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视光双眼视的临床解析

时间:2020-9-14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转自:天津市医大眼视光职业培训学校医院—辛杰

辛杰毕业于天津医科大学眼视光学专业,学士学位。多年从事验光工作,擅长儿童斜弱视的诊断验光,双眼视功能的检查诊断与训练,综合疑难眼病的屈光诊断和矫正及各种眼病手术前后的验光。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说一下双眼视的分析思路。

下面是一个中美大学生的视功能异常的对比,可以看出,中国大学生的双眼视功能异常的比例是非常高的,是美国的两倍多,其中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占比最多。

报道研究了多位5-14岁有学习障碍的孩子,发现他们眼动能力比正常要低两岁,在0多个儿童的测试中,发现视功能障碍的比例为22.6%。

双眼视在临床中的应用是很多的,比如它能指导配镜类型和佩戴方式,比如内隐斜的远视应该足矫,远视的外斜应该欠矫,近视的外斜应该足矫,近视的远视应该欠矫,远距离外斜近距离内斜可以配渐进等等。比如一些非斜视性的双眼视障碍引起的视疲劳,需要找到双眼视的异常并进行训练。比如弱视最后的协同训练,斜视手术后的视功能重建,比如CL和屈光手术后的视觉异常处理和其他眼科手术后的视觉康复,意义很大。

临床检查分为两大项,基础检查包括屈光检查,眼部健康检查,遮盖实验,集合幅度和worth4点灯。功能检查包括调节功能,聚散功能,眼球运动,立体视觉和视觉认知。

其中调节功能异常包括调节不足,调节灵活度不够,调节疲劳,调节过度。

调节不足指的是调节幅度低,调节滞后高,调节灵活度负镜片反应慢。调节不灵活是指正负相对调节低,调节反应低,调节灵活度正负镜片都慢。调节过度指负相对调节低,调节超前,调节灵活度正镜片反应慢。

聚散功能障碍分成集合不足和集合过度,开散不足和开散过度,单纯内外隐斜,融像聚散减低和假性的集合不足。

远近的隐斜比较主要比较大小,远距离的斜视大于近距离的一般考虑开散问题,结合大的AC/A,则是个开散过度,近距离的斜视大于远距离的,结合一个小的AC/A,则是个集合不足,远近的斜视量相等,则是个单纯的内外隐斜。

所以我们对于视功能的分析主要是测试,将单一的检测结果和正常值对比,找出偏离正常值的数据进行分组分析,得出诊断结果。

最后全面的看一下分析思路,当患者的症状与眼有关,先确定矫正视力与眼的健康状况,如果有异常则去看眼科疾病。如果正常,先确定远近斜视,如果是正位,则测量调节数据,如果有斜视,则根据内外斜或垂直斜视来分析,外斜视,检测正的融像聚散低,评估AC/A,并比较远近的斜视大小,来分析聚散功能,内隐斜检测负的融像聚散,评估AC/A和远近的斜视大小来分析聚散功能,垂直隐斜检测垂直融像聚散数据,若偏离正常数据则是个垂直隐斜。

《临床视光学》杨智宽(第2版)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jbzz/1683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