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集调节滞后是否适合佩戴青少年渐进

时间:2021-7-4来源:患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欢迎把工作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发给我们

我们会甄选其中有共性的问题

每周四发布在这里,供大家学习借鉴

QA1投影视标小于0.05如何查视力?看常规的远视力表,检查距离5米,当其视力低于0.1时,可令顾客从五米开始向视力表移近,直至能够看清0.1视标,测量此时的检查距离。此时远视力=0.1x检查距离/5例:患者在2m处看清0.1视标远视力=0.1×2/5=0.04QA2老师你好,我想请教一下,关于做BCC检查中NRA和PRA的终点是持续模糊?还是最后一个清晰点?这个和做老视FCC中的NRA和PRA检查的终点一样吗?还有AMP的检查终点也是持续模糊那个点?还是最后一个清晰的点?NRA、PRA、AMP的操作终点均为“最后清晰的点”,而寻找“最后清晰”的方式,是先找到模糊,然后回退一次。这里的模糊,指的是刚刚开始发虚、出现毛边,不要等到完全不能分辨,模糊应该是持续的,如果模糊后很快恢复清晰,则可以继续加镜片。BCC(调节反应)的检查终点是首次横竖线等清晰,老视验光中BCC/FCC的检查终点是最后一次横竖等清晰(加正镜至竖线清晰,然后回退一次)。QA31,对于远视弱视给予处方的问题,之前看微课,说全矫处方是阿托品散瞳后减1D,对于有些处方是阿托品散瞳后不用减,这种不用减的是什么处方,是全部处方吗?2,对于中度远视给予处方要考虑调节功能和眼位,具体检查的调节功能有哪些。1、阿托品散瞳后度数为全远视,我们也习惯把它称作足矫处方。2、中度远视患者考虑调节功能,需要检查NRA、PRA、BCC、AMP、FLIPPER。若调节功能正常,则可以考虑适当降度,若存在调节不足,则不建议降低度数。QA41,对于12岁女孩,右眼裸眼视力0.2,左眼裸眼视力1.2,用快散的方法,散瞳前后的检影度数没有变化都是OD:-1.00/-0.75*,视力1.2,OS:+1.25/-1.00*,视力1.2,这种情况对于左眼需要给度数吗?戴镜也是1.2的视力,不戴镜也是1.2的视力。工作中遇到很多这种情况,裸眼视力是好的,但是检影验出来有低度的远视加散光。2.散瞳前检影度数是-2.00/-1.00*,视力1.2,散瞳后检影出同样的度数,看到的视力就只有1.0,甚至只有0.9的视力,为什么会这样。1、为了保证两眼的调节使用一致,一般情况下左眼也建议戴镜。2、散瞳后由于瞳孔散大,球面像差增大,所以视力可能会有所下降。QA5对于远视弱视儿童,第一次配镜已经进行阿托品散瞳了,为什么第二次换镜片还要阿托品散,再次换片可以直接根据检影的度数给予处方吗?远视性弱视,只有阿托品散瞳后才是最真实的远视度数。因此换镜时仍需要进行散瞳。而您所说的检影,也没有办法去除调节的影响。QA6老师,工作中经常遇到远视的孩子给足度数,视力不好,降一两百度甚至多度,反而视力可以达到最好,这个是什么原因?还有个问题是,有个弱视孩子,6岁,双眼都是度远视,是阿托品散瞳的结果,外隐斜,一开始给度,矫正视力0.3,戴镜三个月复查视力只有0.12,给她插片用度可以矫正到0.4。1、这类孩子调节紧张不易放松,应散瞳验光,并且配合调节放松的训练。2、这个孩子是远视伴随外隐斜,其远视度数可以在阿托品散瞳后的结果上适当降低,一般不超过2.00D。可以尝试+4.50D或+5.00D,1个月后复查,观察眼位、视力的情况。QA7为什么有些人散光轴位变化比较大(注:屈光介质清,角膜无病变,眼底正常,无角膜接触镜史)在排除了之前可能存在的验光不准确问题,散光的轴位实际上在人的一生长周期来看确实会发生变化,在刚出生的时候,人的角膜一般为球面,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睑力的增加角膜会更多呈现顺规散光,一直到中年之后,角膜又重新回到球面状态,而到老年因眼睑松弛,又更多呈现逆规散光。所以从长时间看散光的轴位是会有较大变化的。QA81、快散时检影-1.50/-2.00*,矫正视力1.0,这种情况在瞳孔恢复后(1.)散光的度数会不会降低。(2)在快散状况下该怎么给处方。2.对于一些近视儿童,在快散情况下检影的矫正视力是1.0,等瞳孔恢复后,视力还会有1.0吗1、瞳孔恢复后,由于调节能力的恢复,散光度数可能会有少量的变化。对于近视,或者复性近视散光,给处方时应该按照复验结果配镜。2、严格意义上来说,瞳孔恢复后视力与散瞳时视力QA9老师上次问过了的,就是55岁患者单眼不重影双眼重影的,医院都无效,最后到爱尔眼科,诊为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问题是只给注射了一针药,一个时后他就说慢慢就不重影,这是什么样的一种治疗急性共同性内斜视是一种后天性、急性发作的内斜视,患者可能立即意识到复视和出现斜视。多在人为因素破坏双眼视觉后发病,比如眼外伤后单眼遮盖。颅内病变也可能会引起急性共同性内斜视,需要进行鉴别诊断。如果是颅内病变引起的,应该积极治疗颅内病变,否则有生命危险。排除了颅内因素,有些患者经历了短暂的斜视后,自然恢复。小的斜视可以考虑用三棱镜消除复视症状,斜视度大的,待症状稳定后(以6个月以上为好),可采取手术治疗可以考虑手术。药物治疗可以采取肉毒素注射,能使肌肉暂时麻痹。QA10

