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如何处理一次失误带来的负能量
好久没有见到刘教员了,在课间休息时,两名“小飞”连忙泡了杯热茶并端过来。
刘教员一边品着茶,一边问起了二人的模拟机训练情况。
飞行中的“费斯汀格法则”
小A说:“在刚才起飞时,我们遇到了发动机火警。警告铃一响,我在处置过程中就有些手忙脚乱,居然忘了收起落架。飞机带着沉甸甸的轮子,半天上不了多少高度。我还在纳闷,心想今天飞机是怎么了。带飞教员看我俩半天还没理出头绪来,便将模拟机冻结起来,问:你们俩咋回事儿?好好瞅瞅,‘腿’还在下面荡着呢!”
小B接着说:“我作为监控飞行员(PM)没有配合好,让师兄挨骂,心里挺自责、挺难受的,以至于在轮到我飞时,还时不时想起这事儿,导致后面的课目飞得一塌糊涂。”
“这种情况,我曾经也遇到过。”刘教员笑了笑说,“可以说,这是人之常情。”
“那怎么办呢?马上就要检查考试了啊!”小B着急地说。
“看来,你是一个‘完美男’啊,受不得半点儿挫折。”刘教员说,“一名好飞行员尤其是一名好机长,在成长过程中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要学会‘跳障碍’。”
“‘跳障碍’?什么障碍?”
“怎么说呢?我先给你讲讲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吧!他有一个着名的理论,叫做‘费斯汀格法则’。这个法则的大概意思是说,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来决定。”
这样说好像还是不大好懂。于是,刘教员就讲到了费斯汀格举的一个例子:主人公卡斯丁早上在洗漱时,将自己的高档手表放在了洗漱台上。妻子怕手表被水淋湿,就顺手拿过去放在了餐桌上。当儿子起床后到餐桌上拿面包时,一不小心将手表碰到地上摔坏了。卡斯丁心疼手表,就往儿子的屁股上揍了一下,然后冷着脸骂了妻子一通。妻子不服气,与之发生了激烈争吵。一气之下,卡斯丁直接开车去公司,在快到公司时想起忘了拿公文包,又马上回家。可是家中没人,卡斯丁只好打电话给妻子要钥匙。当妻子慌慌张张往家赶时,撞翻了路边一个水果摊,并赔了一笔钱。待门打开拿到公文包后,卡斯丁到单位已经迟到了15分钟,被上司严厉批评。下班前,他又因一件小事与同事吵了一架。妻子也因为迟到被扣了当月的全勤奖。儿子这天参加棒球比赛,却因心情不好,发挥不佳被淘汰了……
在这个事例中,手表摔坏是其中的10%,后面发生的一系列事情就是另外的90%。当事人没有很好地掌控那90%,才导致了这一天成为“闹心的一天”。试想,卡斯丁在那10%发生后,如果换一种反应,可能随后的一切就不会发生了。可见,你控制不了前面的10%,但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心态和行为决定剩余的90%。
不会“跳障碍”的危害
“就拿你刚才忙中出错,忘收起落架来说吧!从遵守标准操作程序(SOP)的角度来讲,这是一个硬伤。当然,在训练中暴露出这个问题并不一定是坏事,这只是众多程序和动作当中的一个,就好比卡斯丁的手表一样。”刘教员说,“飞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发现偏差、纠正偏差的过程,基本思路是严格按SOP操作,争取少出偏差;加强交叉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偏差。出了偏差也没什么可怕的,没有必要过分纠结已经发生了的事情,而应该将精力放在减少因差错对安全产生的不良影响上,争取做好后续的其他操作动作。至于所谓的经验教训,等飞完航班,回到地上后,再去总结经验和吸取教训。这就是我要说的‘跳障碍’。”
“看来,不会‘跳障碍’,吃不好飞行这碗饭。”小A感叹道。
刘教员接着说,不会“跳障碍”肯定飞不好,放在人生大视野里,也做不好人。
一是导致性子急躁。做任何事情都是一副心急火燎的样子,遇到事情不会心平气和地和其他人商量。如果机长不会“跳障碍”,表现出来的很可能是刚愎自用,容不得别人有不同的意见;在和地服、机场、空管人员协调时,火药味儿呛人,东北人称之为“吃了枪药,一开腔就伤人”。在这种状态之下,缺少理性判断,往往凭感觉判断对错。
二是导致思维跟不上。如果脑袋里还在纠结过去的事情,怎么可能跟得上飞行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呢?飞机一旦升空,就不可能停下来等你想明白了再继续飞。如果思维慢了哪怕半拍,也是相当危险的,操作失误率会大大提高。思维必须先于飞行、先于操作三五分钟,才能使计划、实施、反馈、修正形成有效的闭环,否则飞行操作就处于“开口”状态。说得严重一些,不会“跳障碍”的人,是不大适合当飞行员的。
如何学会“跳障碍”
“那么,我该怎么办?”小B着急了。
“我告诉你一个‘方子’。”刘教员胸有成竹地说。
这个“方子”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是敢于舍弃。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好了。飞行是一个完整的过程,某个动作、程序没有做好,可能对后续飞行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只要制止住了,就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在训练时,不同课目没有更多的瓜葛,完成一个课目再做下一个课目。所以,一个动作没做好,还可以再来。不能兵败如山倒,摔了一个跟头就爬不起来。一个动作出了洋相,就算丢了10%的分,集中精力将后续90%的动作做完美,还可以得90分,也能达到优秀水平啊!
