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护理假性斜视

时间:2016-12-20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有人说:

对眼大多是由于婴儿在2个月至1周岁时年轻的父母亲照看不周所致。其实,好多小婴儿都会有,这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问题,稍微大些,有的可自然纠正过来。

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等。现提供几点注意事项,供参考。1、婴儿在2个月后,视力增强,能注意周围的人和物,这个时候如婴儿睡摇篮,不可在摇篮近空中摆设玩具、物件,特别不能在1.5米以内摆设任何东西。2、如果摆设玩具、物件,一定要在1.5米以外,但切不可摆一件,要间隔距离,多摆几件,使婴儿能转动眼珠,轮看玩具或物件。3、婴儿睡摇篮时间不能太长,要间隔时间抱起婴儿转转,使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使其产生好奇心理,增加眼球转动频率。4、婴儿睡姿一定要正确,切不可长时间地向一边睡。

假性斜视的含义:

由于宝宝面部骨骼在发育过程中,鼻根部相对显得宽一些,所以从外观上看起来好像眼球偏到内侧,似“斗鸡眼”。这是一种假性内斜视造成的错觉,实际上眼球的位置还是正常的。日后,随着面部骨骼、眼眶骨及鼻骨的发育,这种现象就会消失。

专家介绍说,常见的假性斜视有假性内斜视和假性外斜视,假性内斜视的原因有:

  

①婴儿间歇性内斜视。主要发生于出生4个月内的婴儿,两眼在看近处物体时引起两眼内聚,出现间歇性内斜视,4-6个月后,当眼睛开始调节时,内斜可自行消失。   

②内呲赘皮。这种情况最容易误认为是内斜,也是假性斜视中最多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眼内呲赘皮遮盖了眼内呲部,严重的可遮盖部分巩膜,以至于鼻侧巩膜暴露的比颞侧少,加上婴儿的鼻根过宽,从外观上给人一种内斜视(对眼)的感觉。患儿眼球向左右转动时,内转的那只眼就显得更明显。鉴别的方法是将患儿鼻根部皮肤捏起,鼻侧巩膜暴露多些,“内斜视”便消失了。另外也可以采用角膜映光法,即用手电筒光照射在小儿两眼之间,观察光影是否在角膜的中间;或用交替遮盖一眼的方法检查眼位来鉴别。   

③瞳孔距离过小。当两眼眶距及瞳孔距离过小时,会给人有内斜视的感觉。

更多家庭婚姻、心理、孕婴童消息









































昆明白癜风医院有哪些
西宁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lctx/11301.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