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矫做完手术就算治愈了吗斜视科普专题
时间:2021-3-13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次
为什么斜视术后有回退或复发的?
有些儿童在手术出院时斜视度矫正非常理想,可是一段时间后家长会发现孩子的斜视发生变化,甚至一些外斜视的孩子会出现内斜视,而一些内斜视的孩子会出现外斜视,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1)孩子的眼睛正位由眼外肌控制着,部分孩子存在先天性眼外肌发育异常或者眼外肌附着位置异常,医生手术的目的是把异常的眼外肌重新矫正到正常的附着位置。以上两种异常情况引起的斜视是能够通过手术解决的。(2)有些孩子的斜视是大脑中枢对眼肌的控制能力有问题,手术后虽然眼睛可以矫正到正位,可是一段时间以后由于中枢控制能力差的原因,控制孩子斜视的辐辏能力或者分开能力不好,斜视还会发生。(3)手术后让孩子通过网络感知觉学习系统训练或同视机训练等,就是为了防止孩子斜视的复发。但是即使训练后仍有一部分孩子的斜视会复发。(4)一般间歇性外斜视和共同性外斜视术后极易造成外斜视复发、我们称之为斜视回退现象。内斜视术后易成为外斜,我们称之为斜视过矫。(5)小孩子很小就做斜视手术不是为了美观,不是为了达到美容效果,而是为了手术后孩子的视功能(包括立体视)能够恢复正常。(6)一部分孩子由于斜视发现早(出生后)或者病程长(斜视数年),孩子的视功能没有正常发育,或者从小双眼视功能遭到严重破坏。这部分孩子手术后极容易复发,这样的孩子同时双眼视功能也不容易恢复。(7)双眼视力不均衡,一眼视力低下,弱视程度重的患者,术后斜视复发的可能性大。以上诸多原因就是为什么斜视手术后眼睛得到了正位,一段时间后孩子的斜视仍会复发,因此,不管医院手术,手术前医生都会向家长交代“斜视手术有可能一次不能矫正,孩子需要二次或者多次手术”,其实就是以上原因所致。患儿既有斜视,同时也有弱视,应该先做斜视手术,还是先做弱视治疗?
在门门诊经常会遇到一些患儿,既有斜视同时也有弱视,斜视眼视力很差。究竟应该先做斜视手术还是先治疗弱视?医院经常先给孩子行斜视手术,然后再嘱咐孩子行弱视训练,这是不对的。因为每个斜视的孩子弱视程度和屈光状态是不一样的,常伴有屈光参差性弱视和单眼重度弱视。做完斜视手术的孩子,如果需要单眼遮盖进行弱视训练,遮盖单眼后,往往会破坏孩子斜视矫正后的双眼视觉的平衡,即破坏融合,成为了新的斜视发生的基础,久而久之容易形成新的斜视。因此,对于年龄较小、双眼视力相差过大的斜视儿童,医生会建议先戴镜、遮盖健眼进行弱视训练,待双眼视力平衡后再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后继续弱视训练。对于一些年长儿童,如12岁以后的孩子,考虑到斜视造成的外观影响孩子心理健康发育及12岁以后弱视治疗的效果有限,在和家长及患儿充分沟通后,可以考虑先行斜视矫正手术,术后可以采用家庭遮盖的方法继续弱视训练。另外,对于旋转麻痹性斜视存在代偿头位的患儿,为了尽快纠正代偿头位带来的骨骼、牙齿、颈部肌肉的发育异常,可以先考虑施行斜视矫正手术,手术后再行弱视治疗。儿童斜视手术后为什么还要进行视功能矫正训练?
视功能矫正训练可以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斜视术后为恢复双眼单视功能及预防斜视复发,医生会建议孩子术后做一定的视功能训练,包括手术后脱抑制训练、融合训练、立体视训练等,方法包括同视机法、双眼视觉训练仪以及个性化网络感知觉学习训练等。通过三种综合训练,部分孩子斜视术后可以不同程度恢复三级视功能,并且外斜视手术后复发(回退)病例明显少于术后不做训练者。如何区别真假对眼?
经常会碰到年轻的父母和爷爷奶奶抱着几个月大或1岁左右的婴幼儿到眼科看病,说孩子是“对眼”,医生检查后告诉他们,孩子目前没有斜视,是“假性内斜视”,不需要治疗。这是怎么回事呢?像这种从外观上看有斜视,实际上没有斜视,是由于内眦赘皮遮盖了眼内眦部,严重的可遮盖部分巩膜,以至于鼻侧巩膜暴露的比颞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内斜视(对眼)的感觉。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鉴别的方法是将患儿鼻根部皮肤捏起,鼻侧巩膜暴露多些,“内斜视”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小儿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间;或用交替遮盖一眼的方法检查眼位来鉴别。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斜视偏爱几个月的婴儿这件事新手父母要注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