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初次斜视手术不成功怎么办AAO

时间:2017-1-3来源:治疗医院 作者:佚名 点击:

美国杜克大学EdwardGBuckley教授就小儿斜视手术首次不成功后的处理技巧进行了报告,为广大眼科医师提供了技术指导。

转位术

转位术提供一种矢量力,移动需转位的肌肉,该力不是一种主动力,而是一种被动力,与弹簧相似。该被动力受拮抗肌的调节,从而使移动发生。移位眼肌支配的扫视速度显著低于正常,患者会感到转动眼球存在困难,尤其在快动眼时。可供选择的转位术有多种,最为常见的是全肌腱转位术(fulltendontransposition);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前节缺血或者先前曾接受手术,需采用其他操作,包括Jensen、Hummelsheim及Knapp操作等。

在行全肌腱转位术时,整个眼直肌需移位至靠近瘫痪肌的位置。

对于第6脑神经麻痹的患者,需将上直肌和下直肌转位至靠近瘫痪的外直肌(见图1)。采用该技术的优势包括对眼直肌的操作最少、经常使用以及再手术的可能性小。对于垂直和水平斜视,还能将该手术与切除术和(或)移位眼肌切除术联合应用。

对全肌腱转位术进行几处改良后,其有效性有所增加。Buckley指出可采用不吸收缝线使移位的肌肉靠近瘫痪的肌肉。在第6脑神经麻痹时,上直肌外侧缘与外直肌上缘应缝合在一起。将缝线放置在肌肉附着处后约8mm的位置,将每块肌肉的1/4缝合。并将下直肌与外直肌下缘以同样的方式缝合。通过直接牵引移位眼肌的侧缘,可以提供轻度增加的力量。Foster描述了一种相似的操作,不同的是将移位的眼肌缝合在眼球上,从而使其靠近瘫痪眼肌。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能明显改善眼外展(见图2)。

Knapp操作与全肌腱转位术十分相似,除了将肌肉再次平行缝合于瘫痪肌肉的外侧缘,以对抗附着处的张力(见图3)。其优势和缺点与全肌腱转位术相同。

Jensen操作较为复杂,临近眼直肌的1/2被分离,并与瘫痪眼肌的1/2缝合(见图4)。其主要的优势为能保护睫状前血管,保障前节血液供应。缺点包括显著牵拉眼直肌,可能需再手术。Jensen操作并不能像全肌腱转位术一样提供足够的外展力。

Hummelsheim操作包括取相邻眼直肌的1/2,再将其与瘫痪眼肌附着处相连(见图5)。其主要优势包括保存了睫前动脉,缺点包括分离眼直肌会引起出血、纤维化以及可能需再手术。

获取更多眼科知识请医院







































北京白癜风专治医院
怎么治白癜风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zlyy/1194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