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说nbsp褚仁远为青少年近视
时间:2017-2-10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医院和医生更杰出
为重症疑难杂症患者导引最好的救治途径
本期人物褚仁远我国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的开拓者之一,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眼视光学与斜弱视疾病学科终身教授。曾任复旦大医院眼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眼科学会眼科视光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眼科学会常委、中华眼科杂志副主编,复旦大学眼科研究所所长,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名医访谈在眼视光学乃至整个眼科学界,只需要介绍“褚仁远”这三个字就可以涵盖以上这一切。但这一长串的身份与荣誉却难以向读者还原出褚老从医五十余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 他是我国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的开拓者之一,年建立我国首个隐形眼镜专科门诊,培养了中国第一个隐形眼镜博士;年率先参与将准分子激光手术引进国内,并研制成功第一台国产微型角膜切割器。 他因积极参与首次发现伴侣蛋白基因突变可导致白内障而被评为我国眼科对近代国际眼科的二个标志性贡献之一。 他先后培养了42名博士和博士后。 他是“医学验光”的倡导者,创建“色光调控防治近视眼发展”、“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等新理论,成功研发国内减少旁中心离焦镜片和儿童医学镜架“美德可儿”……如今,已经77岁高龄的褚老依然致力于转化医学的各项研究中,也不断有新成果问世。
谈及自己多年从医的成就,褚老一言以蔽之:“我自认为骄傲的是50余年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我以拿我的知识为病人服务而感到幸福。”并且强调,“病人就是我们的老师,很多临床成果的诞生都得益于病人的启发。” “早年看门诊,一位3岁的小患者散光达到了度,在外地就诊后怀疑患有圆锥角膜病。经过详细检查后,我认为可以排除这种疾病。于是询问他的母亲,在孕产期是否曾经患上什么疾病?她回答说只有在怀孕六、七个月的时候检查出胎儿的脐带绕颈。”褚仁远说:“这就是缘于临床的重要发现,结合妇产科等影像资料,我们可以得出粗浅的结论:临床上婴幼儿高度散光并不多见,排除病理性因素,脐带绕颈很可能是新发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散光就是眼球不圆而呈橄榄球状,脐带绕颈的婴儿不易在妈妈肚子里打滚。我在授课的时候也经常以此为例来告诫我的学生,疾病的诊治需要综合判断,”褚仁远继续解释到,“现在孕妇在怀孕过程中的过度保护,缺乏运动,也是导致孩子出生后视力不佳的重要原因。”
除了在实践中的学习,谈到高校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机制,褚老也满怀感慨:“我现在还在为医患关系担忧。在我看来,医生是一个需要极大的耐心、爱心的职业。在我们那个年代,进国内一流医学院都是第一志愿,而随着高校资源的整合,多数医学院都合并进了综合性或者理工科院校,像复旦大学这样的名校,一些医学专业的学生都不是第一志愿考入医学院的。只有热爱医学专业的青年学子,日后才有可能培养成病人喜欢的好医生”。褚老是从外地考入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年毕医院眼科工作,由于在上海没有亲戚朋友,周日就到上海眼镜二厂学做隐形眼镜,闲暇时就认真阅读中外文专业书籍并做笔记。70岁退休时又重新做起了学生,在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硕士班旁听了两年的法学课程……深厚的积淀,为褚老成为我国视光学发展的关键人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褚仁远担任上海市眼科学会主任委员以及上海市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期间,上海眼科学术创新及临床诊疗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褚老带着自己对生命的大仁大爱,以及宽和、理性之心,主持公正,带动团结,顺应上海医疗行政管理的先进理念。时至今日,上海眼科的综合实力已经接近国际一流水平。
