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针灸推拿科最新治疗方法及特色项

时间:2020-11-28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联系、咨询

一、医院,针灸推拿科治疗项目

针刺(温针、电针、耳针、火针)、推拿、整复、小儿推拿、小儿保健推拿、梅花针、小针刀、艾灸(隔姜灸、艾炷灸、隔盐灸、隔药饼灸)、督灸、拔罐(走罐、闪罐、刺血拔罐)、竹药罐、耳穴贴压、理疗、蜡疗、中药外敷、穴位贴敷、穴位埋线、穴位注射、刺血疗法等。

二、针灸推拿科特色项目、最新治疗方法及特效病症

1.针灸推拿科专病专治----传统针刺为主治疗面瘫病

面瘫病,是以口眼向一侧歪斜为主要特点的病症,乃因脉络空虚,外感风邪,经气阻滞,面部筋脉,失于濡养,肌肉迟缓不收所致。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炎”,系因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诱发因素可为受凉、过劳、病毒和自主神经功能不稳等引起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导致面神经缺血水肿。主要临床表现为:患者病侧面部肌肉松弛、发凉、麻木,眼睑不能闭合,流泪,刷牙漱口漏水,塞食,有的伴有耳后疼痛、味觉减退、耳鸣或听觉过敏等。

面瘫为我科特色专病,经过老一代针灸专家近几十年的临床总结,形成一系列完整的治疗方案,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采用针灸、口服中药、推拿、艾灸、拔罐等综合治疗,疗效显著,发病后及早治疗,总有效率可达%。

注意事项:面瘫病早期应及时采用针灸治疗,可控制病情的发展,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症和并发症的发生。面瘫患者应注意用温水洗脸,外出戴口罩,避免冷风刺激,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物,防止感冒,引起病情反复。

2.针灸推拿科专病专治----针刺拔罐治疗带状疱疹(蛇串疮)及后遗神经痛

蛇串疮是皮肤出现簇集性水疱,伴有剧烈烧灼样疼痛的病症。多是感受风火或湿毒之邪,或情志、饮食、起居失调等因素致风火、湿毒之邪郁于肝胆,经络瘀阻,气血凝滞于肌肤之表而发。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带状疱疹”。其病症特点为:疱疹与疼痛。对症治疗,尽早祛除病邪多为当务之急。我科采用针灸、刺络拔罐治疗带状疱疹及后遗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治疗以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为原则。

治疗务必祛邪彻底,邪去才能正安。疱疹处直接挑刺属于泻法,可使疱疹开放以清热、泻火热毒邪,以局部刺血拔罐可将湿热、瘀毒随瘀血排出,可使疱疹疼痛随瘀血的排出而顿时消退。现代研究表明痛证与经络气血瘀滞有关,刺血可通过疏通经脉中凝滞的气血达到止痛的目的,祛瘀生新,且能改善障碍,清除病理产物,促进局部生理生化的良性改变。

带状疱疹为带状疱疹病毒侵犯脊神经,而后遗神经痛的患者发病的位置不仅仅在背根神经节,病毒可能扩散到交感神经,疱疹虽然消退,局部皮肤仍有不适感,局部阵发性或持续性的灼痛、刺痛等,可持续几个月甚至几年,从而使患者寝室难安,备受折磨,现代医学尚无可靠的药物和治疗方法,我科采用围刺、火针、穴位注射、刺血拔罐等方法,可以迅速缓解疼痛,达到治愈的目的。

注意事项:治疗期间应保持病变部位皮肤干燥整洁,忌食辛辣、海鲜、羊肉、葱姜蒜等刺激性食物。

3.最新特色疗法---穴位埋线

穴位埋线疗法是改良式针灸,是用特制的一次性医疗器具将人体可吸收的载体羊肠线(15天左右可自行吸收)植入相应的穴位,从而对穴位产生一种缓慢、柔和、持久、良性的“长效针感效应”,长期发挥疏通经络作用,达到“深纳而久留之,以治顽疾”的效果,埋线一次相当于针刺十次或数十次,疗效持久巩固,省时方便。它特别适用于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以及时间紧和害怕针灸痛苦的人。

适应症:失眠、便秘、腹泻、慢性胃炎、胃溃疡、高血压、痛经、尿频、遗尿、单纯性肥胖、肌肉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4.最新特色疗法---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

电梅花针治疗青少年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为我科特色治疗,采用电梅花针叩刺内关、风池、大椎、百会、攒竹、鱼腰、四白、中脘等穴位具有生心血助心阳,疏肝明目,调和脾胃,清脑开窍等作用,能够疏通经络,通畅气血,调整机体平衡,改善肝脾肾等相关脏腑的功能,从而达到增强视力的效果。

电梅花针是在普通梅花针的基础上连接电极,给予皮肤穴位均匀的电刺激,疼痛轻,痛苦小,患者易于接受,且疗效显著。2~3天治疗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3个疗程为1周期。同时配合耳穴压豆、穴位按摩,注意用眼卫生。

