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惑558岁男童斜视术后的诊断与

时间:2021-12-21来源:治疗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颠疯病 http://news.39.net/bjzkhbzy/190324/6990920.html

刘生荣教授:

副主任医师

国家一级高级技师

眼视光专业实战培训首席讲师

保视佳视光产业(集团)骨干专家

30多年眼科临床和教学经验,擅长各种视光学疾病的精确检查与方案制定,尤为擅长儿童近视、斜视弱视临床治疗,对斜视,弱视治疗,验光配镜,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很深造诣。

案例:李※涵男8岁

主诉:斜视术后2个月,于年9月15来我院训练

配镜度数OD:-0.50DS/-1.25DC*10→0.8+

OS:-0.50DS/-1.50DC*→0.8+

视功能检查

调节灵敏度OU:0(-)OD:0(-)OS:0(-)

四孔灯:近:1红3绿中:1红3绿远:2红2绿

角膜荧光:位正

交替遮盖:向内

遮盖去遮盖:向内

幅度(大)

马氏杆:40cm点线交叉-9△

6m点线交叉-11△

红波片实验:一个灯

棱镜串实验:底朝外-16△两个灯?

立体视:”(颜氏立体图)

同时视:有

自觉斜视角:-9°(同视机)

融合范围:-5——+5(同视机)

AC/A:0.6△/D

在我院训练40次后复查视功能

配镜度数OD:-0.50DS/-1.25DC*10→1.0-

OS:-0.50DS/-1.50DC*→1.0-

调节灵敏度:OU:15cpmOD:13cpmOS:11cpm

四孔灯:近:4个灯中:4个灯远:4个灯

角膜荧光:位正

交替遮盖:向内

遮盖去遮盖:向内

幅度(大)

马氏杆:40cm点线交叉-9△

6m点线交叉-3△

红波片实验:一个灯

棱镜串实验:底朝外-8△两个灯(吃力)

立体视:60”(颜氏立体图)

同时视:有

自觉斜视角:+1°

融合范围:-5—+11(同视机)

AC/A:0.6△/D

在我院训练方案

1、反转拍

2、眼动力

3、双眼合像仪

4、棱镜阅读:左右眼各5△底朝外反向阅读10分钟,左右眼各5△正向阅读5分钟

5、3D+互动凝视

6、4D打靶+4D同时视图片

7、眼贴

8、家庭训练晶体操。

专家解惑:

所有显性斜视都必须要手术。

一.手术的目的:

1.美容

2.重建三级立体视(所有显性斜视都是立体盲)

二.手术的最佳年龄:

9岁前(因为3~9岁是立体视觉建立的敏感期)

三.手术的适应症

弱视眼矫正视力0.6以上(因为0.6以上能建立远的立体视觉,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四.术后检查:

1.眼位检查:

角膜映光:判断是否有残余性斜视,如果一个光点在瞳孔内侧,说明残余性外斜视,如果一个光点在瞳孔外侧,说明残余性内斜视。

用棱镜串,内斜底朝外外,外斜底朝内,直至两个光点在瞳孔中央,根据棱镜串的斜视度,配斜视棱镜。

如有同时视,可用红玻片试验,棱镜串外斜底朝内、内斜底朝外,由两个灯变成一个灯,根据棱镜串的棱镜度配斜视棱镜。

然后做融合范围训练,棱镜反转拍训练,尽可能避免二次手术。

根据该孩子的术后检查,说明其手术是成功的。

依据:角膜映光正位、4孔灯4个灯、颜氏立体视觉检查本〞

原红玻片检查,底朝外-16△破裂,训练后底朝外-8△破裂,不可能越训练内直肌肌力越不足,所以第1次检查肯定有误。

目前诊断:

1.屈光不正:

双眼复性近视散光

2.弱视:斜视性(基本治愈)

3.集合不足(原单纯性隐外斜)

4.融合范围不足

建议:

一.完善视功能检查

1.视功能筛查仪检查

2.复查AC/A值。(集合不足应该是低AC/A值)

3.在防近视的基础上恢复双眼视功能。

①调节功能检查并训练:反转拍训练

②多媒体4D或VTS4D融合范围训练

③-7△以下棱镜反向阅读训练(底朝外)

④+6△正向阅读训练(底朝内)

⑤辅助训练

VR、眼控、眼动力动态立体视、扫视功能训练

4.叶黄素,缓解视疲劳

5.定期检查。

通过检查与训练结果,该孩子不会复发斜视。

以上为个人观点,谨供参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zlyy/19147.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