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小女孩近视1250度这11个近视
推荐阅读:
1.习近平主席指示: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2.共同呵护孩子的眼睛!速转这份科学护眼指南!
3.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
4.让这份书单陪你开启新年新旅程!
这些天,一个新闻看得我后背直冒汗。
福建一个5岁半的小女孩,近视居然高达度,还伴有弱视……
讲真,刚看到新闻时,我很是质疑。毕竟,这么大点的孩子,近视严重到这个地步,实在是不可思议。
而且,孩子都多度近视了,家长怎么会一直没发现呢?
原来,小女孩的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无法把她带在身边,3岁前,她都是跟爷爷一起生活的。
问题,就出在这里。
老爷子呢,在一家地下车库看车。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孙女,为了方便,他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
所以,小女孩常年都跟爷爷生活在地下,不仅终日不见阳光,还总是在昏暗的环境下看手机、看电视。
久而久之,眼睛就出了问题。
但,因为父母忙于工作,老人也不懂,所以小姑娘近视的问题,一直没被发现。
直到半年前幼儿园组织体检,妈妈被告知,女儿连第一排最大的E都看不清楚。一家人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医院做全面检查。
5岁的孩子,按照正常发育,视力应该是远视度左右,而小女孩双眼却近视高达度,跟正常孩子相差了度!
更可怕的是,在矫正视力后,小女孩双眼视力也只有0.4,治疗效果堪忧。
小女孩的主治医生说,
孩子之所以会高度近视,一方面是因为妈妈本身度近视,可能有遗传的因素;
但更主要的,还是在昏暗的环境下,长时间看屏幕,缺少户外活动造成的。
说起来,近视已经成了一种“国病”,尤其是在孩子们中间。随意走进一个班级,就有至少一半的孩子,鼻梁上架着一副小眼镜。
60年前,只有10%-20%的中国人近视;现如今,90%的中国青少年和成人都有近视问题。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称,我国5岁+近视人口已达4.5亿,在年将突破7亿。
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我们确实在“眼镜大国”这条路上,越来越“名副其实”了。
为了给姐妹们提个醒,也为了让咱的孩子远离“四眼”的困扰,我特意挑选出11个大家最关心的“视力”问题,做一期“你问我答”小互动。
为了保证回答的准确性,查阅了很多资料。下面这11问题的答案,全部都来自权威的机构(比如,美国儿科协会)、专业的学术论文书籍以及眼科医生的采访(具体参见文末参考资料列表)。
需要的姐妹,就拿去吧~
1.父母近视,孩子一定会遗传?
不一定,是否遗传主要看父母的近视程度。
夫妻俩近视度数都低于度,那么,遗传给孩子的可能性很低。夫妻中有度以上的高度近视,遗传给孩子的几率就大了。
双方都是高度近视,孩子的近视率大于98%;
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正常,孩子的近视率为10%-15%;
一方高度近视,另一方是近视基因携带者,子女有50%几率会近视;
双方都是近视基因携带者,但视力正常,孩子的近视率是25%。
(数据来源:医院眼科王晶)
2.父母视力好,孩子就不会近视?
错。虽然近视和遗传有关,但也取决于后天的用眼习惯。
台湾眼科专家、儿童近视控制专家吴佩昌先生曾说,在所有近视人口中,约有20%的人,近视是遗传导致的;剩下80%的近视人口,则是后天环境造成的近视。
在《孩子不可以近视》这本书中,他还进一步做了解释:
在我们祖辈父辈的年代,近视的人大都因为家族遗传,所以早期的眼科医学认为近视的主要原因是遗传。
但现在,我们居住的环境越来越窄,户外活动越来越少,但,孩子的升学压力却很大。
再加上电视、电脑、手机等近距离的用眼活动增加,以环境为主因造成的近视人口就越来越多了。
3.如果孩子假期一直玩电子产品,真的会近视吗?
不一定。
美国学术界对看电视等电子产品,会不会看坏眼睛,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证据证明,看电视之类的电子产品会直接导致孩子近视。
不过,美国眼科学会也表示,看电视、玩电脑或手机等活动,虽然不会给眼睛带来永久性的生理损伤,但可能会引起眼干、眼疲劳等视疲劳,这是后天对近视造成影响最关键因素。
而且,如果孩子已经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地玩各种电子产品,会导致近视度数的增加。
所以,为了孩子的视力健康,我们还是要严格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和频率的。
4.孩子多大,才能看电子产品?
既然专家已经证明,电子产品不是什么洪水猛兽,我们也不用谈“电子产品”色变。
不过,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年龄,控制使用时间的。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年龄起点是一岁半。
18个月以下的孩子,禁止接触电子屏幕,因为这会影响到婴儿大脑的发育、阻碍健康亲子关系的建立;但,可以和亲人视频聊天;
2-5岁的孩子,每天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能超过1小时;
6岁+的儿童和青少年,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长视情况而定。但,应让孩子优先将电子产品用于创造性的活动而非娱乐。电子产品,绝对不能取代健康活动,尤其不能挤占睡眠、社交和运动的时间。
5.视线模糊,看东西很吃力,孩子近视了?
