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国家栋梁之眼科先贤们
有谁知道治疗白癫风最好的药哪里卖 http://www.mxxshi.com/jichuzhishi/zhuyishixiang/m/4963.html
我为大师画素描!
--罗丰年
前言
西风东渐,我国眼科学是由西方眼科学的传入和我国眼科先驱者的努力而发展起来的。从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建立我国第一个眼科专业开始,到今年已年。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来经过我国眼科工作者几代人的努力拼搏奋斗,特别是眼科界先贤大师的不断开拓,艰辛探索,人才培养,我国眼科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一代代眼科工作者不断的努力和拼搏奋斗,特别是改革开放40周年来,我国眼科发展水平已与世界眼科接轨,有些方面接近和超越世界水平。
我国眼科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离不开眼科先贤大师的艰难探索和人才培育。向前看发展,回头看先贤。了解眼科发展历史有必要了解眼科先贤大师的人文历史,现在特别需要缅怀已故的眼科前辈。
根据习主席新时期文艺思想的指导,文艺作品主题应该是“为人民画像,为时代存照”。结合自己的美术特长,通过素描绘画艺术形式来展示我国眼科界人文历史,展示先贤大师的光辉形象,传承先贤大师的光荣传统。
年我开始构思《我为大师画素描》创作题材。然后查阅收集先贤大师资料。有些先贤大师资料由于年代久远搜集不全,本次展示部分已故的眼科先贤大师的素描作品,还有一些先贤大师没有展示。希望同道们推荐和提供更多的珍贵影像资料,今后继续努力完成。
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得到赵家良、陈有信、王勤美、唐健、邢怡桥、陈晓明、王雨生、陆鸣冈、蓝育青等朋友的帮助。在此特别表示感谢!
大师闪亮登场!
(按大师出生年月排序)
李清茂大师
~,广东人
我国第一位专任眼科教授,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在美国任眼耳鼻喉科医师,返国后受聘为北京协和医学院专任眼科医师、襄教授、眼科代理主任,先后共11年。是我国第一位专任眼科教授。最早用中文为国人讲课,培训眼科医生。译有《梅氏眼科学》传世。
毕华德大师
~,北京人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年留校任教。
年赴维也纳大学眼科进修。
年医院任眼科主任、教授,直到年逝世。
年在北京创办了北京医学会,任第一任会长。
年当选为全国眼科主任委员,创刊出版了《中华眼科杂志》并任总编辑。
年选为眼科学会全国委员会主任委员。
培养了数批眼科医师和医学生,开创了眼科屈光学专业,编写主编眼科教科书、参考书共7种。
林文秉大师
~,浙江宁波人
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医院眼科工作,曾任第二军医大学教授。毕生致力于眼科病理学的研究。
年创建中国第一个眼科病理室,年为全国各地送来的标本作出病理诊断,帮助上海兄弟院校建立眼科病理室。
编著60万字的《眼科病理解剖学》,获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
在国内最早发现并描述黑热病、斑疹伤寒、伤寒、痢疾、淋病、梅毒等全身疾病引起的眼部变化。提出新的沙眼分期,揭示沙眼病理的本质,澄清理论上的混乱。
周诚浒大师~,浙江诸暨人入武昌文化学校、长沙湘雅医学院学习。
毕业后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英国伦敦大学攻读眼科。协助颜福庆创办上海医学院。
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和上海医学院教授、教务长,医院(医院前身)眼科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会长。
主编我国第一部《眼科名词汇编》,发表《我国北部的沙眼》、《论上海之沙眼》、《沙眼杆菌与沙眼之研究》等论著。所撰《眼底病学讲义》,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较高声誉。医院首创角膜移植先例。
汤飞凡大师
~,湖南醴陵人
“沙眼衣原体之父”,最有希望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年入湘雅医学专门学校,年毕业,获湘雅医学院医学博士学位。医院。历任卫生部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菌种保藏委员会研究员兼主任。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是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全国生物制品委员会主任委员。毕生从事病毒的研究。
年医院眼科主任张晓楼合作,后采用鸡卵黄囊分离的第8次试验获得了成功。彻底解决了70余年关于沙眼病原的争论。
年,国际上将沙眼病毒和其他几种介于病毒和细菌之间的、对抗菌素敏感的微生物命名为衣原体,汤飞凡是名符其实的衣原体之父。
石增荣大师~,辽宁辽阳人毕业于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在市川清教授指导下,从事白内障生物化学方面的研究。由日本文部省授予医学博士学位,被接纳为日本眼科学会会员。
任哈医院眼科主任,成立哈尔滨眼科研究会,倡导眼科医生到农村去防盲治盲、防治沙眼工作。
编写了《中国眼科全书》的预防眼科篇。为了中国眼科医疗事业的发展,为了解除盲人的疾苦,石增荣教授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被誉为我国防盲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陈耀真大师
~,广东台山人
年毕业于美国波士顿,获医学博士
年回国,先后在多所联合大学的眼科担任教授。
年先后任岭南大学、中山医学院眼科教授、历任眼科主任、医院院长、名誉院长等职。
年创办了我国规模最大的医院中山眼科中心。主编我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一部《眼科学》教材。
获亚太眼科突出贡献奖、国际视觉及眼科学研究会“特殊贡献奖”。
左克明大师~,辽宁辽阳人毕业于辽宁医学院。
医院眼科,医院眼科主任,
医院眼科担任主任,任职35年。
