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光专业知识总结
视光专业知识总结
点击浏览↓↓↓
老花眼配镜的原则
弱视配镜需要遵守的原则
散光的配镜处方原则
儿童配镜原则
近视/远视/散光/弱视/配镜处方原则
1.针孔片的功能和视力的影响?
答:判断被测眼视力低于正常是不是由屈光不正引发.
正效应:1.会增加焦点的深度和减少成像视膜弥散圈的大小,如视膜和视路都是正常的,针孔镜减少了屈光不正的影响,则被测眼视力提高.
负效应:1.针孔镜会产生衍射现象而视力下落.
2.针孔镜还会减少视膜照明而视力下落.
针孔视力的检查通常用于被测者的改正视力低于0.6时
2.马氏杆的功能?
答:马氏杆测试利用一眼或两眼的像变形而破坏融像,使用局部信号来肯定隐斜视的方向,用棱镜来丈量隐斜视的量.检查前要做两眼屈光全矫。PD调准。
1)检查水平垂直隐斜
检查方法:
1.将马氏杆放在右眼,条柱为水平时,测水平方向的隐斜视,患者注视1亮点,此时右眼见1光带,左眼见1亮点
点穿过线:表示无隐斜
点在右边,线在左边:表示外隐斜
点在左边,线在右边:表示内隐斜
1.将马氏杆放在右眼,条柱为垂直时,测垂直方向的隐斜视
点穿过线:表示列隐斜
点在上,线在下:表示左上隐斜
点在下,线在上:表示右上隐斜
2)检查旋转隐斜
检查方法:
1.右眼置红色马氏杆,垂直向,再加4ΔBU。左加无色马氏杆,条柱垂直。再放4ΔD。
2,5米投放光点视标。右眼看到下面红色横行光标;左眼看见上面一行无色横行视标。
3,如果两横行视标平行,无旋转隐斜;不平行,有旋转隐斜。
3)检查不等像
1,右眼置马氏杆,水平向。
2,两只聚光笔型灯,5米投射两点状光。左眼见两光点,右眼通过马氏杆见两竖光带。
3,稍调剂患者头部,使竖光带最少有一条穿过光点。如果两竖光带穿过两点光,无不等像;只能有一条光带穿过点光,有不等像。
3.寻觅中和点的方法和技能是什么?
答:利用检影方法检查患眼的屈光不正度,寻觅中和点的方法:
过矫法:在检影工作距离不变的情况下,加入正或负(0.25DS),使本来的顺动或逆动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动向,那末这样的转扼点,即为中和点
前倾后移法:当观察到,瞳孔区影动近乎不动的情况下,将身体向前倾,缩短工作距离,此时观察到的映光影向为顺动;再将身体后移超越本来的工作距离,此时观察到的映光影向为逆动,那末在本来工作距离的位置检影,观察到的即为中和点
技能:患眼若为中和点或接近中和点的位置,我们利用徐缓摇动法,缓慢摇动检影镜去视察患眼瞳孔中心区的映光状态,若映光面貌全亮,影动不动,即为中和。
4.为何说散光检影时,最好消解顺动光带?
答:在检影时,观察到的顺动光带边沿平直,寻觅轴向较准确.
5.带状光检影镜的优点是什么?
答:利用带状光检影镜检查时,由于带状光检影镜出射光为1光带,有定向性,可以借助出射光带找到规则散光,当光带变得细而亮时,即表明此处为轴向.在检查高度屈光不正时,调动推板让出射光呈会聚状检查,但顺动应加负镜中和;逆动加正镜中和.
6.什么是检影镜的迅速摇动法和徐缓摇动法?
答:利用检影镜检查时,在检影早期快速摇动视察患者瞳孔映光的动向(顺或逆)判断用正或负镜去中和起定性作用,称迅速摇动法;在检影接近中和时,缓慢摇动检影镜并视察患者此时的映光利用前倾后移找到中和点,起定量作用,称徐缓摇动法.
