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我们平时通过调节、集合等的视觉功能检查,如调节反应、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活度、ACA、集合近点、正负融像性集合等,检查出的双眼双眼视觉功能异常都属于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
注意:如果是通过遮盖试验检查时发现属于显性斜视的,常常需要到眼科医生处进一步检查和治疗,甚至手术,超出了验光师学习的范畴,
常见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l集合不足
l集合过度
l散开不足
l散开过度
l单纯外隐斜
l单纯内隐斜
l融像性运动障碍
其中:集合过度、散开过度属于高AC/A值型双眼视异常;集合不足、散开不足属于低AC/A值型双眼视异常;单纯外隐斜、单纯内隐斜、融像性运动障碍属于正常AC/A值型双眼视异常。
我们就是通过上述调节、集合等的视觉功能检查结果来判断患者是属于哪种类型的非斜视性双眼视异常类型。
不同的异常常常有一些典型的临床表现如下表:
症状
常见问题
视近物时有重影、复视感、模糊、聚焦困难,字体发生流动、跳动
低AC/A值型-集合不足
眼部有牵拉、紧张感,眼球酸胀、眼周围痛
无法集中注意力,希望尽量避免近距离阅读。
看远重影、模糊、头痛,驾驶障碍等
低AC/A值型-散开不足
复视
高AC/A值型—集合过度
眼紧张感、疲劳感、牵拉感
晚上额部疼痛
聚焦过度感觉
视物远近均可出现模糊
希望尽可能避免近距离工作
阅读时喜欢将书本放的很近
喜欢闭眼
复视
高AC/A值型-散开过度
广场恐怖症
不喜欢参加群体活动
长期抱怨视疲劳
正常AC/A值型-基本型外隐斜;正常AC/A值型—基本型内隐斜
看远看近模糊
复视
常见于学龄青少年、成年人、屈光不正长期未矫正者
正常AC/A值型—融像性运动困难
视远或视近模糊
近距离工作后不适感
症状随时间加重,晚上更明显
长时间近距离工作后,注意力无法集中
希望避免长时间近距离工作
初步双眼检查不能解释与视觉有关的症状
晚上或近距离工作后眼上方疼痛。
我们在遇到患者有上述症状时可以查阅参考判断可能会是什么类型的异常情况。
在诊断的过程中,首先要对相关的视功能检查结果进行判断是否正常。
视功能检查(如调节反应、正负相对性调节、调节灵活度、ACA、集合近点、正负融像性集合等)使用的都是视觉心理物理学的方法进行的,没有完全统一的正常值标准。以下是我总结的主流正常值标准。大家在工作过程中可以参考。
功能测量的正常值参考
立体视(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的检查图或立体视测量板;要注明是使用什么工具测量的)正常值:成人≤60(不同的检查设备标准不同)
色觉检查正常值:全部能读出。
如发现有不能读出的,查阅色觉检查图谱中的答案,给出相应诊断。(写明检查用的工具:如俞自萍色盲检查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第2版)
推进法测量调节幅度正常参考值:18-年龄/3
负镜片法测量调节幅度正常参考值:比推进法测量结果小2D
可以和推进法的检查结果比较。一般测量调节幅度首选推进法。
负/正相对调节NRA/PRA正常值:NRA+1.75至+2.25;PRA-1.75至-3.00
调节滞后/调节超前(BCC)正常值:+0.25~+0.75D(非老视眼);+0.50D(平均)
调节灵活度正常值:
调节灵活度
±2.00D双面镜(周/分)
儿童单眼
6岁
5.5±2.5
7岁
6.5±2.0
8-12岁
7±2.5
儿童双眼
6岁
3
7岁
3.5±2.5
8-12岁
5±2.5
成人单眼
13-30岁
11±5
30-40岁
无正常值
成人双眼
10±5
隐斜测量正常参考值:
远距隐斜:1±2△外隐斜
近距隐斜:3±3△外隐斜
计算性、梯度性AC/A:正常值:3/1~5/1;4/1~6/1
辐辏近点(NPC)正常参考值:破裂点3±4cm、恢复点5±5cm。(
正融像性集合范围(BO棱镜测量):
正常值(远距):模糊:9±4△/破裂:19±8△/恢复:10±4△
正常值(近距):模糊:17±5△/破裂:21±6△/恢复:11±7△
负融像性集合范围(BI棱镜测量):
正常值(远距):破裂:7±3△/恢复:4±2△
正常值(近距):模糊:13±4△/破裂:21±4△/恢复:13±5△
远距垂直隐斜:正位
近距垂直聚散:3-4△破裂/1.5-2△恢复
远距垂直聚散:3-4△破裂/1.5-2△恢复
对检查结果按上述正常值标准分析后,就可判断该项检查是正常,还是过高,或过低。
早期白癜风多久能治好西宁白癜风医院- 上一篇文章: 弱视斜视都走开,如何让宝宝拥有明亮视
- 下一篇文章: 孩子歪脖子,却做了斜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