二是妥善处置刚才的失误导致的后果。失误操作或遗漏动作肯定会对后续飞行产生不利影响,除了加重工作负荷之外,还会在性能、航径、程序和安全裕度上带来负面干扰。因此,针对后续要完成的正常操作和额外增加的工作量,主操作飞行员(PF)和监控飞行员(PM)要加强机组资源管理,在做好惯常飞行的同时,采用适当方式,尽快减少不利影响,回归正常的飞行状态。
三是向前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话也适合飞行员。好飞行员是心静如水的,从他的脸上看不出他的内心活动,即使遭遇重大险情,他也会面不改色心不跳,该干吗干吗。为什么在3名航天员中,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据说,只有杨利伟前一天晚上睡得好,各项身体检测指标与平常没有区别,说明其心理素质高。王牌飞行员的策略是,永远盯住下一个目标。不论是否遇到特殊情况,飞行员一定要放平心态。更何况现代客机的安全水平极高,除发动机失火、双发失效、严重风切变等极个别情况外,其他情况只要处置正确均无大碍。
四是运用好“六大安全工具”。世人都说华佗的医术高明,但他说他哥哥的水平比他高多了。原来,华佗是医治病后之人,重在治病;他哥哥是医治病前之人,重在预防。经过这些年来对“人的因素”的研究,民航界已经达成共识:人都会出错。因此,只要驾机升空,必然会出大大小小的操作错误。航空百年,人们在长期的飞行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数十种安全工具。我还是认为,最实用的有“六大安全工具”,分别是标准操作程序、交叉检查、标准喊话、飞行简令、检查单和指令证实与复诵。经过这6层把关,差错基本上能够被过滤掉。标准操作程序之所以排名第一,是因为按其操作,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即使有个别差错漏网,也会被其他工具拦住。如果卡斯丁遵循了家庭版“标准操作程序”,在洗漱时将高档手表放在应该暂放的地方,后续就不会出现一连串的“费斯汀格法则”现象。
“刘教员,我明白了,善用‘六大安全工具’就不会遇到安全障碍。”小A说。
“遇到障碍后,还要善于‘跳障碍’!”小B接过话来总结道。
声音
SOP助力避开差错
人都会犯错误,飞行员也不例外,只是他们犯错的后果往往比较严重。因此,飞行员都有一套方法避免自己出现差错。在每次执飞航班前一晚给机长打电话,统一着装,确保机组成员服装整齐;在航前准备时认真执行航前检查单,做到一步一检查、一步一确认;机组协作尤为重要,驾驶舱的职权梯度更能保证飞机在出现紧急情况时,飞行员不慌张。在飞机上,任何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威胁到飞行安全,如习惯性地跷二郎腿,以及喝水时不慎将水洒到仪表盘上。为了避免这些差错,我们必须严格遵守SOP。(唐冬)
杜绝小错误的诱导
有一次在飞行时,师兄讲了他的一次亲身经历:在地面输入控制显示组件(CDU)到达机场的进场数据时,他少输入了一个点。航班正常起飞,正常巡航,在获得管制员的进场程序许可后,他检查CDU并继续执行检查单。由于时间紧凑,当他发现错误时,飞机已经开始下降了。他忙着核实航图,感觉自己的节奏完全被打乱了,因为过度中国白癜风医院排名白癜风专科医院怎么走
- 上一篇文章: 各式眼球震颤临床诊治方法大盘点
- 下一篇文章: 晋城店年会分享二谁家的孩子不调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