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自查眼位之遮盖去遮盖法
以内斜为例。
无论戴镜还是裸眼,她左眼都是内斜的。像这样的眼位外观:
遮去遮法:左眼内斜位
遮去遮实验在判断注视眼时,让患者注视眼前居中的目标(一般是1尺远的笔灯)要做一个动作,就是遮盖一只眼(遮盖),再开放这只眼(去遮盖),观察未遮盖眼(没遮盖的眼)的动向和位置。例如我刚接诊这个女孩时,给她做“遮去遮”实验,遮盖她的左眼,此时她的右眼纹丝不动,始终注视着笔灯。此时被遮盖的左眼,仍然处于内斜视位上(这时,两只眼的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如下图:
遮去遮法:遮盖左眼
接下来,是去遮盖,即去掉左眼前的挡板。此时观察右眼的动向和位置。初诊时,这个女孩是下图这样的表现,即右眼仍然在注视位上,左眼仍然在内斜位上。此时可以判断右眼是注视眼或者右眼可以作为注视眼。如下图:
遮去遮法:去掉左眼遮盖
右眼的注视能力检测就结束了。接下来检查左眼的注视能力,进入到关键环节了。
此时遮盖右眼,此时观察左眼的位置和动向。因为注视眼被遮挡,此时左眼被迫注视目标(笔灯),而右眼会转动到内斜位上。
遮去遮法:遮盖右眼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里要说一下,最常见的斜视类型叫“共同性内斜”。即两眼运动同步——两眼会等速、等量、同方向运动,反言之,如果不是等速、等量、同方向运动,就叫非共同性斜视了(一般见于眼外肌本身肌肉力量、肌肉眼球附着点或者支配眼外肌的神经异常,导致的两眼眼球运动不同步,相对共同性斜视要少见很多)。
接着,去掉右眼前挡板(去遮盖),仍然观察左眼的位置和动向。初诊时,这个女孩的表现是:去掉右眼挡板一刻,左眼就从注视位上“跑回”到内斜位上了。而右眼由内斜位转到了注视眼位上。同样是共同性斜视法则在起作用。也就是说,右眼去遮盖时,实际上两只眼球都从左向右移动了。
遮去遮法:右眼去遮盖
由此得出结论是:这个女孩初诊时,右眼可以做注视眼,而左眼不能作为注视眼。对单眼重度弱视患者来说,治疗初期,两眼都开放时,差眼是被抑制的,竞争不过健眼,自然也就不能作为注视眼停留在注视眼位上。
转眼一年过去了,在这个小患儿身上这期间还发生了很多事。她父母得知孩子眼睛被耽误了,未来需要手术矫正,懊恼、焦虑万分,孩子妈妈辞去了外地工作全程陪同孩子治疗。今天这篇不讨论她的弱视治疗情况,所以这里言简意赅之,在我的指导下第4个月她左眼转成了中心凹注视,接下来的近6个月时间她左眼矫正视力追平了右眼,都是0.8-。接下来出现了应题的问题——家长说,孩子原来只是左眼斜视,去掉遮盖后,有时右眼也斜了。
对于不了解斜弱视的家长来说,原来一只眼睛斜视,治疗中变成了两只眼都会斜视,而且孩子经常说眼睛累,细问后她说看东西重影,这些无疑是可怕的坏消息。经过讲解,家长才恍然大悟——这些是好现象。
这里不讲重影了,大家看看《弱视康复后期孩子为何经常闭一只眼?》就明白了。说说一只眼斜视变成两只眼都会斜视这件事。
两只眼都会斜视,在眼科叫做“交替性斜视”。斜视的分类维度很多,如共同性和非共同性、单眼斜视和交替性斜视、水平/垂直/旋转斜视、调节性/非调节性斜视、隐斜/间歇性/恒定性斜视等。完整描述一个斜视患者的斜视性质,落到纸面上,着实需要很多信息,其实国内还没有几个大夫会周全的把患者斜视性质都列出来写下来。
随着差眼视力的提升,差眼具备了同优势眼的竞争能力。此时,当原来差眼处于注视状态时,两眼开放,优势眼就不能每次都把“注视权”夺走了。随着原来差眼视力的进一步改善,两眼的竞争优势相当,就会出现交替性斜视。
甚至有些原本单眼内斜的孩子,由单眼注视变为交替注视后,甚至斜视都消失了。虽然这种情况不会在每个斜视患者身上发生,但不通过手术就解决了内斜,相信对任何一个斜视患儿和他们的家庭来说,都像中了大奖一样的心情。
那么,对开头这个女孩的情况来说,变成交替注视后,遮盖去遮盖法检查是什么样的呢?
遮盖左眼和左眼去遮盖这两步,跟先前没有区别,整个过程右眼基本纹丝不动、保持注视眼位。
遮去遮法:遮盖左眼
遮去遮法:去掉左眼遮盖
遮盖右眼,跟先前也没有差别:
遮去遮法:遮盖右眼
去除右眼挡板(去遮盖),跟先前有了区别,初诊时是这样的:
遮去遮法:右眼去遮盖
该女孩最近这次就诊时,去除右眼挡板是这样的:
遮去遮法:右眼去遮盖2
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 上一篇文章: 如何及早发现宝宝有斜视
- 下一篇文章: 眼镜验配做完白内障手术后,间隔多长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