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堪兴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下
Hey~
我们又见面了~
新鲜会议干货奉上!
.05.15
前言
在上一篇文章中,赵堪兴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形成双眼视觉的条件以及斜视对双眼视的影响。在本篇文章中,赵堪兴教授继续就双眼单视的发育以及不同类型斜视影响双眼单视的特征等内容进行更深入的探讨。下面是赵教授演讲的主要内容。
赵堪兴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第七、八届副主任委员,第九届候任主任委员,第十届主任委员
天津医学会常委、天津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
亚太斜视与小儿眼科学会副主席
亚太眼科学会(APAO)理事会理事
世界眼科联盟(ICO)理事会理事、中国代表
国际小儿眼科与斜视联合会(IPOSC)理事及顾问委员会委员
04
双眼单视的发育
双眼单视的发育与年龄有相关,出生后到5岁基本成熟,当然也有人说是8岁,可是从大家的临床实践证明5岁双眼单视的发育基本成熟。为什么呢?5岁之后出现的急性共同性斜视都有复视,所以可以看出它的双眼视已经建立了。5岁以内出现的斜视,复视就不明显,双眼单视就容易受到伤害。所以为什么间歇性外斜,如果控制得好,能推到3岁以后,风险减小;推到5岁之后,风险就更小了。5岁之后再做手术,形成术后弱视的机会就会很小。内斜强调的是早做手术,间歇性外斜要看它的控制,控制得好可以推迟,推到3岁以后、5岁以后,风险就明显的下降了。
05
不同类型斜视影响双眼单视的特征
对双眼单视影响较小的斜视
1、隐斜。隐斜就是能控制正位的斜视,所以它双眼视好。
2、间歇性斜视。间歇性斜视是隐斜向合并斜视的过渡,当然有人不是以过渡的形式,有的是一下子就间歇性斜视。间歇性斜视可以控制正位,因此可以把双眼视保留下来。大家印象比较深的是间外,有些内斜也是间歇性,也可以把双眼视保留下来。
3、有代偿头位的非共同性斜视,也可以把双眼视保留下来。比如水平的眼球后退综合征,生下来就歪头,歪头虽然难看,运动有限制,但是它这个位置的双眼视是保留下来的,视力也是好的。垂直的呢?最常见的上斜肌麻痹,生下来就这样,头向一边倒。这些孩子虽然从小就歪着头,眼睛有明显的上斜视,但是他双眼视可以保护起来。所以有代偿头位,它的双眼视是好的。
4、5岁以后发生的斜视(对双眼单视影响的主要方式为抑制)。
对双眼单视影响明显的斜视
恒定性斜视,容易破坏双眼视。
1、内斜视是破坏双眼视最显著的斜视。
(1)小度数内斜视与微内斜有可能建立和谐的异常视网膜对应,有粗的立体视,有周边融合。但它与正常的双眼视有一点点区别,不是中心凹对中心凹,是中心凹对好眼的中心凹旁边一点点,它的融合还是比较好的。所以如果内斜视早做,我们的目标眼位就是8个棱镜度以内。如果你不能保证做到正位,这太高难度,你能做到微内斜,这就是一个成功的先天性内斜视手术目标。
(2)单眼性内斜视可形成斜视性弱视。
(3)交替性内斜视不形成弱视。
2、外斜视一般不建立异常视网膜对应,手术做正一般都有机会。如果生下来1岁就有,并且不能很好控制住正位,就得1岁做手术,不能推迟到3岁,早点做完,它还有恢复双眼视的机会。
单眼外斜视有形成弱视的风险:交替性外斜视不形成弱视,外斜视不容易形成弱视。如果以间歇性斜视的形式存在,弱视的机会就少得多。所以听完之后,你可能就慢慢有点印象,水平斜视里的内外有很大区别,外斜的功能比内斜要好得多,内斜的功能破坏厉害的多。
06
双眼单视的临床检查方法
双眼单视的临床检查方法主要有:立体图、Worth四点灯、障碍阅读法、集合试验等。集合试验比较适用于婴幼儿,你给东西给他看,他能够集合,可推测有双眼单视功能。
还有同视机,优点是诊断眼位斜视同视机是最方便的,缺点是它的镜筒就是一个隔障,把隔障一卷起来,它是破坏双眼视的。所以它对于有些有双眼视的病人,是查不出来的,主要是外斜。外斜在同视机查不出来,但是在线状镜就是正常的,查立体视还是有立体视的。它不是在变化,而是你检查手段不对,同视机不适合检查外斜。
线状镜的优点就是在自然状态下查双眼视。
生理复视法,也是最简便易行的方法。
07
小结
斜视后是否形成弱视
1、无论是内斜视还是外斜视,单侧斜视易形成(斜视性)弱视,交替斜视不形成(斜视性)弱视;
2、内斜视形成弱视的机会多,外斜视形成弱视的机会较少,垂直斜视很少形成弱视。
斜视后是否建立异常视网膜对应(ARC)
1、内斜视:易建立ARC,恒定性内斜视度数越小越容易建立和谐ARC;
2、外斜视:一般不建立ARC,抑制是代偿的主要方式;
3、垂直斜视:一般不建立ARC。
斜视发生时间与代偿形成的关系
1、年龄越小,越容易建立ARC和形成弱视;
2、超过5岁以后出现的斜视,一般不会建立ARC,也不容易形成弱视;
3、为什么5岁后发生的急性共同内斜视,复视是临床主要症状?
精彩文章:
赵堪兴:斜视对双眼视功能的影响(上)
邓大明:斜视的双眼多媒体训练
杨智宽:《青少年近视的防控进展》上
杨智宽:《青少年近视的防控进展》中
杨智宽:《青少年近视的防控进展》下
奚继马:视光服务与近视防控
牛兰俊:共同性斜视与术后复视
卞春及:调节性内斜视治疗的几个问题
赵堪兴:常规手术无效的限制性内下斜视病例分享
童资讯赞赏
人赞赏
- 上一篇文章: 斜视5岁前最高发,治疗越早越好
- 下一篇文章: 斜视伴弱视哪个需要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