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镜验配你的度数验对了吗为什么眼镜经常戴
点击上图 验光配镜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不能仅仅靠电脑验光或插片,简单查一下视力数分钟即解决问题。科学规范的医学验光所需的时间至少是20至30分钟。
误区二、无需眼部检查
视力不良的原因很多,不一定只是单纯的近视或散光。在验光前要进行系统的眼科检查以排除其他眼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免延误诊治。
误区三、度数越低越好
近视眼的配镜原则是最佳矫正视力的最低度数,但这并不是说度数越低或者越高越好,度数过低仍看到的是模糊影像,反而更容易促进近视的发展;度数过高增加了调节,同样造成视觉疲劳,导致近视的进一步发展。
误区四、配镜时追求双眼度数一致
配镜应达到双眼的矫正效果、视觉质量一致,而不是盲目的追求双眼度数一致,否则会干扰双眼的视觉平衡和发育。
误区五、视力下降一定是近视
青少年刚刚出现视力下降时,一定要到正规医院进行系统的检查,散瞳验光,以确定是否是近视还是散光或远视等屈光不正及程度,同时排除假性近视,不要轻易的扣上近视眼的帽子,在不该戴镜时戴上眼镜。
误区六、医学验光与普通验光无区别
医学验光强调的是双眼视觉功能的提高,除了精确检查每只眼的屈光度数外,必须检查双眼平衡、眼位、调节力、瞳距等,不但能有最清晰的视觉效果,还要达到舒适,对眼起到保健治疗作用。
误区七:孩子太小别戴近视眼镜 经常有眯眼看人、视物的儿童。不少父母会说:“别让孩子那么小就戴眼镜,戴了就摘不下来了。”这种认识是极端错误和非常有害的!
儿童正处于视觉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完整、健全的视觉,最重要的就是双眼能同时看到一个清晰的视网膜(眼底)像。近视眼如不及时矫正,长期的视网膜模糊像,一方面会诱发眼轴的进一步加长,使近视度增加,甚至引发弱、斜视;另一方面还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表现为对外界新事物兴趣降低,生活范围缩窄,重者影响智力发育。 误区八:近视眼镜越换度数越高
青少年时期近视度数增加的原因,除遗传因素外,最主要的是过重的用眼负担和不科学的用眼习惯。身高快速发育期,往往近视度数也增长较快。因此,在科学、合理矫正的基础上,近视度数是否增加与是否更换眼镜无关。
专家建议青少年应每3~6个月做一次视光学检查,定期监测视力变化。矫正视力过低者须重新验光,并更换合理屈光度的矫正镜片。 误区九:近视眼镜不能配得太清楚 近视的完全矫正是将近视矫正为正视,用以恢复调节与集合之间固有的正常关系。长期戴低矫眼镜,眼睛看近物时不用调节或少用调节,为了维持双眼单视,两眼视轴一定要集合起来,这样调节和集合之间的关系就会发生紊乱。如果使调节向集合靠拢就要产生过度调节,因而引起睫状痉挛,即人为地增加了近视度数;另一方面是集合向调节靠拢,即向低集合方面发展,产生眼外肌肌力不平衡,当肌力不平衡不能维持时,双眼视功能就会被破坏,只靠一眼看物,另一只眼偏向外侧,成为暂时性交替性外斜视。对于配镜度数的高低,验光师会根据孩子的视功能情况合理给予,家长不要盲目干预。 误区十:为不戴眼镜或少长度数而盲信各种“治疗”
社会上不断出现的“治疗近视”仪器、疗法(按摩、针灸等)已经让众多的家长上当、受骗。从科学的角度看,这些治疗手段往往对舒缓眼疲劳可能有所帮助,对假性近视的恢复视力有一定作用,而对真性近视(近视眼)无任何帮助。到目前为止,近视眼最有效的矫治手段仍然是光学矫正——佩戴合适的眼镜。
儿童验光配镜的注意事项1、从安全角度考虑,学生眼镜一律使用树脂镜片,不碎裂,避免眼外伤。2、轻度近视眼可以只在看远时配戴,做作业时可以不戴。但是如果散光度数较高(度以上),为避免视力疲劳和近视持续加深,最好一直配戴。3、由于处在身体发育期的学生近视度数每年可能增加约50度~度,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所以学生眼镜不可能像成年人的眼镜一样一副戴几年,一般要求每年至少验光一次(比如寒暑假期间),酌情更换镜片或眼镜。有研究表明,长期戴模糊的眼镜(度数太浅、轴位不准、瞳距不符),眼底视网膜接收不到清晰物像的刺激,反而会加速近视发展。4、对于近视度数特别高、加深过快或有屈光参差的学生,可以在专业视光师的指导下验配儿童专用的安全的眼镜,既可以避免眼睛发炎,又可以达到最佳的光学矫正效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近视加深,一举多得。相信,眼视光人们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你现在做什么?我们答:眼视光。朋友:只听说过配眼镜,视光是个什么东东?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
相信每到这个时候,我们心里就涌起一万句话,想要告诉他们:视光和验光的差别,视光到底有多丰富的内涵,告诉他,视光师的工作内容到底有多大的意义。
然并卵。有时候,我们巴拉巴拉说了半天。人家最后说:喔,好复杂。听不懂,只知道配眼镜。我这副眼镜儿5年没有换了,你们眼镜行业是暴利,能不能帮我弄副免费的眼镜。这时候,你们心里面是不是有一万匹马在奔腾,估计绝交的心都有了。
但是,换个方向想,或许是我们自己表述得不够清楚。那么,我们如何有效地告诉他们,视光和验光的差别呢?视光服务和验光服务的不同呢?