错!绝大部分的近视,是因为眼轴拉长所致的。
但,导致视力模糊最常见的原因,除了近视,还有斜视、弱视、炎症,以及各种眼病引起的后遗症等。
近视、远视及散光都是常见的眼睛屈光异常,都会产生视力模糊的现象。
6.假性近视又是怎么回事?
假性近视,是因为睫状肌过度紧张引发的视力模糊,一般在散瞳检查后会发现没有近视。
孩子的眼睛调节能力比大人强,出现假性近视的机会也较高。下面两种情况,就是典型的假性近视:
长时间近距离使用眼睛,眼睛内部的睫状肌太用力,会造成对焦不准,视力变得模糊不清;
验光时,因为机器迫近而造成睫状肌紧张、过度用力,量起来的度数看起来就像有近视。
孩子出现假性近视,如果能让眼睛休息下或点用睫状肌松弛剂(散瞳剂),视力大都可以恢复正常。
7.一旦近视了,度数会一直涨?
对。儿童一旦近视,度数就会持续增加,到成年才会停止。
有研究指出,近视度数在小学初中阶段,每年会增加度;高中阶段每年也会增加50度,等到大学以后度数才会慢慢稳定下来。
为什么年纪越小,度数增加越快?这可能和青春期发育过程中,身体长高长大有关。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成人后,生长发育的速度趋缓,近视度数就比较稳定。但,如果一天到晚看书、玩手机、电脑,频繁地近距离用眼,会眼睛过度疲劳,进而度数也有可能增加。
8.万一发展成了近视,必须要戴眼镜吗?
视情况而定。
对3岁以内的孩子来说,只要不伴有内斜视度以内的远视、度以内的散光,就可以不用戴眼镜。
因为,3岁以内孩子屈光变化很大,而且小宝宝以看近物为主,所以,不用戴眼镜。
3岁以后,如果发现是真性近视,一定要遵循医生的意见,带框架眼镜,并且,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减缓度数增加的速度。
9.一戴眼镜,就是一辈子?摘不下来了?
对,只要确认了近视,就再也回不到没近视的状态了。
不过,很多人认为,“孩子度数不高,不用戴眼镜。因为,只要一戴上,就摘不下来了,度数还会增加!”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
因为,不是戴眼镜造成度数增加,而是孩子一旦近视,度数就会一直加深,对眼镜也会更依赖。
如果已经近视,还不戴眼镜,反而会导致度数增速更快。
因为,在没有眼镜辅助的情况下,孩子为了看清东西,会不自觉地眯起眼睛。
但,长时间眯眼用力看东西,眼睛的睫状肌会过度收缩,很容易导致近视度数增加。
有专家曾用猴子做过实验,如果将猴子的眼皮缝小,缩小它的视野,一段时间后就会引发近视。
10.多大的孩子,要做眼部筛查?
正常情况下,到4岁左右,孩子的视力才能达到正常标准,之后还会不断发展,直到12岁才稳定。
美国儿科学会推荐,在下面几个阶段带孩子接受眼部筛查:
新生儿期:让医生出院前为孩子进行眼部检查,主要排除是否存在眼部缺陷、白内障或者先天性青光眼。
6个月:检查孩子眼球运动是否一致,头眼是否协调,以及其他可能存在的眼部疾病。
3岁以后:建议每年都带孩子的视力进行筛查,查一查角膜曲率、眼轴、眼底的情况,建一个视觉发育档案。
11.平时怎么保护孩子的视力?
保护视力,除了常规的用眼习惯,比如注意看书、看电视的距离,严格控制用眼时间之外,还有一个相当重要、却很容易被忽视的点——进行户外运动。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学者DonaldMutti与他的同事,跟踪调查了名8-9岁的儿童,发现影响孩子视力健康的唯一因素,是他们户外活动的时间。
悉尼科技大学的KathrynRos团队,花了3年时间,跟踪调查了当地中小学的0个学生,发现那些不喜欢从事户外活动的孩子,近视的几率更高。
中山大学眼科中心的何明光教授,将12所学校的孩子,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他们的视力情况追踪了3年。结果发现:
干预组的孩子3年的近视累积发病率是30.4%,对照组是39.5%,相差了9%。他们唯一的不同,就是干预组的孩子,每天增加了40分钟的户外活动。
目前,学者们虽然对近视的诱因莫衷一是,但,在户外活动利于视力保护这一点上,已经取得了一致的看法。
甚至,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户外活动可以有效降低近视发生的概率:
当孩子每周户外活动达到14小时以上时,就算父母近视,孩子仍不容易近视。
这是因为,经常参加户外活动的孩子,接受到的光线强度大;而光线会刺激视网膜中多巴胺的分泌,能够保护眼轴不会变得过长,也就从根源上防止了近视发生。
说到底,想要预防孩子近视,最好的方式,就是多带孩子到户外走一走,看看大自然!
顺便来一场适时的自然教育,一举两得,多好!
参考资料:
- 上一篇文章: 万万没想到,这些被忽略的小细节会影响宝
- 下一篇文章: 眼贴oem代加工中药原液眼贴十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