褚仁远教授被誉为我国隐形眼镜和屈光手术开拓者,在整个眼科学学术领域中有多项撼动学界的科研成果。但他却说,“我一辈子研究重点都在青少年近视眼的研究和防治上”,并反复强调:“对患者负责,一定要注重基本概念”。 “就拿儿童近视眼防治来说,因为基本概念没弄清楚,我们国家曾经走过不少弯路。30年前,国内眼科医生的普遍共识是,近视眼是由于调节太强造成的,所以认为治疗近视眼就是要放松调节。年的时候,上海曾经有10万个小学生每个人都戴度的‘老花眼镜’放松调节,三年后发现近视眼几乎增加一倍,不少小朋友发生外斜视,赶紧叫停。随着科学的进步,近二十年的研究慢慢证明,近视眼是人眼看远看近的调节功能的障碍,调节灵敏度和幅度下降了,就等于说‘调节弹簧’生锈了。但是直到目前,仍有一部分专家沿用之前的老思路来诊治患者。” 另一个有关基本概念的讨论来自于“度以下的低度近视眼戴镜者看近应不应该戴镜?”,医院在此问题上都持有各种不同意见。褚仁远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能一概而论,首先需要经过严格的医学验光,正确区分儿童近视的类型,不同类型适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大约有7%的儿童近视是由于调节太强造成的,这种情况下一直戴眼镜对视力的恢复是不利的,应该看远戴镜看近不需要戴镜;而剩下的93%都属于调节功能迟缓造成的近视,必须一直戴镜。”对于青少年近视防治,褚老还特别提出了几点建议:“读写姿势与正确握笔十分重要.每看近物30~40分钟,应该看远3~5分钟来保持调节功能,而不能依靠闭眼休息;多参加户外活动,特别是乒乓球运动有利于调节灵敏度训练。”可诱发近视的不良用眼习惯可分为三大原因,之间相互影响:褚仁远提醒,倒睫、弱光下读写、长刘海、车厢中阅读都是引起形觉剥夺性近视的主因;而读写姿势不正确、验光配镜不当则是引起光学离焦性近视的重要因素。常时间看近物是造成调节迟缓的主要原因。为此褚老亲自为记者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
褚仁远教授亲自示范正确的握笔姿势
年,褚老对“美式21步验光法”进行了总结,并首次将“医学验光”的概念引入国内。为了进一步推行儿童近视防治,年褚仁远又提出“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近视眼预防的基础”。 虽然“医学验光”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褚老在宝庆路19号的屈光门诊也常常人满为患。但谈及目前的“医学验光”现状,褚老仍不甚满意:“从城市到乡村,大部分还是打着医学验光的招牌,在贩卖许多旧的理念与技巧。这跟从业人员的素质有相当大的关系。” 褚仁远曾经为“医学验光”建立了五项技术标准,并能够通过综合验光仪进行科学的实践,但在很多地方,即使有这台机器,很多验光师也不会用,验光室的照明也不标准。同时,视光产品特别是眼镜的质量更是不能令人满意,在中国眼镜协会近年对框架眼镜的抽查中,加工合格率为83%,验光合格率仅为34%[1]。医院网的平台,褚老呼吁广大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医学验光:“科学的验光配镜是所有眼病诊断和治疗的基础,验光不良是造成光学离焦性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选镜和配镜不良也是青少年近视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儿童屈光档案”的建立与运用中,褚仁远也特别强调了“生理屈光”的概念,“屈光发育是从远视眼向近视眼过渡的过程。小孩子的眼球没有发育完全,3岁的孩子应该要有-度远视眼、视力在0.5左右属于正常,8岁的孩子则应该有度的远视眼,视力在0.8左右,12岁的孩子应该有度的远视眼,视力在1.0左右。这在以往都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家长误认为孩子视力过早上升是件好事情,另外一些医生还推荐孩子过早治疗,这都是造成孩子日后近视的误操作。”
如今,褚老将更大的精力投入到了“转化医学”的研究与实践中。转化医学的典型含义是将基础研究的成果转化成为实际患者提供的真正治疗手段。对此,褚老直言不讳:“我是申请到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年龄最大的人了,在转化医学的层面上,我愿意跟任何企业合作,只要他们真得能为老百姓做点儿什么。” 褚仁远将我国近视眼防治的四大障碍总结为:人种和遗传;信息社会发展与应试教育制度;对于虚假伪劣产品与防治误区理论,缺乏监督管理;对正确的防控产品及措施,媒体宣传和推广不力。为此,今年已75岁高龄的褚仁远教授,怀揣促进医疗进步、推动科学成果转化造福于民的决心,不断投身新的科研实践中,并为国内外先进转化成果的市场投放而奔走呼吁。“就儿童近视防控而言,减少旁中心远视离焦的产品深受国内外的重视和青睐,其中首推‘角膜塑形镜’效果最好,但7个孩子中,大概只有一人合适,因为近视度数高,散光大,眼球太平或太弯,不注意卫生,经济状况有限等都不适宜;而大约有2个儿童因近视度很高,或散光很大,则需要配戴高透氧硬性隐形眼镜(RGP)了;其他的儿童近视,就合适配戴像美德可儿那样的减少旁中心远视离焦眼镜(俗称框架塑形镜)。”褚老一再强调,“不同的近视采用不同的方法,才是科学的。”为了给眼睛补充营养,褚仁远和他的团队花了10年时间,开发了乐享视复合粉,主要成分是虾青素、羟脯氨酸、叶黄素。叶黄素的作用大家都不陌生,是有助于视网膜的营养;而对于羟脯氨酸和虾青素,褚老解释说,“10年前我的一位博士胡文政就发现了眼球外壳代谢很需要羟脯氨酸。最后就是抗氧化的灵感,氧化所导致的眼球表面硬化、会促使眼球向后部膨胀形成近视,过度氧化还会直接导致视力的衰退以及老花眼。因此选定了虾青素,我们终于完成了这个产品。” “下一步,我还计划研发儿童太阳眼镜,因为孩子的瞳孔比成人大,受紫外线的影响也大,”……采访渐入尾声时,褚老不禁感叹“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参考资料: [1].数据引自全国政协委员何伟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关于提请北京什么时候治疗白癜风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最好
- 上一篇文章: 青少年眼健康知识讲座在东营爱尔眼科医
- 下一篇文章: 近视加深的原因有哪些治疗方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