反射学说: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3.解剖学说:某一眼外肌发育过度或发育不全、眼外肌附着点异常,眼眶的发育、眶内筋膜结构的异常等,均可导致肌力不平衡而产生斜视。
4.遗传学说:临床上常见在同一家族中有许多人患有共同性斜视,斜视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
斜视终身受害,应尽早治疗
如果孩子是真的斜视,不及时治疗的话,可不仅是好不好看的问题。如果拖延太晚,还会影响双眼视觉功能发育,孩子将终身成为“立体盲”。
1.“立体盲”即看物体失去立体感
我们正常人的视觉功能看物体有立体感,而斜视会影响人判断物体间的的远近距离、深浅以及凹凸程度的能力。
失去立体视觉的人,将来职业选择也会受限,如医生、飞行员、操作现代化机械、画家、摄影师、制造精密仪器、医疗工作(外科、眼科)、道路桥梁建筑设计、航天航海专业、机车司机、体育运动等等需要良好立体视配合操作的工作都不能做。
2.长期斜视还可能会引发弱视,叫斜视性弱视
这两种眼病都是不能自愈的,一般要先治疗弱视再治疗斜视,治疗弱视是很漫长的过程。
3.造成心理疾病。
斜视的孩子通常很容易被普通人一眼就看出来眼睛缺乏对称性,外观的异常可能造成儿童心理发育异常,在班上就可能因为特殊的外观被同学议论甚至孤立,使孩子自卑、内向、自闭、社交障碍,严重时会出现心理扭曲。
4.面部对称性、体态不平衡发育
人的双眼、双手、双脚、躯干都是对称平衡也是相互联系的,斜视的孩子因为双眼丧失了平衡性,也会导致身体其他部位产生不平衡。进而导致歪头视物、面部发育不对称、高低肩、斜颈、脊柱侧弯、骨盆侧倾等等,影响到整个身体的对称美观。
成人后才出现的斜视,治疗后双眼视觉功能一般会恢复到病前。儿童却很难恢复到之前状态,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期,在这期间出现斜视会影响视觉的正常发育,治好了影响也不会自动消除的,需要做视觉的训练或康复来帮助重建或促进双眼视觉功能发育,但不是所有都能弥补的。
*因为孩子的立体视发育由出生后数月开始,1~3岁达高峰,5岁接近成人水平。早发现早治疗,将对孩子的双眼视觉损伤降到最小。
需要注意的是关于斜视治疗的手段有很多种,有戴镜矫正、三棱镜矫正、视轴矫形运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其中手术治疗一般建议成人后进行,但并不是在年纪小的时候就不做干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和ldquo重影rdquo说再见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