验光服务VS视光服务
世界视光学会(WCO)对视光服务的内涵进行了准确的定义,指出
视光服务应包括4个层面的服务:
1.光学技术服务;
2.视机能服务;
3.眼的健康诊断服务;
4.部分眼的治疗服务。
然而,目前国内验光配镜主要提供的服务仅为:光学技术服务与产品。
在今年8月的视觉健康创新与发展国际论坛上,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视光产业分会会长、医院党委书记兼验光配镜中心总经理李捷说,验光与视光虽一字之差,其服务内涵却相差甚远。
简言之,验光服务指以眼球为工作对象,精准地验好度数,是一个单纯光学技术层面的服务。
李捷指出,视光服务是以双眼、大脑为工作对象,以眼睛健康为服务宗旨,以功能矫正、视觉康复为手段,意在改善视觉品质,促进其视觉行为。
验光师VS视光师
天津万里路视光职业学校校长、医院验光配镜中心李丽华在多个场合下说,WCO也对视光师职业范畴作了明确的规范,指出:
一名视光师应具备十项专业技能:
1.眼镜的应用与矫正;
2.角膜接触镜的验配;
3.儿童视力保健;
4.老年视力矫正;
5.低视力康复;
6.与职业相关视力问题的矫正;
7.异常双眼视的诊断和视觉训练;
8.运动性视力的评估;
9.眼前段疾病处理;
10.准分子激光屈光手术的术前/术后视觉护理。
而验光师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以下3点:1.眼镜应用与矫正;2.角膜塑形镜的验配;3.老年视力矫正。
由此可以看出,视光师和验光师的区别在于彼此的服务范畴不同、专业技能不同。
现状VS未来
从验光配镜,到视光服务,再到眼保健服务,注定是一条漫长、艰难的路。
以美国的经验来看,全美约有个视光医师,眼科医师有人。尤其是个眼视光医师,是美国初级眼保健(PrimaryEyeCare)的守门人。而且需求还在不断增加中。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眼视光学组组长瞿佳教授据此推算,我们中国大约需要30万眼视光医师(视光医师+眼科医师),然而只有3万不到眼科医师,缺27万,这就是我们将来发展的趋势所在,需求所向。
然而,现实情况是,单靠大学教育,以及开设视光技术的高职、中专学校,难以满足大量的人才需求。所以,更为紧迫的,恐怕是对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和素质提升。
这两天,“90个职业不需要职业资格证书就业”的新闻引起了多方讨论,相关内容也刷爆了视光菌的朋友圈。其实,并不是说职业资格认证就不重要了,只是说,政府把这个权力下放了。以前,国家统一规定,眼镜店聘用验光师时要求对方持有验光师资格证书,政策改变后,国家不插手资格认证了,真正做到行业的事情行业自己管了。
每个行业都在不断新陈代谢,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变迁。现在,国家的大政策是简政放权,此次新规的出炉,也是充分激发与这些职业相关的行业的竞争和活力。放眼望去,其他行业已经孕育出大量的专家、培训导师、从业人员。国家这个规定,恐怕是推动视光师职业的规范化和合法化的重要里程碑
赞赏
- 上一篇文章: 千伯视力保护孩子视力,父母必须知道的
- 下一篇文章: 验光遇上眼疲劳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