为重建中华眼科学会,《中华眼科杂志》的创办做出巨大贡献。多次主持党和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诊治,手术会诊工作。
张文山大师
~,湖南长沙人
年毕业于湖南湘雅医学院和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院。
-48年美国留学。回国后在白求恩医科大学任主任教授。
我国知名眼科教授和有造诣的青光眼专家。
对青光眼有研究,最早引进前房角镜检查法。最早将前房角镜检查技术用于临床。参与编写毕华德主编的《眼科全书》第一卷。
潘作新大师
~,山东莱州人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我国最早研究眼病理学者之一
年赴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医学院进修。医院眼科主任。
年,任山东大学医院眼科主任,后医院院长、青岛医学院副院长、院长。
建国后,任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山东分会常务理事、山东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青岛市医学会名誉理事长。致力于医、教、科研50余年,对眼部肿瘤、屈光学有很深的造诣,是我国最早研究眼病理学者之一。
陆南山大师
~,浙江鄞县人
17岁在宁波随父候诊,得传家学,年到上海开业行医。
年开始任上海第二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中医教研室主任、医院中医眼科主任
全国中医眼科学会名誉主任委员,是当代我国中医眼科元老之一。郭秉宽教授曾感慨地说“这个家庭出了七位从事临床和科研的眼科医师,真是一个了不起的眼科医学世家”。
郭秉宽大师
~,福建龙岩人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留学维也纳年获博士学位
年回国在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后到贵阳医学院和迁至重庆的上海医学院工作
年赴美国考察,年医院眼科主任。
年自编眼科教学讲义,以后出版了一部较系统的《眼科学》享有很高的评价
年建立自己的眼病理研究室
年任上海第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所长
担任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眼科分卷主编
罗宗贤大师
~,湖南浏阳人
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医院眼科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
年赴美国进修,后归国任协和眼科主任、任北京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副主任委员。
《中华眼科杂志》副总编辑
参加编写《眼科学》《眼科全书》等,医院眼科眼底病学组,培养了大批眼科人才。
邹子度大师
~,河北完县人
新中国眼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满族。年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曾任贵阳医学院讲师、副教授、教授。年入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进修。年回国,医院医院五官科主任。中国人民政治協商会议云南省第二、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云南省分会秘书长、中华眼科学会云南分会主任、中华眼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他是众多新中国眼科事业的开拓者之一。
对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脱离的手术、角膜移植以及沙眼的病源、诊断等有较深的研究,临床经验丰富,是国内最早应用房角切开镜为先天性青光眼作房角切开的眼科医生。撰有《视网膜脱离》、《角膜移植术》、《沙眼的病源》等论文。
刘家琦大师
~,上海人
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年获博士学位,留校任教于协和医学院。
年任同仁眼科主任及北京大学眼科教授。
年后,历任北京医学院教授、眼科副主任、主任、中华眼科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眼科杂志副主编。
年代起投身于儿童斜视弱视的防治工作。
年创建了我国眼科斜视专业学组。
年创建了全国第一小儿眼科。
年招生第一位眼科研究生,年招生博士研究生,从医60余年,桃李满天下,在我国眼科界享有盛誉。
毛文书大师
~,四川乐山人
年毕业华西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
-年赴加拿大多伦多、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
年历任岭南大学医学院、中山医学院教授、中山医院副院长、院长、中山眼科中心主任。
-年主编了全国高等医药学院教材《眼科学》第二、三版。
年建立了中山医院。
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从事眼科医疗、科研、教学防盲治盲工作的综合体—中山眼科中心。创办了《眼科学报》并且担任首任主编。
赵东生大师
~,江苏镇江人
年毕业于奥地利茵士布鲁克大学,获医学博士
年医院眼科(医院)
年举办全国视网膜脱离学习班20余界,培养余视网膜专科医师,为提高我国视网膜脱离的手术作出了巨大贡献。赵教授已被公认是我国眼底病外科的先驱,视网膜脱离手术和研究的创始者和奠基人。
马镇西大师
~,江苏淮安人
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先医院、医院、医院任教授
年起任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河南省眼科主任委员
年创立河南省眼科研究所,河南眼科奠基人
年创办《角膜病杂志》,担任总编辑
在沙眼研究、角膜病研究领域取得贡献突出成就
缪天荣大师
~,浙江瑞安人
自学考取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早期担任内科医师
年和陈耀真、毛文书成立成都眼科协会
年在世界上首创性提出“眼视光学”的学科名称
年培养第一批眼视光学研究生
年首次研究提出了《对数视力表及5分记录法》