7.什么是FCC视标?它的功能是什么?
答:FCC视标即交叉格子线视标
1.利用交叉柱镜,在双眼融像的条件下,检测一定调理刺激下的调理反应,即调理滞后或调理超前。
2.检测调理幅度。远用屈光全矫。近用PD调准。双眼前置0。50D交叉柱镜,负轴90。两眼同时视察0。33米的FCC视标。1)FCC视标的横竖线同等清晰或竖清横糊,加负球,直至刚出现横清,竖模糊,退-0。25DS,+3。00DS-所加负球镜度即为调理幅度。2)FCC视标横清竖糊,两眼前加正球,刚到竖清横糊时,退+0。25DS。用+3。00DS-所加正球镜度=调理幅度。
3.测定ADD。根据所测出的调理幅度,利用公式ADD=1/工作距离(工作距离所需屈光度)-调理幅度/2
计算出:下加光值
8.检影时为什么要在中和光度基础上加入”人工近视”度?
答:中和时被检查眼的远点距离等于检影时检影的工作距离,”人工近视”称为工作距离的补偿,经过补偿后,被检测眼的远点就移到了无穷远处,相当于被测者在无穷远处进行检影.检影距离1米,加-1。50DS;0。67米加-1。50DS;0。50米,加-2。00DS。
9.如果MPMVA结束,双色实验是红色视标比绿色视标清晰,说明甚么问题?
答:MPMVA是指用最高正片(或最低负片)改正至最好视力。当视力改正最好时,由于焦点深度的缘由,可能还会出现红色视标比绿色清晰。此时像集聚在视前,在视膜上只是足够小的弥散圈,这足够小的弥散圈己可辨识最藐视标,但双色实验,则红清。
10.双色实验中,为何验光师询问患者要先问绿色再红色视标哪一个清晰?
答:重视眼在无调理状态下,人眼最大的敏感点约在nm的黄绿色区,当人眼看绿色区的视标时(短波),绿光折射率稍大,集聚在视膜前;在当人眼看红色区的视标时(长波),红光折射率稍小,集聚在视膜后。先看绿色视标再红色视标目的是为了放松调理.
11.散光表检查散光时,为何要轻度雾视?
答:检查散光时,使用放射线视标做散光检查,放射线视标又称云雾散光表,轻度雾视后行将入射光线构成的焦线调剂至视膜前方,在视膜上是近视状态,避免受眼调理功能的干扰,用负柱镜改正.
12.什么是斯氏光锥?顺.逆规散光的斯氏光锥,水平焦线比垂直焦线会聚在前还是后?
答:当调理表静止时,平行光线进入规则散光眼的屈光系统后结成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两焦线之间的间隙,称为sturm间隙,全部光束的形态像1圆锥,称为sturm’s光锥.
由顺规散光可知,经垂直子午线成1水平焦线,,(角膜垂直向曲率大),为前焦线。;经水平子午线成1垂直焦线,为后焦线。水平焦线在前,垂直焦线在后。
十三.镜片箱或综合验光仪中偏振光的的作用?
答:投射视标照耀反光板后,视标反射光线射入被测眼,并在被测眼的黄斑中心凹成象,反射光为自然光,为一种多径向横波,当自然光透过一定厚度的二向色性双折射晶体时,可成为沿某一特定径向振动的线偏振光,采取上述二向色性双折射晶体制作的镜片称为偏振滤镜.
将两片折射向相互垂直的偏振滤镜(通常为*和45*)分别放置于双眼前,偏振滤镜的作用使视标上自然光部份射入右眼,部份射入左眼,构成分视,,故可在同一视野中比较双眼试片焦度所改正的象质.
可用检查:1.双眼平衡2.隐性斜视3.检查立体视
十四.综合验光仪中,6度BU和10度BI的功能是什么?
答:这两种镜片都可检查眼位.
6度BU: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查远近水平向隐斜位;检查双眼平衡;计算AC/A。
10度BI:与旋转棱镜配合检查远近垂直向隐斜位。
十五.什么是MEM?如何用MEM检查调理滞后与调理超前?
