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路微课程第89期杨士强调节性内
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40801/4438675.html
(40M,建议在WiFi下观看)
(9M)
一、调节性内斜视概念
01
发病率
1)在儿童内斜视中最常见,占总斜视的36%;
2)其中有一半是看近内斜大、看远内斜小的类型。
3)虽然调节性内斜视发病率高,但若能得到及时恰当的治疗,是能够得到很好的视力、眼位、以及双眼视的结局的。
02
斜视角
1)不稳定,多数为中到大角度;
2)一般看远看近斜视度差不多,若出现高AC/A,则看近斜视度会较大;
3)发病早期,会有短暂的间歇性内斜阶段,这是最好的治疗时机。
03
发病年龄
1)通常1~3岁发病,但3个月到7岁发病的病例均有报道;
2)1岁以内的我们称之为婴儿型调节性内斜视,注意要与先天性内斜合并远视做鉴别。
04
发病机制
1)未经矫正的远视,导致调节需求的增加,这样虽然能使视网膜像清晰,但同时导致了过度的集合。若融像性分开不能抵抗过度调节产生的集合力量时,就会失代偿成为内斜视。
2)若高AC/A,会出现看近内斜大、看远内斜相对小的斜视类型。
3)若患者远视度双眼不对等,斜视眼易发生弱视。
05
远视度
1)中度远视容易发生调节性内斜,高度远视反而不容易发生调节性内斜。原因在于,高度远视超过了患者的远视储备,很难长期维持这种高张力的调节状态,就会放弃,反而不会出现过度的调节,但如此视网膜上就不会出现清晰物像,易出现屈光不正性的弱视。
2)若双眼远视度不对称,会比先天性内斜更易出现弱视。原因在于先天性内斜有交叉注视,而调节性内斜视远视度较高的眼会发展为恒定性内斜视,总会选择远视度较低的眼做注视眼,不能交替注视,就会形成弱视。
二、病程
三、临床评估
01
麻痹睫状肌验光
1)阿托品散瞳验光是金标准。
2)观察眼位变化,点完阿托品眼斜视度变小或正位,这是调节性内斜视的典型表现。
3)点完阿托品眼位加重,这不一定就不是调节相关的内斜视,也有可能是睫状肌麻痹的不够彻底,麻痹了外周睫状肌后,中枢的调节没有放弃,反而加重了调节的冲动传出。这种过度的中枢性调节,增加了调节性的集合。
4)阿托品缺点:副作用、消退时间长。研究发现环戊酮可以代替阿托品做充分的睫状肌放松。
02
弱视
1)通过睫状肌麻痹验光以及视力检查,可以诊断弱视的有无。
2)对于不能配合检查视力的幼小孩童,我们可以通过看他是否能进行交替注视来判断弱视的有无。一般的方法是遮盖、去遮盖。比如,患者右眼注视,左眼偏斜,我们先遮盖右眼,再去掉遮盖,若维持左眼注视,说明患者交替注视,没有弱视;若去遮盖后注视眼很快变回右眼,则怀疑弱视。
03
测量斜视度
1)常用方法是三棱镜结合交替遮盖试验,戴镜看远看近、裸眼看远看近都要测量。
2)比较小的孩子,若不能配合检查,我们可以参考角膜映光的检查。
3)对于调节性内斜视,同视机的检查结果不稳定。
04
AC/A的测量
1)AC/A的测量方法有隐斜法、梯度法。
2)Parks认为看近内斜大是由于高AC/A引起的,使用隐斜法。
3)VonNoorden认为看近内斜大有一部分是由于高AC/A引起,一部分是由于张力性的或近感性的集合过强导致的内斜增加,为了区别是否是高AC/A引起的内斜度增加,使用梯度法。
四、治疗
01
戴镜治疗
1)全矫处方戴镜,减去+1.00D以维持调节张力。
2)个别儿童戴镜后仍然未获得正位,若刚好有一个比较小的斜视度,有可能通过增加屈光矫正进一步获得正位。建议一个月后复查,若度数需要调整,可以把剩余度数加上。
3)有些学者建议直接足矫,不减+1.00D,可能导致调节张力一时不能完全放松,带来的看远视力受影响,需要连续点阿托品2~3天,来充分放松调节,去适应眼镜。
4)对于看近大、看远小的调节性内斜,尤其测量发现高AC/A时,可配戴双光眼镜或渐进眼镜,一般下加+2.50D~+3.00D,来维持看近正位。
5)随着生长发育,远视度数会降低,若初始配镜+3.00D左右,一般远期在十几岁时摘镜的可能性比较大,若初始配镜在+5.00D以上,远期可能会有残余远视,看远可能不需要戴镜,看近写作阅读仍需要戴镜。有研究表明,一般平均摘镜年龄是在13.5岁。
02
药物治疗
1)缩瞳剂可以使睫状肌收缩,增加外周的调节,这样可以缓解中枢的调节冲动,进而减少中枢性调节带来的调节性集合。
2)肉毒毒素内直肌注射一般用于全矫配镜后残余一部分内斜视的患者,也可称为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比较大,如上睑下垂等,所以应用不多。
03
屈光手术治疗
1)不是常规治疗方法,原因在于我们的非手术治疗方法很成功,且无风险易于接受。
2)儿童屈光度不稳定,还在发育阶段。
3)屈光手术矫正远视在+4.00~+5.00D时的预测性较好,再大的远视预测性会差一些。
04
眼外肌手术治疗
1)全矫戴镜后监测两个指标:看远戴镜斜视度、双眼视。
2)若看远戴镜斜视度在10△以内,不需要手术,若大于10△则检测双眼视状况,若双眼视状况还好,可先观察,若双眼视状况不佳,需要手术。
3)对于高AC/A患者,有其它的手术尝试,比如内直肌后固定术、Pulley后固定术,这些手术存在争议,应用较少。
05
调节性内斜视弱视治疗
1)遮盖治疗:部分时间遮盖,使患者有双眼同时视的机会,在提高弱视眼视力的同时,促进患者双眼视的发育。
2)阿托品压抑治疗
五、预后
1)如果可以及时全矫戴镜治疗,调节性内斜视一般是所有内斜当中结局最好的一种斜视之一。它能够获得眼位的正位,能够获得精细的立体视。
2)研究发现,调节性内斜视的患者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立体视的结局,一般要看是否存在弱视、裸眼看近的斜视角、斜视的持续时间。
3)调节性内斜视通过戴镜可以获得正位,但随着时间眼位也可能发生变化。有些患者戴镜逐渐不能获得正位,就发生了部分调节内斜,也就是戴镜后内斜得到改善,但仍残余部分斜视。高AC/A患者更易出现这种情况。还有一则新近出现的病例,患者戴镜逐渐不能获得正位,转变为周期性内斜。
4)调节性内斜患者,由于治疗较晚,双眼视融合功能不好,合并间歇性外斜。这样的患者在动用调节时,是内斜视,随着调节的放松,眼位逐渐分开,完全放松时变成外斜视。这样的患者在远视配镜时,在满足最佳视力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远视度数。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马上报名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目不ldquo斜视rdquo
- 下一篇文章: 会导致斜视面部畸形体态改变的小儿斜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