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疗愈,对话内在小孩,做自己的心理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https://m.39.net/pf/a_4786877.html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好像冥冥之中,总是有什么东西在“限制”和“影响”你,莫名其妙的害怕成功?总是在关键的时候“功亏一篑”,继而陷入深深的后悔中......明明很有天赋、才华,却总是表现的很懒散,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每天白白的浪费天赋,看着那些远不如自己的人,一个个超越自己,最后,把所有的失败都归咎在自己的“懒惰”上。但仔细想想,你是真的懒惰吗?其实,在没有竞争压力的状态下,你总是比别人都要“勤奋”,也愿意付出更多的“努力”,所以,你的懒惰,其实只是一种逃避。你之所以“懒”,只是因为你害怕去追求成功,因为成功需要面临“临门一脚”的时刻,这就像赛跑,想要“脱颖而出”,就得把对手都甩在身后,第一个冲线才行。而对于你来说,你的自信,只够支撑你在无压力状态下“孤芳自赏”,一旦面对最后决战,你要么临阵脱逃,要么缴械投降......所以,害怕成功只是表面,深层的原因还是因为你对失败有着深深的恐惧!而这一切,都源于你刻在骨子里的自卑,让你在关键时刻,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所以,对于自卑者来说过,让你逃避和退缩的,就是藏在内心深处的恐惧,原理上来说,解除了恐惧,自卑也就会随之解除了。
但是,恐惧并不是那么容易解除的,因为这些恐惧的情绪,更多的是一种内心情结,来自于童年伤害形成的心理阴影,并非单单是当下情境下的“害怕”。
比如很多人都觉得自己胆量其实挺大,一些危险情境都可以应付自如,个人的生存能力也很强,好像自己并不是一个很懦弱的人。
这就是问题所在,引发你恐惧的,是那些深藏在内心的害怕被某些特定场景激活,那些特定的,才是你的恐惧之源。
来访者晓琳,很善良,对人总是谦和有礼,内向而敏感:
有一段时间,她遇到了一个总是对她刁难的女上司,这个上司很难弄,脾气阴晴不定,一段时间相处下来,晓琳觉得自己变得非常焦虑,害怕面对上司,甚至害怕去公司上班,她很灰心,感觉自己好像什么都做不好,总是被指责,最后因为抑郁发作,不得不停下来调整自己。在咨询中,我觉得她内心充满矛盾,一边充满恐惧,一边又主动去依赖恐惧......比如她说自己从小就很怕黑,但出来工作,先后换了好几个住的地方,但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她会不自觉的选择那些荒凉和偏僻的地方,人越少的环境,对她越有吸引力。她当时就租住在一个单身公寓,因为地段不好,公寓的租客很少,特别安静。她说自己晚上回去的时候,走廊里漆黑一片,非常的恐惧,她常常都是边走边四处张望,几乎是匆匆逃到自己的房间里,关上门才长长的舒一口气。“回到房间里就不害怕了吗?”我问她。她说:“也害怕,因为四周都没有人,这种空荡荡的环境让人心里发毛。她说自己会打开电视,然后钻在被子里缩成一团,熬过夜晚,有时候半夜憋到喘不过气惊醒过来,吓出一身冷汗......”我问她:“既然这么害怕,为什么不选择一个热闹的地方住呢?或者可以找朋友合租。”她说:“这种恐惧,让我觉得很安全......”
是的,你没有看错,恐惧,让她觉得安全,这是一个悖论,但在她内心,却是真实的存在。
当我慢慢探索,引导她回到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才终于理解她对于恐惧的依赖......
她告诉我:
很小的时候,父母常常吵架,后来两个人都分别离开老家去外地打工,把2岁的她丢给年迈多病的奶奶。
奶奶的家很小很破旧,爷爷去世的早,奶奶身体一直不好,哮喘起来就像要死去一样。
她说自己从小就在这种黑暗恐惧中度过,奶奶内心很苦毒,常常诅咒,骂她和妈妈一样都是“害人精”,骂儿子没有出息,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唠唠叨叨自己命苦,只要她不听话,就会用鬼怪来吓唬她......
等她稍微长大一点,她自己就爬到小屋的阁楼上,那里黑暗幽闭,但是可以和奶奶保持一定的距离,在那种黑暗和寂静中,她觉得稍稍“安全”。
她说:“所以我习惯了和恐惧相处,小时候一个人在阁楼上很害怕,我就会和那些“鬼怪们”做“朋友”,我告诉它们,我太瘦都是骨头不好吃......我把躲起来,跟它们谈判,求它们不要吃我......”
她说:“这些恐惧的感觉我很熟悉,所以很奇怪,越是在恐惧环境中,我反而越觉得安全......”
