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肉毒毒素在眼角手术术后早期疤痕预防中
北京知名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pf/mipso_4694654.html
内眦赘皮褶皱表现为眼内侧的皮肤褶皱,在亚洲人群中多发。具体来说,褶皱多起源于上眼睑内侧,伴随泪湖下行,融合至下眼睑内侧。该褶皱不同程度地覆盖了内眦及泪湖,视觉上使得眼裂缩短,内眦间距变宽,甚至出现假性内斜视,影响美观。
临床中,内眦赘皮褶皱可通过内眦赘皮整形术进行优秀纠正。该术常规也称作“开眼角”,并逐渐成为亚洲人群最常见的整容手术之一。然而,手术后增生性疤痕可能伴随产生,可能会使患者出现新的美学困扰。通常,内眦手术后第二周即可发生增生性疤痕,可持续3-6个月,最后恢复。在此期间中,增生性疤痕会影响上睑关闭的流畅性,使患者出现上睑紧绷感。另外,增生性疤痕的收缩可能影响手术对眼裂延长的效果,导致手术效果降低。
目前,A型肉毒毒素(BoNT-A)在阻止肌肉收缩,抑制腺体分泌的同时,研究也报道其对于疤痕的预防也有一定效果。本期我们将针对BoNT-A在眼角手术后疤痕预防中的作用进行总结。
年,Huang等人进行了一项随机双盲分割面部的研究,探究了BoNT-A对于内眦赘皮整容术后增生性疤痕的预防作用该研究纳入了43例患者,年龄18-45岁,均表现为先天性内眦褶皱。患者接受ParkZ内眦赘皮整形术。
该术先找出泪湖的最内侧点,并于内眦褶皱处皮肤进行标记为A点。
后于内眦赘皮与下眼睑皮肤的交汇处标记为B点。
D点为泪湖的实际最内侧终止点(D点与A点在正视情况下是重合的)。
E点位于双眼皮切口线上,
从E点出发向内沿双眼皮切口线延长,再从A点出发向内水平或内上方延长与双眼皮切口线交汇,交汇点则为C点(图1)。
标记各点后,分别行EAB,EC,AC及BD连线皮肤及肌肉切开,其中EAB的切口需深至肌肉,达到内眦韧带。
随后行EAC三角内的皮肤及部分肌肉切除。下眼睑皮肤的曲线切口使AB及DB连线关闭形成了间隙,并为缝线创造了张力。
随后在B点对EABD瓣进行提升。
图1患者接受ParkZ内眦赘皮整形术过程示意图。左上:术前;左下:术后;中上:手术设计图;右上:按照手术设计进行切开;中下:肌肉切除后,EABD瓣在无张力情况下维持旋转位置;右下:EABD瓣旋转且进行无张力缝合;
在缝线移除时(术后6-7天),每位患者两侧面部随机接受BoNT-A或生理盐水治疗。
注射采用每内眦部位两点皮下注射(0.05ml每点)。注射点A位于内侧手术切口边缘外0.2cm(图2右侧),
注射点B位于切口边缘上1cm,外0.2cm处(图2)。
试验侧采用5U的Botox,溶于0.1ml的生理盐水中,对照侧采用相同体积生理盐水。
评估指标方面,研究主要评估指标为治疗后1-6月改良温哥华疤痕量表评分(VSS),其中VSS评分包括疤痕的色素沉着,血管,高度及柔韧性四个亚评分。
次要评估指标包括视觉模拟量表(VAS)及患者满意度。评估时间选取基线,注射后1,3及6个月。
图2BoNT-A注射示意图;眼轮匝肌及降眉肌频繁收缩时内眦增生性疤痕的主要原因
结果发现,30例患者完成了随访。
BoNT-A注射侧的VSS评分显著改善,其中最显著的改善为第三个月随访时。
针对VSS评分的4个亚评分,改善最显著的亚评分为高度及柔韧性(图3)。
其中一名患者的注射疗效示意图如下(图4)。
另外,BoNT-A注射侧的VAS评分在所有三个随访时间均显著下降(图5)。
86.7%的患者表示对于疤痕及整形术满意。研究中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图3患者VSS评分改善示意图。左:注射后1个月;中:注射后3个月;右:注射后6个月。
图4一名21岁女性患者在进行BoNT-A注射前后的疤痕示意图;左侧接受BoNT-A治疗,右侧接受等量生理盐水注射
图5患者注射BoNT-A后不同随访时间的满意度对比图
该研究表明,BoNT-A可以作为改善增生性疤痕形成的一个常规治疗手段。
BoNT-A术后早期注射对于内眦赘皮整形术的疤痕预防有一定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整形术后的效果。
参考文献:
1.HuangRL,HoCK,TrempM,XieY,LiQ,ZanT.EarlyPostoperativeApplicationofBotulinumToxinTypeAPreventsHypertrophicScarringafterEpicanthoplasty:ASplit-Face,Double-Blind,RandomizedTrial.PlastReconstrSurg.;(4):-.doi:10./PRS.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上一篇文章: 佛山一13岁女孩近视达度暑假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