缪教授执教50年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眼视光学精英,为我国眼视光学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张晓楼大师
~,河北正定人
年考入燕京大学医学院预科,年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
年从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博士学位,医院眼科。
医院副院长,年任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所长。
年和汤飞凡合作在世界上第一次分离沙眼衣原体,为人类彻底防治沙眼找到了真正科学途径。
--年担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主任委员20年。
为很多党和国家领导人诊断治疗眼病。
年成为我国建立眼库以来第一个完成捐献角膜的志愿者。
孙信孚大师
~,江苏苏州人
年获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博士学位
历任邢台医院、医院、医院、中山大学医学院、医院眼科教授
年任湖医院眼科主任、教授
历任中华医学会委员、广州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北京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湖北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担任《眼科学》统编教材副主编,撰写国内第一部《临床眼科肿瘤学》。
李凤鸣大师~,四川成都人毕业于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赴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眼科研究所留学,并获伦敦眼内科、外科专科学位。著名眼科病理学家,北京大学眼科中心首届主任、眼科中心名誉主任,北京大学眼科中心奠基人之一。一生致力于眼科临床、眼科病理、胚胎学的科学研究及教学工作。为农村防盲治盲工作做出了贡献。
用8年的时间组织全国多名眼科学家编纂了我国第一部《眼科全书》。兴建北京大学眼科中心。获美国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英国剑桥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称号。是中华医学会资深会员并获表彰奖,为我国眼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蔡用舒大师~,湖南益阳人年9月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历任该院住院医师、主治医师、讲师及代主任等职。
年12月赴美国留学7年。
年8月辗转回国任第四医院眼科,历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主任医师、二级教授、眼科副主任、眼科主任等职。
先后担任《中华眼科杂志》编委、解放军眼科专业组副组长、陕西省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眼科研究》等杂志编委及名誉总编。
方谦逊大师~,福建惠安人年就读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医预科。年辗转就读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年毕业,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并以优异成绩应聘留校,在眼科行医执教。
从年历任眼科教研室主任20多年,曾任华西临床医学院眼科教研室主任,原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编委。
年以来,主持视光学、眼底病、眼肿瘤、青光眼、眼损伤等研究课题,多数具国际或国内学术水准。
在近60年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历程中,不舍昼夜,精益求精,勤勤恳恳,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乐育英才;对青年学子的人品、学业要求十分严格,以身作则、春风化雨,为华西和我国的眼科和医学教育事业做出过很大贡献。
吴振中大师~,辽宁新民人年毕业于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医院参加抗日救亡工作,被安排在眼科主任、著名教授郭秉宽手下任助理住院医师,年返回母校,在湘雅医学院任助教、讲师直到年升为教授,任眼科主任、眼科教研室主任,任期24年。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博士研究生导师,年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曾任省政协委员两届、中华眼科学会委员、湖南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全国青光眼学组委员,《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眼科学报及《中国实用眼科杂志》编委。
周文炳大师~,河南方城人年毕业河南大学医学院,年考取中山眼科研究生,为著名青光眼专家,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山医学院医院副院长。组建青光眼学组担任组长。发表论文80多篇。主编眼科及青光眼专著多部。获广东省科委一等奖国家科委三等发明奖。
倪逴大师
~,安徽阜阳人
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医学院。自年起,医院眼科和上海第一医院从事眼科临床和眼病理研究,为复旦大医院终身教授。
-在美国波士顿哈佛医学院眼病理室学术交流一年。曾多次应邀赴日本、美国讲学,是我国杰出的眼病理学家。
曾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是《十万个为什么》的医学编委。曾参与《肿瘤学》、《实用外科病理学》等专著的编写;对眼肿瘤病理有较深入的研究和很深的造诣。著有《眼的应用解剖学》、《眼的病理解剖基础与临床》等专著。
赫雨时大师
~,辽宁沈阳人
年辽宁医学院毕业,曾医院眼科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天津医院院长、主任医师。