这就是恐惧带来的安全感,而真正那些热闹的环境,她反而是不适应的,那种不熟悉感对于她来说是更大的恐惧,让她常常选择逃离。
晓琳的遭遇,也是很多自卑者都有的感觉,他们总是一边恐惧一边依赖,和恐惧共存。
对于他们来说,因为熟悉,所以安全。
童年创伤带来的最大问题,就是恐惧。
这种恐惧根植于内心深处,并且已经和自己达成了“和解”,形成了“默契”的状态。
你知道如何去应付那些恐惧,就像晓琳一样,因为无法逃避,所以不得不发展出一个扭曲的技能,去跟恐惧达成和解并和平相处。
因为在孩童时代,小小我们是无法抗拒被养育者批评、指责、咒骂、暴力对待......甚至面临遗弃等,所以,那些恐惧几乎是最常见的情绪。
这些恐惧的情绪,就像是一根“毒刺”,扎在我们的心头,从来就没有被清理过。
即使我们长大成人了,我们可能扛过了街头的刀光剑影,扛过了突如其来的生死瞬间,扛过了各种危险情境下的生死威胁......我们觉得自己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了,好像无所畏惧,不会再被任何人伤害......
但是,总有一些特定时刻,会让我们再次被毒刺“刺中”;
可能是一个嘲笑的眼神......可能是一句玩笑的话语......可能是某一个不好相处的人......可能是众目睽睽下的暴露和尴尬............
这些特定的人或事,会突然激活我们内心深处的“恐惧”,让我们又拉回到曾经那种无所适从的糟糕感觉中,让我们本能的想要逃避和退缩。
这就是童年创伤形成的“恐惧”被激活时的“创伤体验”。
而那些激活的人或场景,都与我们曾经遭遇的创伤相似或关联,一旦被激活,内心深处那个小小的受伤的自己(内在小孩)就会跳出来,启动他本能的应对模式,用逃避和退缩的方法,去化解当前的“危险情境”。
这时候,你需要做的,就是省察自己,先做一个深呼吸让自己暂时安静下来。
接下来,就是自我治疗的步骤,与内在的自我进行对话。
你需要安抚自己的内在小孩,告诉他,你已经是成人了,可以自己保护自己,不用再那么害怕而逃避了。
你需要告诉他,你也希望他可以支持你,跟你一起去面对困难,一起去接受挑战,一起去维护自己的权利,争取自己的利益,不要害怕!
是的,你需要告诉内在的自己:“别害怕,我已经长大了,有足够有能力对抗这一切困难了!”
这是一个自我赋能的过程,也是自我治疗必经的环节,你需要阻止自己回到过去的“老套路”,让自己去创建一个新的应对模式,并通过不断练习,形成新的“经验模式”,以替换“逃避和退缩”。
你需要找一张白纸,从中间划一道竖线,然后开始“自我对话”。自我对话的步骤如下:
第一步:找到内在小孩,倾听他的呼声,记录他的委屈和需要;
左边代表着你的内在小孩,是遭遇童年创伤后那个恐惧害怕的自己。
你需要在左边写上害怕的感觉,这时候,你要让自己安静,回到内在小孩的状态中,回到曾经的创伤情境中,去体会“内在小孩”的害怕,去感受失败对他意味着什么?
是害怕失败了被羞辱?害怕做的不好被狠狠惩罚?害怕那张威严的面孔充满鄙夷?害怕满怀期待的目光充满了失望?害怕不断唠叨的嘴唇?害怕被无情的抛弃.....
把你的害怕写下来,越准确越好。
你为什么会变得逃避?你为什么会躲起来?你为什么会讨好别人?你为什么不愿拒绝别人?你为什么会避免冲突?你为什么会拒绝成功......
这些为什么,都和恐惧有关,你需要清楚记录下来,这些恐惧源头,就是你的“毒刺”,你得找到了,才能把它们一根根拔下来。
当你回到过去的感觉,不要刻意的回避和逃避,让自己完全地沉浸在那些恐惧中,这时候心会慢慢被抽紧,那些曾经的记忆会一点点浮现出来,让自己仔细的体验和感受,那个小小的自己,那个脆弱无助的内在小孩,他是怎么熬过来的?他用自己微弱的能力自我保护,用不得已的逃避和退缩来应对恐惧的场景......
是的,当你感受到那些不容易,你就能感受到悲伤和难过......不要阻止,如果想哭就哭出来,让眼泪自然的流淌,这是疗愈所需要的。
在这一刻,你需要和你的内在小孩待在一起,怜悯他小小年纪的不易,怜悯他在巨大痛苦和煎熬中撑下来的勇气。跟他对话,听他的控诉和委屈,帮他把那些记录下来,这很重要。
在这个自我探索的过程中,你需要放松自己的理性,让情感和情绪来做主,无论是自由的联想还是意象对话,都是情绪的释放,都是在唤醒那些曾经被压抑的记忆,这个过程进入的越深,你就越能理解自己变成今天这个样子的原因,越是能看到隐藏在伪装下,那个最本真的自我。
这样的心理探索,当有现实困难激发的时候,你都可以不断的重复进行尝试,在安全的环境中,自我体察、自我释放、自我安抚、自我赋能。
第二步:回到当下,支持和接纳内在小孩,为他赋能,让他看到新的解决方式;
购买专栏解锁剩余21%- 上一篇文章: 从看得清到看得舒适,中国眼科专家这样干
- 下一篇文章: 云诊室治疗眼睑痉挛斜视除了去皱以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