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路视光微课程第期武麟添视
←←识别小程序
选择
观看完整版视频课程
首先来回顾下视功能检查都包括哪些:当双眼视、调节功能、集合功能出现异常时,都有可能影响屈光处方度。
/1/
双眼视1、定义外界物体的影像,分别落在双眼视网膜对应点上(主要是黄斑部),神经兴奋沿知觉系统传入大脑,在大脑高级中枢把来自双眼的视觉信号分析,综合成一个完整的具有立体感知印象的过程。三级视功能包括同时视、融像、立体视。当出现屈光参差及斜视时会造成双眼视异常,有些情况我们需要给与屈光处方的改变来解决问题。2、屈光参差概念:两眼屈光度不等,相差2.50D以上。两眼屈光相差0.25D,可使两眼视网膜上成像大小相差0.5%,并认为两眼视网膜像的大小相差5%是最大的耐受限度。即两眼之间的屈光参差最大耐受度为2.5D(破坏双眼视融像)3、处理方法1)12岁以下儿童:尽早发现,尽早全部矫正。最迟应在6岁前得到合理矫正。
2)成年人:两眼屈光度相差在3.00D以下,通常可全部矫正,且得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立体视。需长期戴镜,若初始有视疲劳症状,数周后多可缓解。实在不适应者,酌情对较高度眼作不全矫正。
3)老年人:应注意矫正其屈光不正度数轻的眼,而对其屈光不正度较高之眼予低度矫正。
/2/
调节异常1、调节多用:假性近视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四个方法来发现顾客有无假性近视
1)睫状肌麻痹
2)眼生物测量
3)雾视
4)视功能检查:调节超前、NRA偏低、调节灵活度下降(+)下面分享两个案例:案例一:XXX女12岁六年级未戴过眼镜主诉:看黑板有时模糊,眼睛累。裸眼视力:OD0.4OS0.6
屈光度检查:OD-0..0
OS-0..0
(散瞳前后相同)
视功能检查:
BCC:+0.25
NRA:+2.25
PRA:-1.50
调节灵活度检查:
±2.00Dflipper,20/30字母表负镜不能读。
案例分析:
我们可以通过散瞳前后屈光度相同,BCC+02.5可以发现,这个顾客没有假性近视,这个顾客PRA和灵活度的测试都提示我们他有调节不足的问题,所以这个顾客即使是小度数的近视,我们也建议他全矫配镜,并在戴全矫眼镜的基础上进行视觉训练。
案例二:
XXX女14岁初一未戴过眼镜
主诉:看黑板模糊,眼睛累
裸眼视力:OD0.5OS0.6
屈光度检查:OD-0..0
OS-0..0
视功能检查:
BCC:-0.50
NRA:+1.25
PRA:-3.50
调节灵活度检查:
±2.00Dflipper正镜不能通过
案例分析:
视功能检查调节超前,NRA偏低,灵活度正片不能通过,提示我们有假性近视的存在。处理方法:
为了避免再次形成假性近视,以及预防形成真性近视,该顾客可暂不配镜,合理用眼并进行相关视觉训练。
2、调节少用:调节滞后近视增长过快:调节滞后、PRA偏低、调节灵活度下降
视近时出现焦点后移,看近形成远视性离焦从而导致近视增长过快处理方法:
看远:全矫配镜
看近:近用ADD的给予,学生渐进(注意看近时的眼位,若看近外隐斜大于6个棱镜度,不可配渐进)
/3/
集合异常1、集合过度(成年人)
女性,28岁,客服人员,工作内容以电脑等视频终端为主。
主诉:看电脑、手机后眼部不适、头疼,阅读时文字会重叠、模糊,极大影响工作效率。
病史采集:眼部未见器质性病变
远视力:OD:0.3OS:0.4
近视力:OD:0.8OS:0.8
旧镜处方:
OD:-1.50/-1.75X.9
OS:-0.75/-1.00X.9
屈光检查
主观屈光:
OD:-1.00/-2.00X.0(主导眼)
OS:-1.00/-0.75X.0
视功能检查:
远:3BOBI:X/8/4
BO:5/16/0
近:10BOBI:4/14/2
BO:10/28/10
AC/A:8
NRA:+2.00
BCC:+0.25
PRA:-1.25
案例分析:
看近内斜量明显大于看远,AC/A高,提示该顾客集合过度。处理方法:
看远:全矫配镜看近:阅读附加ADD=看近内隐斜量/梯度性AC/A,阅读附加ADD=10/8=+1.25D。这样,患者在阅读时放松1.25D调节后眼位接近正位,明显缓解了集合过度引发的眼位异常和视疲劳症状。
2、集合过度(高AC/A调节性内斜视)儿童女5岁,主诉:看近眼睛有内斜的症状
睫状肌麻痹:OD:+2.50
OS:+2.00
一个月后复查
远:2BO(同视机他觉斜视角)
近:20BO(角膜映光法,偏离瞳孔中心1mm大约15个棱镜度)
AC/A:9(同视机检测)
案例分析:
患者年龄小,伴随远视,调节能力强,AC/A高使看近内隐斜量非常大,提示我们患者出现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处理方法:
1、屈光矫正
远视眼:全矫配镜
近视眼:全矫或欠矫2、ADD:+2.50D~+3.00D
/4/
小结双眼视:
屈光参差: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调节:
调节多用:假性近视;
调节少用:近视增长过快-看近ADD(学生渐进)。集合:
看近内隐斜大:集合过度(看近ADD);
看近外隐斜大:集合不足(全矫、视功能训练)。通过上述案例我们不难看出,视功能出现问题也会影响顾客的屈光处方度,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根据其视功能检查结果,调整远用或近用处方。
撰稿、校对:武麟添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延伸阅读
?视功能检查案例分析
?视功能分析思路
?视功能的客观检查
-?点击了解近期课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手慢无速领取元配镜金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