5.最新特色疗法---.毫火针赞刺法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面瘫

毫火针赞刺法是将毫火针、拔罐、放血疗法汇于一体的综合治疗方法。是黄石玺教授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根据目前的医疗发展及医疗环境,改用毫针作火针针具,克服了原始火针的缺点,突出了毫火针的优势:

(1)针体细,对皮肤损伤轻,副作用小,减轻了火针后的疼痛。

(2)针孔小,减少了局部被感染的危险。

(3)针后出血少,基本不晕针。

(4)针体短小,易于操作,减轻了病人的恐惧心理。

(5)与普通针灸相比具有刺激强、起效快、疗效好等特点。

作用原理:

(1)借火助阳:火针导入的火热之性,通过腧穴、经脉的作用,直接激发经气,鼓舞正气,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2)开门祛邪:使用火针,借火力强开外门,使壅结的火毒直接外泄(火郁发之)。配合拔罐,给病邪(水湿、痰浊、淤血、痈脓等病理产物)以出路。使机体的功能活动恢复到正常状态。

6..蟒针加电针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尿潴留,卵巢早衰

蟒针加电针针刺中髎穴、天枢穴能激活脑内多巴胺系统,调整脑—垂体—卵巢的自身功能,使其功能恢复,从而使生殖内分泌系统恢复正常生理动态平衡。天枢穴属足阳明胃经,中髎穴属足太阳膀胱经,脾与胃相表里,肾与膀胱相表里,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天枢与中髎相配可以补肾养血,利于促进卵巢功能恢复,以治疗卵巢早衰、不孕症。

电刺激骶神经根,尤其是S2、S3可最大限度的提高括约肌的协调能力。调节腰骶植物神经功能,增加膀胱容量。蟒针加电针针刺次髎穴、会阳穴等穴位治疗神经源性尿失禁具有简便易行、起效快、治愈率高的特点。

蟒针加电针深刺次髎穴、会阳穴等穴位可刺激神经传入纤维,使排尿中枢发放冲动下行至膀胱,支配逼尿肌及括约肌,促使二者协调运动完成排尿反射,对于尿潴留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7.针灸推拿特色治疗---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通过穴位推拿,达到扶正祛邪,调整小儿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防病、治病的目的。在治疗小儿消化系统疾病(腹泻、腹痛、呕吐、厌食、便秘、腹胀、脱肛),呼吸系统疾病(发热、咳喘、支气管肺炎、风寒感冒),小儿杂病(肌性斜颈、夜啼、遗尿、抽动秽语综合症、面瘫、小儿麻痹后遗症)以及提高小儿免疫力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

8.针灸推拿特色治疗---小儿保健推拿

小儿保健推拿,包括安神保健、健脾和胃保健、健脾保肺推拿、益智保健推拿、眼保健推拿以及小儿病后调养推拿等,适用于病后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小儿。

9.针灸推拿特色治疗---乳腺炎推拿

对新产妇乳汁排出不畅而致的乳房胀痛,可通过特定的推拿手法使肿胀消除,乳流通畅。

10.针灸推拿特色治疗---中药外敷

该疗法绿色、安全、无痛苦、无毒副作用广为家长及患儿所接受。主要包括:

(1)脐疗(中药敷脐)将药物敷于脐部并加以艾灸以调节患儿脏腑功能,从而有效治疗小儿腹泻、呕吐、厌食、腹痛等消化系统疾病及低热(气虚型)。

(2)中药敷背是指将理气化痰、止咳平喘之中药敷于患儿背部婴幼儿以治疗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3)中药敷足是指将中药敷于涌泉穴以治疗婴幼儿低热(阴虚型)、盗汗、自汗、遗尿、口疮等疾病。

11.针灸推拿特色治疗---督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亚健康状态

督灸,又称“长蛇灸”,是根据中医传统理论,将陈年蕲艾和多种名贵中药巧妙结合,在传统中医外治法基础上创立的主要治疗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的一项新技术。

在传统中医经络理论中,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人身诸阳,与任脉、冲脉三者同起于胞中,督脉行于腰背部,任、冲脉行于腹胸部;诸阴经通过经别的联系合于阳经;因此督脉可以沟通全身经络。《素问?调经论》中记载:“督脉生病治督脉,治在骨上”、“病在骨,焠针药熨。”。

大量医学试验证明,督灸可通过降低HLA-B27基因的异常表达,升高丘脑内的β-内啡肽的含量,增强NK细胞的活性,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应的炎性(ESR、CRP)、免疫(Ig、C3)指标,使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有效率达到93.3%,明显缓解率达到64.3%。督灸还可以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有效的预防疾病。因此,督灸对于于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有特殊疗效。还可以明显改善寒性或虚寒性、虚性体质人的身体不适症状,达到预防和保健的作用。

12.针灸推拿特色治疗---针刺治疗不寐、郁证

不寐、郁证就是现代医学所指的失眠、抑郁症。近年来,受生活节奏加快及工作学习压力加大等因素影响,失眠和抑郁症等心理精神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失眠抑郁已经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并且在社会中逐渐蔓延。

