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训练必备科普丛书

时间:2020-12-14来源:饮食调养 作者:佚名 点击:

万变不离其宗,训练方法极多,但在做之前,请先足够了解它是什么,为何而来,切勿盲从。

“斜视和弱视治疗,没有年龄限制,大脑神经可塑性终身存在。”

“弱视弃用全天遮盖,治疗效果会更好,而且不会发生视力回退。”

“斜视与弱视的根源在大脑,是大脑双眼视功能发育失败的产物。”

“弱视治疗的关键,是帮助大脑建立双眼视功能,全天遮盖与此背道而驰。”

“多数斜视患者,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矫正眼位,并建立双眼视功能。”

“斜视治疗的关键,是训练大脑学会,正确控制双眼肌肉运动。”

“手术无法解决斜视根源,最多只能解决外观问题。”

“……”

以上都是《斜视与弱视》中论述,大约一年前,我第一次读到这些内容,既震惊万分,又激动不已,震惊的是,这些论述太“离经叛道”,与国内斜弱视治疗现状格格不入,激动是因为,如果这些内容正确,我很清楚,对国内数千万斜弱视患者,意味着什么……

由于视光学和眼科学发展的历史渊源,行之有效的视觉训练,也受到部分医生的质疑。下面网址中部分文献研究,供感兴趣的医生、视光师等行业人员,以及患者或家属查阅。

《斜视康复之路》作者的身份非常独特,苏珊·巴里自幼斜视,进行过3次手术,但直到48岁,才在视觉训练的帮助下,人生第一次获得立体视。同时,她又是神经生物学的教授,对大脑功能有专业深入的了解。书中她不仅以患者的角度,讲述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与感受,而且还以学者的身份,给出了不同视觉现象背后的机理。苏珊·巴里的经历告诉我们,大脑“视觉软件”是后天学习的结果,就像学习走路和语言一样,即使斜视患者已经成年,也可以通过视觉训练,建立大脑“视觉软件”,矫正斜视并获得立体视。中国有句古话,叫“心病还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希望这本书的出版,能让读者了解大脑在斜视中的作用,普及眼视光医学与视觉训练的知识,给数量众多的斜视患者带来希望与激励。

眼睛也会“口吃”吗?

答案是会,当舌头的肌肉发生运动异常时,就可能出现口吃;与此类似,控制眼睛的肌肉也会发生运动异常,从而导致视觉功能障碍。

孩子的在校学习,高达80%都是通过眼睛完成的,无论是抄黑板、做课堂练习,还是阅读课文、写家庭作业,都需要视觉系统长时间高强度地工作。与幼儿园时期相比,小学教育对孩子视觉功能的要求提高了数倍,因此小学生一年级入学时,通常都会进行视力检查。

不幸的是,这样的检查通常只是使用视力表,测试孩子的远距离视力。如果达到1.0,家长和老师就会认为孩子的视觉功能正常,可以满足小学的学习要求。

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以上是我们量子云图团队组织翻译的三本视觉系列科普丛书,希望能帮助到有需求的你们。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ysty/17494.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