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错过的视力小常识
儿童视觉发育的“奥秘”
儿童4-6岁时视力可发育至1.0
视觉发育可塑期:
关键期:0-3岁
敏感期:3-10岁
儿童的视觉发育问题均始于这两个时期出现;
所有影响视觉发育的不良因素也应在这两个时期内纠正,才会达到最佳矫正效果;
常见儿童视力问题
01
近视
在调节放松的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球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称为近视。近视眼也称短视眼,因为这种眼只能看近不能看远。
病因
内因
(1)遗传因素近视眼已被公认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度数多在度以上。
(2)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6岁后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度。
外因
(1)长时间地近距离学习、看书、看电脑、看电视等;
(2)不良的用眼习惯:如走路、乘车、躺卧、在光线太强或太弱等环境用眼;
02
弱视
眼球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单眼或双眼矫正视力仍达不到0.8者称为弱视。目前,我国弱视标准为矫正视力≤0.8或两眼视力差≥2行。弱视是一种严重危害儿童视功能的眼病,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弱视加重,甚至失明。
病因
1.斜视性弱视
发生在单眼,患儿有斜视或曾有过斜视,常见于四岁以下发病的单眼恒定性斜视患儿,其由于大脑皮质主动抑制斜眼的视觉冲动,长期抑制形成弱视,视觉抑制和弱视只是量的差别,一般为斜眼注视时可以解除抑制,而弱视则为持续性视力减退。斜视发生的年龄越早,产生的抑制越快,弱视的程度越深。
2.屈光参差性弱视
因两眼不同视,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清晰度不同,屈光度较高的一眼黄斑部成像大而模糊,引起两眼融合反射刺激不足,不能形成双眼单视,从而产生被动性抑制,两眼屈光相并度以上者,屈光度较高常形成弱视和斜视。以至被动性和主动性抑制同时存在。弱视的深度不一定与屈光参差的度数有关,但与注视性质有关,旁中央注视者弱视程度较深,这类弱视的性质和斜视性弱视相似,是功能性的和可逆的。临床上有时也不易区分弱视是原发于屈光参差,还是继发于斜视,此型如能早期发现,及时配戴眼镜,可以预防。
3.屈光不正性弱视
多为双眼性,发生在高度近视、近视及散光而未戴矫正眼镜的儿童或成年人,多数近视在度以上,远视在度以上,散光≥度或兼有散光者。
4.废用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
在婴儿期,由于上睑下垂,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或因眼睑手术后遮盖时间太长等原因,使光刺激不能进入眼球,妨碍或阻断黄斑接受形觉刺激,因而产生了弱视,故又称遮断视觉刺激性弱视。
5.先天性弱视或器质性弱视
由于出生时黄斑出血,导致锥细胞排列不规则,在婴儿出生后双眼视觉形成以前发生,因而预后不好。有些虽然视网膜及中枢神经系统不能查出明显的病变,目前仍认为属器质性病变,因现有检查方法不能发现,此型为恒定性弱视,治疗无效。
儿童眼保健
1.用眼时保持合适的距离、良好的光线和姿势;
2.多参加户外活动;
3.注意饮食均衡:
避免吃得过甜;
避免吃得过精(微量元素铬等主要存在于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
补锌(富含锌的食物有瘦肉、动物肝脏、蛋类、牡蛎、花生、核桃、苹果、豆腐皮、黄豆、白木耳、白菜等);
补钙(含钙高的食品有豆制品、海带、虾皮、紫菜);
家长如何为孩子自检视力?
1.注意观察孩子视物时有无各种不良现象,如眯眼、斜眼、歪头及近距离看电视等;
2.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来判断视力的好坏,如:
4个月后,会伸手抓色彩鲜艳的玩具或物品;
8个月后,眼睛会随着感兴趣的玩具或物品转动;
1周岁后,会指出远处的小鸟等物体,走路能够避开障碍物;此时,可学习看动物或水果视力表;
3周岁后,教会孩子看“E”字视力表查视力;
3.发现问题,尽早诊治;
医院眼科小心干眼症悄悄来到你身边
近视眼也会老花吗?
结膜结石与彩妆
眼亮“镜”明
- 上一篇文章: 扩散免费白内障手术小儿斜视手术报
- 下一篇文章: 眼科常识小孩应该几岁开始进行视力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