(标题问题)青少年初次戴镜或涨度数很多者,在裸眼是交替遮盖为外隐斜,但是全矫视力下遮盖还有测眼位都为内隐斜,这是什么原因?如果同时为调节滞后,那是否可以佩戴青少年渐进多焦点眼镜?

准确的眼位测量应该在远用全矫基础上进行。裸眼测量因为近视眼看近会少用调节,进而减少了调节性集合,从而更多会表现出外隐斜的状态。而矫正后看近会使用更多的调节和调节性集合,可能眼位会变为内隐斜,眼位检查以全矫状态为准。

调节滞后本身是适合配戴青少年渐进的,因为下加光可以可以降低调节使用从而降低调节滞后量以控制近视度数增长,但是对于外隐斜大于6△的孩子需要慎重考虑渐进验配,因为在少用调节的同时也会减少集合量的使用,会更难控制眼位,也可以配合视觉训练。QA11老师,调节近点、集合近点能在综合验光仪能测吗?用什么视标?我自己在测的时候距离拉近肺头会挡住视标没办法继续。是不是只能用调节检测尺?如果用的话用什么视标?调节近点可以在综合验光仪上测,也可以不用,集合近点一般不在综合验光仪测量,因为视标太近,会被视孔遮住,没办法判断。视标的选择都应该选择最佳视力上一行大小的视标,检查的方法都是把视标移近,调节近点是能看清的最近一点,集合近点是维持双眼单视最近的一点,所以调节近点的终点是模糊后回退到清楚,集合近点的终点是出现复视,视标变成两个,即破裂点。QA12顾客年龄12岁右眼实测度数-6.75,矫正视力0.5,左眼—2.00散-0.75轴位矫正视力1.0.旧镜右眼-6.00,左眼-1.25散光75,顾客反应旧镜戴着不舒适,特别是看近,右眼负镜片通过苦难,左眼调节正常,甚至小字看清楚都困难,降低右眼度数佩戴-5.50佩戴舒适,请问这种情况下怎么下处方合适双眼屈光参差,18岁以下青少年建议足轿,框架眼镜成像大小不一样,足轿戴镜后可能没办法融像,或戴镜很难适应,需要配戴隐形眼镜,可以考虑软镜或RGP。如果对右眼减度数配镜,可能会造成右眼近视度数增加更快,双眼屈光度差距更大,所以青少年不建议降低度数配镜。QA13您好,麻烦问一下假性近视的视觉训练都有哪些?假性近视是由于调节过度、调节无法放松所导致的,因此需要进行调节放松能力的训练。调节训练的思路是先进行感知调节的训练;再进行调节灵活度的训练,可以使用翻转拍、字母表等进行调节灵活训练;接下来是专项针对调节放松的训练方法BOPwalkaway,最后可以使用正、负镜片交替进行适应性阅读。QA14老师,做眼球运动功能检查有个注意事项:“临床需要注意:――如果戴眼镜或垂直棱镜检查时需要重新评估”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做眼球运动检查都不戴眼镜的吗?戴眼镜检查的结果与不戴镜的结果分别说明了什么?所有的视觉技能并不是单独分开来,调节、集合异常同样会影响眼球运动的结果。如果垂直方向存在明显眼位,患者在进行眼动时会先代偿垂直眼位,进而影响眼动能力。可以加上垂直棱镜缓解垂直眼位的问题后,再次检查眼动是否真实存在问题。QA岁小孩,裸眼右0.6,左1.0,裸眼33cm:交替性外隐斜,5m:正位;赛飞杰散瞳后:R+2.75/-0.50*L+0.50外院配镜处方:R+2.75Lpl+遮盖想请问一下,这个小孩看近有轻度交替性外隐斜,在配镜时是给予足矫处方,还是适当欠矫,如果欠矫,欠矫多少?