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吴夕光学矫正在儿童斜

时间:2019-1-26来源:患病病因 作者:佚名 点击:

在上一篇文章当中,吴夕老师结合儿童屈光参差性弱视、成人屈光参差伴有斜视、屈光调节性内斜视等病例,给我们介绍了光学矫正在儿童斜视弱视的应用。这一篇主要针对部分调节性内斜视、屈光不正伴有垂直性斜视等的详细案例,给大家详细剖析光学矫正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及应用。下面是吴老师演讲的主要内容。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

  这个病人就是我所说的部分调节性内斜,这个病人当初来的时候妈妈非常焦虑。孩子查体的时候发现有远视,于是戴了眼镜,大夫就说你是弱视,又远视又散光又要戴眼镜,结果在戴眼镜进行遮盖治疗的时候,发生了内斜视。发生内斜视之后,镜片就经常换,还是斜,大夫就告诉她,你家孩子要做手术了,这下他就接受不了。我们原本就只是远视散光弱视,怎么治疗着治疗着就变成斜视了?还要做手术?于是就到我们这儿来,看看之前大夫是不是弄错了。

  后来我们就给他查,查了之后发现,看远看近还是戴眼镜不戴眼镜,确实有内斜视,戴上眼镜只能改善,不能完全消失。家长说怎么办呢?那么多眼镜,也不知道哪个是准的?于是我们决定从头来,用阿托品给孩子散瞳。家长表示没问题,把问题搞清楚了就行了。结果一散瞳,你看右眼和左眼都是中高度的远视,可是视力已经基本上恢复了,弱视的程度不是很重,大瞳孔下有个小度数的内斜,眼底什么都看了。一般情况下,如果孩子比较配合的,你抓紧时间把眼底什么都看看。散瞳后我们就给他戴足镜。初次到我这里就诊是7月份,11月份来复诊的时候,检查发现,不戴眼镜裸眼有60-70,戴眼镜有30-40,看远更大一些。说明这小孩是部分调节性内斜。所以要和家长说,原本的大夫没错,孩子弱视已经快好了,你现在的问题在治疗中,遮盖有造成斜视的风险。因为遮盖会打破融合,你弱视没治好的时候,斜视本来是要发病的,只是你遮盖将它提前了。所以就要告知家长,这小孩就是高度远视,两眼还不太平衡,斜视。有些孩子就是单纯的远视,他的储备够,外展功能好,他不会发病,但是因为弱视治疗需要遮盖,顾了这头没顾那头。所以说,这个小孩查了好几次,终于又要戴眼镜,又要做手术。

  你们看左眼屈光度蛮高的,弱视又还没有治好,但是基本条件是够的,戴上眼镜仍然有小度数问题,而且看远厉害;术后第二天,看照片似乎还有点内斜视,在手术前一定要跟家长交代清楚,这小孩单眼皮有点小内眦赘皮。做完以后戴镜,眼位是正的,不戴眼镜肯定有点欠矫,因为他裸眼的斜视角更大。

  所以在不断的调整眼镜,既要视力好,还要顾及到眼位,减的度数是很保守的,最多不超过度,如果在治疗中又发现,眼睛又斜了,那你的屈光度又得回来,这个小孩得一直观察。这个小孩今年又来了,复查结果显示效果非常好,家长说我的心病已经没有了,吴大夫非常感谢你。其实我们说这就是一个治疗的过程,只是大夫没有交代清楚,让家长误认为是治疗过程中给治坏了。

高AC/A内斜视

  刚才讲的是部分调节性内斜视,还有一种是高AC/A的内斜视。我们在治疗过程中前面的程序都是一样的,阿托品散瞳和戴足镜。后来发现有些孩子,一看近,眼睛就斜了,看远就非常好。照相就很正常,出门啥事都没有,但一回到家眼睛就斜视,特别是看小东西的时候,你就要注意AC比值,过度的集合产生过度的调节辐辏,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异常联动的,与潜在的屈光状态无关。这种时候,我们说看近与看远内斜差别大于10个棱镜度,就需要考虑做手术,戴了眼镜也不管用。

  刚开始的时候,大龄的小孩可以佩戴双光镜试一下,上半部是散瞳的结果,下半部则需要加度数,这样可以消除看近的内斜视,再看他的恢复情况怎么样。但是如果他的AC/A比值一直很高,斜视频率也很高的话,就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近视性屈光不正与外斜视