答:MEM:动态检影
中央有一个窥孔的测试卡安装在普通检影镜上,检查者从窥孔中视察被测者的接近视轴的
反光影动,在MEM动态检影法时,通过判断检影反光的宽度.速度和亮度肯定调理滞后的
量,测试卡和检影镜离被测者的眼镜平面同一距离,通常40CM,被测者的远距屈光度改正置于试镜架上或综合验光仪上,如果检影镜以平行光或发散光反射的情势,则顺动表示调理滞后,逆动表示调理超前,中和现象表示调理刺激和调理反应相等.
检查者估计中温柔动所需的正镜片度数约为调理滞后的量,中和逆动所需的负镜片度数约为调理超前的量.
十六.什么是弱视?试述儿童远视性弱视的训练方法?
答:眼无器质性病变,借助光学手段,改正视力低于0.8.称为弱视.
训练方法:
1.首先配合适的眼镜,戴镜改正.
2.遮盖法,遮盖健眼,使优势眼抑制,弱视眼充分锻炼.
3.精细工作法:用强迫的穿珠,描图,连线,等等方法让弱视眼得到充分的锻炼.
4.红光刺激:利用人眼的黄斑中心凹处锥体细胞对红光敏感,红光刺激弱视眼的中心凹,进行医治.
5.为了增加训练的趣味性和多样化,现在又研制出许多弱视软件集训练,寓治于乐。
十七.什么是隐性斜视?按性质分几类?
答:从外观上视察眼位无偏斜,但有潜伏性斜位。视中枢的融像系统可维持两眼的合像功能时,眼肌不健全的斜视症状,一旦打破融会功能,出现眼位偏斜,称为隐斜视.
按性质可分为:水平隐形
垂直隐斜
旋转隐斜
十八.简述0.25DC交叉柱镜(JCC).精调散光度的原理?
答:平行光线通过交叉圆柱镜后构成史氏光锥,当把交叉圆柱镜置于重视眼前,则使该屈光状态正常的眼睛产生混合散光,两条相互垂直的焦线分落在视膜前.后,且两条焦线与视膜距离相等,最小弥散圈恰位于视膜上,倘若屈光不正散光度未得到正确改正,0.25DC度交叉圆柱镜堆叠于试片轴位上翻转时,翻转前后就意味着一面增加了-0.50DC,一面减少了-0.50DC,故有一面扩大了史氏光锥的焦间距,一面缩小了焦间距,缩小了弥散圈,缩小了焦间距的一面会感到较清晰,待经过相应调试(红升白降)至两面一样清晰时,即表明散光度得到正确改正,调试进程中,在增减柱镜的同时,相应增减半量符号相反的球镜度,即采取等效球面透镜方法,目的是始终保持最小弥散圈位置在视上.
十九.什么是屈光参差?改正方法有哪几种?
答:屈光参差是指两眼屈光程度不相等,并影响到双眼单视.
两眼屈光度相差0.25D,视膜像大小相差0.5%,两眼屈光度相差2.50度,视膜像大小相差5%,两眼像差大小相差大于5%,即影响到时双眼视觉融像和调理平衡的功能.
改正方法:低于2.50度,可斟酌全矫
高于2.50度,1.可试配隐形眼镜
2.可降高光度的镜度
210.眼的屈光系统包括哪几部份?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答:眼的屈光系统包括:角膜.房水.晶体.玻璃体四个部份
角膜:呈透明性,是眼屈光系统中屈光力最强的单元,约+43.00D,占眼球前方1/6
房水:组成眼屈光系统的一部分,参与眼代谢,房水调理眼内压力,房水产生过量和排泄不足,是构成青光眼的缘由
晶体:组成眼屈光系统,调理系统.屈光力约+19.00-+30.00,晶体凸度的调剂可以改变眼的屈光状态,凸度不断的改变,其焦距不断变化,使人眼能看清远近不同距离的物体.