毕生致力于眼科学的临床和研究。对斜视与弱视学有很深的造诣,是国内斜视与弱视学的奠基人之一,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完成了数项眼科课题研究,其中“麻痹性斜视的外科治疗”课题,获年全国科学大会奖。
出版了《临床眼肌学》、《斜视》、《临床眼科实践》等关于斜视与双眼视的专著。在国内外发表论文数十篇。为全国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
罗成仁大师
~,四川成都人
年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学院,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医院眼科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担任华西医科大学眼科副主任、主任共25年。
历任成都市和四川省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年获“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
年主持创立了眼底病学组,并被推选担任学组组长至12年。
先后主持制订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标准》、《老年黄斑变性临床诊断标准》。
年创办《中华眼底病杂志》并担任总编辑13年。单独和参加撰写学术论文百余篇。曾担任《眼科全书》第七分卷(脉络膜、视网膜和玻璃体疾病)主编以及《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等9家学术期刊编辑委员。
张汗承大师
~,安徽绩溪人
?年毕业南昌中正医学院,先后在河北邢台、第六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一军医大学担任眼科主任,教授。
我国泪液学创始人,年开始重点研究泪液学和干眼症,在泪液学和干眼症的基础试验和临床研究方面作出杰出贡献,其成果获得国际同行认可,被誉为“中国泪液学之父”。主编我国第一部《泪腺病学》。
年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
张承芬大师
~,湖北省武昌人
年-年就读于上海医学院,
年毕医院眼科,师从时任眼科主任罗宗贤教授学习眼底病
-年医院眼科住院医、主治医、副教授、教授、副主任、科主任,中央保健专家
-年任中国医学科学院眼科研究中心主任
-医院专家组院聘专家
年获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协和名医”称号。
对于糖尿病眼底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有深厚的造诣,而且是各类疑难眼底病的诊治权威。所领导的专业组在激光治疗眼底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诊断治疗,激光全视网膜光凝(PRP)以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玻璃体切割术等临床医疗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医疗成果目前为国内领先并接近当代国际水平。
张承芬教授是享誉国内外著名的眼底病学家,六十余年来从医、从教、从研,扎实而稳健地耕耘她钟爱一生的眼底病事业。培养了一批眼眼底病专家出版了《激光眼科学》、《眼底病学》等专著。
陆道炎大师~,浙江鄞县人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医学部学习,获医学博士学位。
医院眼科担任眼科主任。全国白内障人工晶体组组长。首批眼科博士生导师。
年研制中国第一部眼底照相机。上世纪60年代发明冷冻囊内摘除晶体到80年代首次开展现代的囊外摘除术,开创了中国白内障手术治疗的先河。
年研制出第一批国产人工晶体。领衔的“非球面视像后房型人工晶体的研究设计、研制和临床应用”课题获得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显微手术的广泛开展,使白内障手术质量不断提高,并发症进一步减少。
年2月,全国白内障及人工晶状体学组在上海成立,担任第一、二三届组长。
后记:年近代中国眼科界的人文历史非常丰富。涌现出许多先贤大师,但由于年代久远,有些先贤大师的资料特别是影像资料搜集不全,本次只能展示部分已故的眼科先贤大师的素描作品,还有许多先贤大师没有展示。希望各位同道推荐和提供更多的珍贵影像资料,今后继续努力,用这种素描画的方式来表达对我国眼科界大师们的敬仰与缅怀。
眼科教授+军旅画师罗丰年,男,56岁,原医院汉口院区眼科主任。
医学硕士学位,主任医师
中国医师协会摄影书画分委会委员
第九届全军眼科专业委员会委员
第七,八届湖北省眼科学会委员
第一,二,三届湖北省激光医学学会常委
第一,二届湖北省眼科医师协会委员
从事眼科临床33年,擅长白内障,青光眼,眼外伤整形,眼眶泪道等疑难杂症的诊断治疗和手术,完成白内障,青光眼,眼表重建,角膜移植,眼外伤整形等手术近万例。尤其是在干眼症,泪道病,眼表角膜病的基础与临床方面取得一些成就。率先在湖北省开展角膜移植,羊膜移植,眼表重建手术。获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第三作者),全军科技进步和医疗成果三等奖四项(第一作者)。主编参编眼科专著三部,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其中《中华眼科杂志》发表四篇论文。
年罗丰年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设计的Logo作品,年武汉会议上宣布启用
除了眼科临床,在医学美术方面做出很好成绩。1.为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湖北省眼科医师协会,湖北省激光医学会等设计logo作品。2.参编著名教授王宁利,吴中耀,张汗承主编的三部眼科专著,负责医学绘画。3.创作《我为大师画素描》系列,《唐由之为毛主席作白内障》连环画,《图说眼眶解剖》,《江南民居水墨写生》,在全国全军湖北省学会上专题发言。4.多次组织策划两湖眼科医师摄影展。
(内容转自“眼界”,作者同意转发)
旨在打造个人“医生”品牌,整合医学专家资源,实现新兴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创新之品牌传播平台。欢迎医生朋友前来接洽(扫
- 上一篇文章: 第41章刚嫁进门,就给她下马威
- 下一篇文章: 经典PPT课件眼位检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