首先,眼位应该在屈光矫正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如果仍然存在外隐斜,由于患者为远视,可以考虑适当低矫,从而通过调节来代偿眼位。通常低矫的光度为+1.00~+1.50,但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如患者的调节功能是否正常,以及患者的视力是否会收到影响;此外,还需要注意,当低矫时,双眼应降低相同的屈光度,问题中所提到的外院的屈光度,双眼降低的光度不同,可能对双眼的平衡造成一定的影响。QA16请问一个屈光参差的弱视小孩训练到左右眼调节眼动各方面能力差不多时,但一眼视力1.0一眼0.6,开始给她做双眼视的训练,压抑膜将好眼压抑到0.6左右,此时做双眼视训练时是戴有压抑膜的眼镜还是戴相应度数的试戴架?戴有压抑膜的眼镜,可以更好地促进双眼的融像。QA17老师您好,近视性弱视的孩子配镜后视力提高慢,眼位正常,应该如何进行弱视治疗?可以考虑加入调节、眼动的训练,来辅助患者的视力提升。由于患者为近视,一定要尽量避免红光等视刺激的方法。QA18请问老师,球面镜片和非球面镜片在设计上和功效上有什么区别非球面镜片是指那些为了消除减少镜片的边缘像差、视物更加均匀清晰,而对镜片表面从中心到边缘的曲率半径进行特别设计,同时使镜片更轻、更薄的镜片。远视镜片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曲率半径逐渐增加,镜片表面逐渐平坦。近视镜片则相反,从镜片中心到周边,曲率半径减少。非球面镜片会使割边后镜片更薄、更轻。(远视轻薄15%以上,近视轻薄10%以上)对于屈光度较高的人群来讲视物更加清晰。戴上非球面镜片透过镜片看面部轮廓更加自然,且戴镜者透过镜片眼睛大小的改变量也比球面镜片更小。QA19老师,请问:顾客隐斜大,复视,如何加棱镜1.根据马氏杆测出隐斜量2.根据加上棱镜消除复视的量3.根据公式P=2/3D-1/3R算出的所需棱镜。应该用那种方法给出顾客所加棱镜的量来?若顾客出现隐斜量大产生复视现象,首先考虑能否用视功能训练的方式来增大融像范围,减少复视或消除复视。若视功能训练无法解决或顾客由于年龄较大无法完成训练只需解决症状,则可需给与棱镜处方,但给与的棱镜处方可能会使眼位量有增大趋势。根据S法则,建议棱镜量P=2/3*外隐斜量—1/3*BO模糊值。需要注意的是,这只是一个棱镜的建议值,最终处方需要经过充分试镜,确认无不适,并且症状得到缓解,才可以进行最终验配。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

欢迎分享给朋友或转发朋友圈

有关观点欢迎指正批评,敬请留言

点“阅读原文”报名课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hbby/1837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