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丽教授婴儿型内斜视诊疗详解
亢晓丽教授上海交通大医院
编者按斜视是小儿眼科的常见病种,内斜视又是儿童斜视的最常见类型,约占儿童斜视的50%,其中婴儿型内斜视约占1%。婴儿型内斜视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知觉异常。在本期的“睛睛乐道”可乐必妥?大讲堂上,上海交通大医院亢晓丽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大眼科医师系统讲解了婴儿型内斜视的临床特征、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各种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使大家对婴儿型内斜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流行病学特点
既往婴儿型内斜视被称为先天性内斜视,经典定义为生后6个月内出现的非调节性、大角度的显性内斜视。从发病率上看,虽然约70%的新生儿在生后短期内存在内斜视或外斜视,但斜视均为一过性。真正的婴儿型内斜视发病率文献报道仅为0.1%~1%,其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但有很多相关学说(图1-2)。
图1.Worth学说和Chavasse学说
图2.其他病因学说
临床特征与诊断
婴儿型内斜视在斜视角度、视力、屈光状态和眼球运动等方面均有独特特征(图3-8),有些婴儿还伴有异常头位、眼球震颤和其他系统疾病(CNS)。婴儿型内斜视在临床上应该注意与假性内斜视、双侧外展麻痹、Duane综合征I型、M?bius综合征、知觉性内斜视、眼震阻滞综合征、合并CNS表现的内斜视相鉴别。
图3.临床特征-斜视角度
图4.临床特征-视力
图5.临床特征-屈光状态
图6.临床特征-眼球运动
图7.临床特征-眼球运动
图8.临床特征-眼球运动
治疗方案
儿童早期斜视如不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会造成严重的、不可逆的知觉异常,并且由于长久的斜视状态会导致眼外肌、球结膜、Tenon’s囊的继发改变,从而增加了手术预后的不确定性,因此婴儿型内斜视应及时进行规范治疗(图9)。
图9.治疗原则
先天性内斜视严重影响患儿的双眼视觉及运动功能发育,所以手术治疗应该尽早,一般生后24个月内行早期手术矫正眼位以促进双眼视觉功能重建,手术具体时间节点视情况而定(图10-12)。文献显示,早期手术患儿的粗略立体视恢复率明显优于晚期手术,再手术率和平均手术次数与晚期手术相当。手术方式包括:①单或双眼内直肌后徙(后徙常规手术量是5mm,一般不超过7mm);②单或双眼内直肌后徙联合单侧外直肌缩短;③当伴有下斜肌亢进/DVD时同时行下斜肌减弱术或转位术;④内直肌注射A型肉毒素,可以多次注射。手术临床治愈标准为正位或斜视度在±10△以内,年龄、配合度、弱视、眼震、DVD、垂直斜视、屈光调节因素等均可影响手术结果,约1/3患儿需再次或多次手术。
图10.手术时机建议
图11.手术时机建议
图12.手术时机建议
斜视手术围手术期用药
斜视手术术前应使用抗生素滴眼液预防性滴眼,术后应使用抗生素滴眼液联合低浓度激素类滴眼液抗炎抗感染。理想的儿童眼局部抗菌药物应具备抗菌谱广、不易耐药、组织穿透性佳、作用时间长、安全性好、无刺激性等特点,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即具备上述优点。在疗效方面,左氧氟沙星抗菌谱广、药物敏感性高(图13)、角膜穿透性好(图14),抗感染作用比较强。在安全性方面,临床观察不满15岁儿童使用可乐必妥?(0.5%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32%(图15)。
图13.常用抗菌药物敏感性对比
图14.左氧氟沙星角膜穿透性好
图15.可乐必妥?滴眼液安全性佳
关于儿童眼局部激素用药,使用原则为低浓度、短时间,一旦炎症反应控制即停止使用,可间断使用,但应注意糖皮质激素引起的并发症。研究显示,0.1%氟米龙滴眼液起效时间快,仅需5分钟即在结膜和角膜处达到峰浓度,而且其对儿童眼压影响比较小(图16),一是因其可迅速从眼组织中代谢为几乎无类固醇活性的20β-二氢氟米龙,为弱激素性,前房蓄积性小;二是因其清除率快,抗炎作用主要集中在眼表,为眼表激素。斜视手术术后可用0.1%氟米龙滴眼液快速消除早期球结膜水肿和充血,效果非常好。
图16.0.1%氟米龙滴眼液对儿童眼压影响小
答疑
Q婴儿型内斜视患儿辅助重建立体视的训练方法有哪些?
亢晓丽教授:婴儿型内斜视发生年龄较早,对立体视破坏往往比较严重,所以很多患儿即使做过手术,立体视功能也很难康复,或者只能部分恢复。对于立体视训练要客观看待,恢复立体视的基础条件是眼位要正。目前辅助重建立体视的训练方法有很多,例如电脑训练、多媒体训练等,但是其有效性尚未得到大样本流行病学数据的充分支持。
Q婴儿型内斜视患儿术后随访注意事项有哪些?亢晓丽教授:术后随访观察术后早期可以观察局部炎症反应、手术切口对合、愈合的情况、眼位情况、视力等,后期随访观察主要是眼位及视功能恢复情况、屈光状态的变化等。
Q对于配合度欠佳的患儿,如何保证检查的准确性?亢晓丽教授:不能因为患儿检查不配合就搁置治疗,斜视时间越长,患儿双眼视破坏就越严重。但不主张进行一次检查以后就马上进行手术,术前最好要检查观察2~3次、斜视度数比较明确、稳定才能进行手术。
Q内斜视手术术后如何评估手术效果?亢晓丽教授:对于术后眼位在±8PD左右可以认为属于临床治愈范畴。对小于15PD的残余性内斜视早期可以配戴三棱镜矫正,对于大度数的残余斜视必要时可以考虑再次手术,婴儿型内斜视约有1/3左右的再手术率。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白癜风可以根治吗白癜风产生的原因- 上一篇文章: 一句我不奢望孩子能像正常人一样,只要通
- 下一篇文章: 斜视性弱视瞬间让你懂得治疗及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