  之前讲的都是内斜方面,现在来讲一下外斜方面的。如果病人看近的时候集合不够,眼睛看近斜视,我们就戴负镜片。有人就会说,小孩戴负镜片会不会离焦,会不会让他产生真正的近视?我们的李宁东教授进行了3年的观察,小孩戴负镜片控制外斜,没有产生近视。负镜片的主要出发点是刺激调节性的集合,戴了之后让他能够在看近的时候控制眼位。但是有局限性,我不太喜欢这种,确实厉害了就做手术,别折腾了。

  一般远视在保障视力情况下低矫配镜,实际上就是说,戴了远视镜又是外斜,可能外斜度数会增加,他的调节集合功能会下降。而近视的话带足镜,可以让他有点眼位,一般超过度影响就比较大了。

屈光不正伴有垂直性斜视

  对于垂直性的斜视,我们认为屈光度的影响不是很大。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做过手术的人,或者是将要做手术的人,他的屈光度也要参考。比如说现在近视的小孩特别多,孩子外斜了,戴镜好一点,但是度数还是有手术的指征。这个时候你就要看年龄,如果他快要到10岁左右生长高峰期的时候,手术如果你给他做得很欠,有可能会复发。举个例子他已经有小度数的近视了,如果你这时候没有参考他的屈光度数,手术你做得很正有点小内,假设他将来近视度数发展很快,慢慢就容易过矫,所以对于设计手术量他是有参考价值的。像这种的话就不宜过矫,有近视又有外斜的,不要做得太狠了,因为即使他戴眼镜他度数也会发展的,要动态的看他将来的可能性。所以近视眼发展快的小孩又有外斜的,这种手术的设计是有难度的。我们发现做得很正很正的,戴上眼镜就变成内斜了。

  那么手术后呢有些外斜过矫了,这个里面也有技巧。我们一般这样,手术前小孩都要散瞳的,散瞳之后我们看小孩有度的远视,视力很好,在外斜状态下他是不用戴眼镜的。但是我们告知家长,现在做外斜手术,如果术后有些内斜,自动回不来,可能我们会给你戴上度的正球来矫正。最近我们发现,年龄比较小的3岁的小孩,之前外斜手术的年龄界定是4岁以后的小孩才可以做,现在只要小孩融合功能控制不好,眼位经常频率高的话是可以做。但是我们发现有小远视的小孩,做完以后内斜自行回来得少,为什么?因为小孩看手机太多,看近的东西太多,然后我们把他的生理性远视立刻给他加上,立刻就好了,然后过渡半年就没事了。所以可能跟屈光还是有点关系,你过矫的时候就有相应的方案。但是你告诉家长,家长一般都会接受的。一般来说6周以后如果他还没有正位,那么他可能就需要面临二次手术,就是过矫继发性内斜了。有的带三棱镜能够改善症状,但是治标不治本。三棱镜的矫正又是另外一个话题,也属于光学矫正。

婴幼儿屈光矫正临床指南

  最后就是两个,一个是对于3岁以内的婴幼儿在眼科临床指南里面,双眼情况与单眼情况是有区别的,它是作为参考的一个专家共识,而不是作为最后的结论。我们体会最好的是远视合并内斜视,你看3岁左右只要用阿托品散瞳,双眼在度以上的远视状态,马上给他配上矫正眼镜并观察他眼位情况。但是他没有斜视的时候,他的起点是很高的,散光也是度是起点。

  那么单眼,对于斜视和屈光参差矫正的阈值相对低一点,就是你一个眼睛不好,那么你配眼镜的时候这个可以是个参考。

  你在配镜的时候,对于婴幼儿小孩你要考虑的因素,一个是双眼单眼的问题,还有就是屈光不正的严重程度,条栅的评估以及眼位正位、眼底检查、眼生物测量的对称性。

  有个孩子,他第一次散瞳,两眼的差别比较大,一只眼睛度,一只眼睛度,后来我们给他退除内斜,但是我们那时候没有做Master测量眼轴,因为孩子太小了,两岁半。半年以后妈妈说,这眼睛不行还是斜,我说那就重新散瞳。一散瞳,两眼都是度,药可能没点好,家长也说怎么度数变高了。这时候我们需要做Master测量眼轴和角膜曲率,角膜曲率的条件是一样的,结果发现角膜也是一模一样的,要是我们第一次能够测量,我们就会考虑这个药物可能一只眼睛点得好,一只眼睛没点好。戴上眼镜之后眼位又正了,幸好家长能够理解我们,就说这个药物第一次没点好,第二次是不是就会有经验一些。我们还做了生物测量,一分钟就出来了,所以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有疑问的诊断,还是很有作用的。

上一篇:医院吴夕——光学矫正在儿童斜视弱视的应用及注意事项(上)

童资讯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哪里医院看白癜风好
白癜风治疗效果哪里好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hbby/1592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