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小课堂丨如何进行全年龄段眼健康防护

时间:2021-11-12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我国是世界上盲和视觉损伤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形势不容乐观,如何进行全年龄段眼健康防护?为何要重视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中老年人视疲劳及眼底病如何预防?新梅眼科为您详细解读。

儿童青少年眼健康防控

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的重要性

真性近视可防不可治,因此从幼儿园时期(建议3岁开始),应定期检查(3-6个月)儿童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和眼底及眼位等,建立儿童眼屈光发育档案,有助于早期发现视力不良、有近视倾向和已近视的儿童,从而分档管理并制定相应干预措施。对于有遗传因素或高度近视家族史的儿童属近视高危人群应加强重点防控。这对于早期发现儿童眼病,早期矫正屈光不正和弱视,促进儿童视力正常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近视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过早过多的近距离用眼、户外活动少、不良读写习惯、挑食偏食、过度摄入甜食、睡眠时间少、电子产品使用过度、采光照明等都是近视发生的高危因素。

遗传、人种、父母年龄等因素。

近视的防控与干预

近视的防控与干预内容涵盖假性近视、高度近视、病理性近视并发症的干预和成年后的屈光手术等。

儿童和青少年只有假性近视是可以治愈的,判断是否是假性近视必须经睫状肌麻痹剂散瞳验光。同时建议近视儿童每3-6个月复查一次,建立眼健康发育档案,监测屈光度与眼球增长情况。

斜弱视的诊断与治疗

什么是斜弱视及危害?

通俗地说,斜视是指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当一只眼睛注视目标时,另一只眼的视线方向偏离于注视目标。

弱视就是指眼睛没有明显器质性病变,但戴眼镜矫正后,视力仍然低于0.8,低于正常值。

斜弱视儿童患病后视力不及正常人,视觉发育停顿,缺乏正常人应有的双眼视功能,对日后从事驾驶、医生等工作受到限制。部分斜视患者由于采用歪头、侧脸看东西,还可能造成脊柱侧弯,骨骼发育异常。

斜弱视训练方法有哪些?

儿童斜弱视是眼科中比较常见的眼病。家长要注意观察,发现孩子斜弱视要及时治疗,除了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家长还可以进行一些训练辅助治疗。

1)训练黄斑固视

弱视眼多有固视异常,并出现注视点偏移及中心盲点。弱视患者测定是否有固视异常是非常重要的,以便在治疗时选择适当方法以训练防止旁中心注视、视网膜异常对应,达到增视的目的。

2)提高视力

提高视力是斜弱视治疗的根本目的。精细目力训练可有效促进患者的视觉发育,达到增视效果。精细目力训练有穿针、描图绘画、穿珠子等,患者可根据自身情况选用。

3)矫正眼位

矫正眼位是消除斜弱视患者复视,预防单眼抑制、弱视的重要举措。眼位矫正,应根据其性质选择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使双眼视力得到正常的发育。眼位矫正后还要继续视功能训练,并密切观察视力及眼位变化。

中老年眼健康防控

视疲劳的危害及缓解

视疲劳又称眼疲劳,是由于眼睛过度劳累而出现的眼肌疲惫及其他眼组织不适状态,会产生一定的视功能减退或眼部干涩、流泪等不适。如果45岁以上的人群经常出现视疲劳的话,那么他们眼部的调节能力就会下降,从而会出现老花眼,视力模糊……影响正常工作,那么如何缓解呢?

1)适当闭眼休息:当眼睛非常疲劳的时候,可以把眼睛闭上小睡一会儿,这样可以缓解干涩酸痛感,也能解除疲劳;也可以尝试看看远处,或者是转动眼球来解除疲劳。

2)热敷眼部:出现视疲劳的时候也可以用消毒后的热毛巾敷眼部。

3)调整光线:当电子产品光线过强的时候,更容易使眼睛疲劳,所以可以采用降低亮度来缓解眼疲劳。

干眼要引起重视

其实眼睛干涩对眼睛损害非常大,会产生烧灼感、畏光、视物模糊、易疲劳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视力明显下降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甚至导致失明。

老年白内障及眼底病并发症

早期白内障患者会感觉眼前有一团白雾,视物模糊;白内障发展到中晚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会产生青光眼等并发症,这些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将对视神经造成永久性损害,即使进行白内障手术也无法挽救视力。

新梅眼科全国连锁机构是由广州中山大学眼视光学博士王新梅创办的专业眼科临床诊疗连锁机构。新梅眼科开创临床实用眼视光模式,以解决患者问题为核心、医疗引领精准视光模式为特色,以快速发展的全国连锁机构为特点,以“满足普遍的眼健康需求”为企业宗旨,开创符合绝大多数患者就诊需求的实用型眼科、眼视光模式,医院为核心,辐射全国的社区连锁型基础眼健康管理中心。

新梅眼科同步开展成人医学验光、精准配镜及干眼治疗,消除成人视疲劳,缓解眼干眼涩;开展老年性眼病的筛查和诊疗、花镜验配,为中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眼健康管理,以医疗为专业导向,解决广大群众的眼健康需求。

新梅眼科五一献好礼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jbzz/189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