玻璃体:组成眼的屈光系统,是一种透明凝胶,保持眼球的形状,使视膜紧帖眼球壁,玻璃体的液化可能招致视膜脱离.
211.叙述眼调理与集合的关系?
答:当双眼注视近目标时,动用:调理.集合及瞳孔缩小成为近反射3联动,受副交感神经安排.
从理论上讲:当双眼同时动用1D调理时,就会带动1MA集合,AC应当同步,如果调理与集合不同步时就会引发斜视,隐斜等双眼视功能异常,从而引发视疲劳,间隙重影等症状.
212.隐斜视的分类及与AC/A的关系?
答:AC/A正常值4Δ/D士2。包括:单纯内隐斜,单纯外隐斜
AC/A值高:内斜视:集合过强性内斜视
外斜视:分开过强性外斜视
AC/A值低:内斜视:分开不足型内斜视
外斜视: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2十三.综合验光仪上用棱镜可检查项目有哪些?
答:棱镜可检查:1.隐性斜视
2.聚散能力
3.双眼平衡
2十四.什么是AC/A?如何计算AC/A?
答:AC/A:调理性集合与调理之比
计算方法:1.梯度法:双眼注视0.33mm处一竖行视标,加6度BU竖行变成两行,检查隐斜度,记录为△0撤走,两眼前加入+1.00DS,竖行视标再次错开,在左眼前添加BI或BO棱镜,从低到高,直至两行对齐为一行,所添加的棱镜度为△1,用公式AC/A=(△1-△0)/1.00D进行计算.
2计算法(33CM水平隐斜量-5M水平隐形量)/33CM的调理刺激(+3.00D)+远用瞳距(cm)求出.
正常值为:调理1D产生4Δ的集合
2十五.用士50交叉圆柱镜加FCC视标,如何检查ADD?
答:1.双眼前置已改正远用镜度,换用近用瞳距试镜。
2.士0。50度交叉圆柱镜负轴置90度轴位,FCC视标置于眼前33CM处视察FCC视标
3.如横线清晰,说明调理滞后,加正镜中和,至横竖等清,计算调理幅度
D=1/工作距离-调理幅度/2
2十六.什么是调理近点?如何检查?
答:调理近点:用最大调理力能看清的最近一点.
检查方法:负镜法:遮盖未检眼,让被测眼注视视标并保持清晰,逐渐加入负镜片,直至视标出现模糊为止,所添加的负镜度总和为调理幅度(+)。
推近法:遮盖未检眼,让被测眼注视近视标,并保持视标清晰,将视标缓慢向被测眼移近,直至视标出现模糊为止,丈量视标到眼镜平面的距离,将此距离换为屈光度即为调理幅度。
2十七.标准镜片箱中的磨砂片的功能是什么?合适甚么人群使用?
答:磨砂片替换黑片,用于遮盖未检查眼.
适于儿童,可以避免儿童在暗室中检查出现恐惧感.
2十八.立体视觉分哪几级?
答:立体视觉:1.同时视,即同时知觉,即两眼黄斑区可同时感受刺激.
2.融会功能:运动性融会
感觉性融会
说明两眼有融会力及正常的融会功能
3.立体视
2十九.简述角膜映光法检查眼位?
答:患者与验光师面对面,保持同一水平线,打开笔灯,投射在患者鼻根处,令患者注视笔灯,视察
患者角膜顶点的反光情况.角膜反光点在瞳孔中央:眼位正
角膜反光点在鼻侧:外斜
角膜反光点在镊侧:内斜
角膜反光点偏离1mm:一般为7度
角膜反光点压在角膜缘:一般为45度
角膜反光点压在瞳孔缘:一般为15度
三十.简述远用PD与近光心的关系?
答:远PD=远光心距
近光心距=远PDX(近工作距离-12)/(近工作距离+13)即:远PDX0.
三十一.什么是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软式设计?甚么是非对称设计?
