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医案程莘农医案三则

时间:2016-11-28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一、中风马某某,男,72岁,年6月2日初诊。患者右侧半身不遂9年,医院经CT检查诊断为“脑血栓”,虽多方医治罔效。现患肢屈伸不利,指趾麻木,手握力差,步履艰难,沉重如坠,面赤眩晕,两目昏花,少寐,恶心纳减,舌质红少苔中有裂纹,脉象沉细弦尺弱。证属肝肾阴虚,风阳上扰。治拟滋补肝肾,平肝熄风。

处方:百会、风池、太阳、四白、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内关、环跳、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所刺手法用补法。

治疗6次(一个疗程),右侧肢体沉重感大减,活动较前灵活,眩晕恶心亦见好转,效不易方,随症增损连续治疗4个疗程,患侧肢体已活动自如,诸症尽消而病痊愈。按:患者年逾七旬。肝肾阴血已虚,水不涵木,风自内生遂成上述诸症。百会、风池,开窍熄风,足三里、三阴交、悬钟、太溪、太冲,滋补肝肾,培益气血,平肝熄风,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阳陵泉,疏通经络,太阳、四白、内关,系兼症选穴。程老治疗中风后遗症日久不愈,采用通调周身经脉,阴经阳经输穴并取的方法,旨在畅达经络血气,协调阴阳。

二、面肌瞤动许某某,女,62岁,年8月3日初诊。患者右侧面肌瞤动10余年。症见右侧面部肌肉瞤动频作,抽搐牵动口眼,致口眼㖞斜,夜卧流涎,右眼视力已下降,遇风、情绪紧张或劳累等则诱发瞤动。面晦少华,汗出恶风,肩背酸楚不适,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象细缓。患者因病奔波医治多年效果不显,经介绍,慕名求治于程老。综观脉症,证属营卫失和,风邪侵袭,气血虚弱,筋脉失养。治以疏散风邪,调和营卫,兼益气血。

处方:大椎、风池、四白、颧髎、左太阳、左巨髎、左地仓、左颊车、承浆、外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针刺手法:患侧用补法,健侧用泻法。

治疗8次(1个疗程),面肌瞤动次数明显减少,抽搐强度减弱,面色由晦暗不泽转黄而明净,右侧面肌偶尔出现瞤动。后共治疗3个疗程,疾病痊愈。按:患者营卫失调,卫外不固,风邪乘虚而入。治取大椎、风池、外关、合谷,疏散风邪;内关、足三里、三阴交,调和营卫,兼益气血,四白、颧髎、左太阳、左巨髎、左地仓、左颊车、承浆,系局部取穴。程老洽疗面肌瞤动,患侧面部取穴宜少,针刺手法用补法,健侧面部取穴宜多,针刺手法用泻法。临床效果甚佳。

三、不寐吴xx,男,59岁,年9月I2日初诊。顽固性失眠30余年,入睡难,梦多,劳累后病情加重,近三年来完全依赖安眠药睡觉。胃脘胀满,矢气频作,大便日2~3行,食用牛奶后易引起腹泻,腰部酸痛不适。医院检查肝功,胆红素指标偏高,印象为“胃肠功能紊乱”。舌质淡紫,尖红苔白。脉象弦。证属脾虚胃气不和。治宣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处方:中脘、天枢、气海、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针刺手法:平补平泻法。治疗4个疗程(6次为一个疗程),脾胃功能逐渐恢复,脾胃诸症明显减轻,睡眠渐趋安稳,安眠药已减半服用。再继续间断巩固治疗4个疗程,患者停服安眠药。每晚能够安眠6~8小时。按:脾虚则心失所养,胃气不和,浊气不降,上扰神明,故失眠。选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健脾消胀,和胃降浊;神门、内关、三阴交是程老治疗不寐的经验选穴,神门为心经原穴,内关是心包经络穴,三阴交是肝脾肾三经的交会穴,三穴合用,宁心安神。太溪为兼症选穴,配神门又可交通心肾。证属虚实夹杂,所以针刺手法用平补平泻法。此案程老由于抓住脾虚胃气失和这一根本病机,所以多年顽疾,守方治疗得以如此奏效。









































北京哪里能治疗白癜风
北京什么医院治白癜风好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jbzz/9193.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