针对失眠抑郁治疗的顽固性以及西药治疗副作用比较大的现象,我科经20余年临床实践研究,在治疗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症、头疼、耳聋耳鸣等精神疾病有了新突破。通过传统针刺疗法疏肝益肾健脾,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安神定志,有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改善人体生物节律,提高细胞活力的作用,从而改善脑组织的营养状态,消除神经细胞因能量消耗而产生的功能紊乱,降低大脑皮层的病态兴奋性,改善睡眠质量,从根本上治疗失眠抑郁,达到标本兼治。

13.针灸推拿特色治疗---冬病夏治、冬病冬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三伏天是一年之中最炎热,阳气最盛的日子,根据中医“春夏养阳”、“天人相应”观点,炎夏为阳,阳盛则腠理开,气血运行旺盛,这时药物能直达脏腑,发挥最佳药理作用,达到补益阳气,驱散体内寒邪的效果。

“冬病夏治”贴敷疗法的治疗范围很广: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鼻炎、咽炎、哮喘、反复上呼吸道感染、体虚易感、免疫功能低下、亚健康等。

“冬病冬治”以穴位贴敷为主,可以加强和巩固三伏天贴敷的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人体免疫力。一般经过3个冬夏的治疗,就能收到很好效果。所以,贴三伏,更要贴三九。“冬病冬治”和“冬病夏治”一样,可广泛用于中老年人、儿童及体弱多病之人,且需要长期坚持才有效。

典型案例

1.面瘫病(面神经炎)

丁某,女,33岁,公务员。以“口眼歪斜2月”来诊。患者2月前因感冒而见头痛、耳后痛,3天后出现左侧口眼歪斜,刷牙漱口漏水。遂到私人诊所就诊,经中药汤剂、维生素等治疗,效果不佳,来我科就诊。时患者左侧额纹消失,眼睑不能闭合,鼻唇沟消失,鼓腮漏气,右眼视物不清,舌淡苔薄白,脉弦。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针刺治疗为主,辅以温针灸、局部闪罐、穴位点刺放血等综合疗法,每天1次,每次30分钟,经过1个多月的治疗,患者痊愈,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2.蛇串疮(带状疱疹)

刘某,男,52岁,退休。“以右侧前胸、胁肋不簇集性疱疹,刺痛20天”来诊。患者20天前无明显原因出现右侧前胸、胁肋部烧灼样刺痛,3天后疼痛部位出现簇集性水疱,于外院诊为“带状疱疹”,并口服抗病毒西药及输液,自用偏方外敷,症状不减反而日益加重,遂来我科就诊。根据患者情况予以局部刺血拔罐治疗,经1次治疗患者即觉疼痛减轻大半,继续针刺治疗11天,疼痛完全消失,随访半年未复发。

3.汗证

侯某,女,29岁,教师。以“怕冷、汗出6月”来诊。患者6月前顺产1子,产后即觉身体乏力,怕冷畏风,动辄汗出,即使夏日也要穿长袖厚衣,外出戴帽,遂来我科就诊。根据患者情况予督灸治疗,每两周做一次,2次以后即感觉汗出症状明显减轻,出门也不用戴帽子,继续治疗2次,症状已基本消失,已预约明年督灸治疗,以巩固疗效。

4.膝痹病(膝骨关节炎)

徐某,男,57岁,退休。“以右膝关节疼痛,积水一月”来诊。患者一月前因劳累出现右膝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伴有少量积水,劳累后症状加重,休息后减轻。于外院诊为“右膝关节炎”,并口服消炎止疼药,自用膏药外敷,症状无明显缓解,遂来我科就诊。根据患者情况予以针刺治疗为主,辅以电脑中频治疗、骨质增生理疗、艾灸、中药热敷、蜡疗等综合疗法,每日一次,一次30分钟,经过一周治疗,患者疼痛明显减轻,积水完全消失,继续治疗10天,疼痛症状彻底消失,关节活动度恢复正常,痊愈出院,随访半年未复发。

5.肥胖病

林某,女,35岁,自生完孩子后发胖,现体重80公斤。平素很少运动,比较偏爱甜食及油炸食品。曾自服减肥产品及于小诊所做过按摩减肥,效果不理想。近期体重增长迅速,伴有浑身乏力等症状,便于我院就诊。针对林女士的情况,我们主要采取针灸推拿减肥方法。取穴多以脾胃经穴为主。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大横,配穴:曲池、合谷、足三里、丰隆等。根据患者肥胖程度,用2寸毫针针刺以上诸穴位,针用重刺激泻法,使患者产生强烈针感后,接通电针治疗仪,用连续波,通电30分钟。每日一次,十天为一小疗程,三十天一大疗程。在治疗期间要求患者科学膳食,减少高脂肪、高热量食物,不进夜宵,适度运动。经过一个疗程的系统治疗,林女士成功的减重。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jbzz/174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