答:软式设计:
1.远到近的模糊过度,渐变区边界不明显
2.近用区较远用区位置向内移
3.中间区较宽
非对称设计:过度区和近用区向鼻侧倾斜,只合适右眼或左眼使用,不能两眼通用。
三十二.老年性白内障包括哪几期?在哪一期会影响屈光不正的改变?如何改变?
答:老年性白内障分:初发期.膨胀未熟期.成熟期.过熟期
初发期由于晶体核的硬化,导致屈光力增加,就会出现近视增加或远视减少
三十三.非球面镜片的特点就是可以使视物清晰减少像差,主要是减少哪几种像差?
答:非球面镜片是以顶点向四周逐步下降曲度,减少周边的屈折力,由于中心曲度大,边沿平坦,减少了镜片的球面像差,视物时减少了周边象散和畸变,视物清晰.
三十四.阿贝数的含义是什么?低于多少就不适合制作眼镜片?
答:阿贝数即色散系数,是色差的倒数.
阿贝数越大,色散越小,视物越清晰;阿贝数越小,色散越大,.视物模糊;
阿贝数低于32,不适合做眼镜片
三十五.什么是折射率?相同光度,直径的镜片.折射率越高,镜片厚度如何?
答:折射率是指: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与光在这类镜片中速度之比.
相同光度,相同直径的镜片,折射率越高,镜片厚度超薄.
三十六.检影时,常通过三要素,判定第一片消解镜片,这三要素是什么?
答:1.顺/逆动
顺动加正镜消解
逆动加负镜消解
2.亮度
亮度亮,加低度镜片消解
亮度暗加高度镜片消解
3.影动速度速度快加低度镜片消解
速度慢加高度镜片消解
三十七.如何用棱镜分离法检查隐性斜视?
答:右眼加6度BU,12度BI,
将单列视标分为右下,左上,加入棱镜,使两行视标对齐,所加入的棱镜量,为水平隐斜量,用
于检查水平隐斜
同法,将单行视标分为右下,左上,加入棱镜,使两行视标对齐,所加入的棱镜量,为垂直隐斜量,用于检查垂直隐斜
三十八.国家配装标准中如何肯定镜片光学中心水平允差?并举例说明?
答:将球镜的水平方向顶焦度与柱镜水平方向顶焦度相加后得到镜片水平方向顶焦度,根据此数据的绝对值肯定光学中心水平允差值.
例:OU-4.00DS/-1.00DC*90
水平向顶焦度:-4.00DS+(-1.00DS)=-5.00DS
-5.00DS允差:+-0.12DS
三十九.镜片标准中,如何肯定镜片光学中心偏差?并举例说明?
答:按镜片几何中心点与镜片实际中心点之间的距离所造成的棱镜度,参照标准中,0个棱镜度允差值判断镜片光学中心偏差是不是在合格范围内.
例:OU:-4.00DS,PD=62MM,
人眼在水平和垂直向承受的棱镜效应分别为:2.5度和0.5度
用P=F*C
计算:水平向:2.5/4=0.6cm即水平向偏差必须小于6mm
垂直向:0.5/4=0.1cm,即垂直向偏差必须小于1mm.
由此得到的数据作为光学中心水平偏差和垂直互差的合格品指标
如果有柱镜在倾斜方向上,其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产生的屈光力必须借助于
FΘ=F*SinΘ的计算取得,然后再加上球镜顶焦度,并比较左.右两镜片在该方向的顶焦度,取绝对值大的为该方向的顶焦度进行。
免责声明部份文章来源于互联及其他公众平台,内容仅供读者参考,不确保文章的准确性,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所有信息不做个别诊断、用药和使用的根据,且不能替换医务人员的建议,如您自行使用本账号发布的信息产生损失或伤害,本账号不负任何法律。如您阅读本账号发布的内容,您的阅读行动将被视为对本声明全部内容的认可。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白癜风是什么样的- 上一篇文章: 儿童斜视不可忽视!
- 下一篇文章: 5大诱因引发孩子斜视家长需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