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氏杆
马氏杆(maddox)是双眼视功能检查中重要的和必不可少的工具。马氏杆可以用做水平、垂直隐性斜视;旋转隐性斜视;不等像的检查。在评估双眼视功能和处置双眼视功能异常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检查前的准备1,屈光不正全矫。如果屈光不正矫正不足或过度,会使检查结果不准。
,检查室的照明条件。在明室中进行检查。这是因为在日常照明下,对调节、集合影响最小。Maddox杆检查隐斜,需半暗室,不要使其它光源进入视野内。
3,调准PD。
4,坐端正,控制头部倾斜。
5,两眼同时注视视标。以自然正常两眼位置的融像刺激为基础检查,测定结果可信高。
6,检查距离:5米,O.33米。
二、“一灯一杆”检查水平垂直隐斜设备:验光室,综合验光仪或标准镜片箱,投影视力表或聚光电筒。
操作:令患者端坐验光椅上,两眼调准PD,戴上矫正镜。取maddox杆置右眼前。maddox杆由透明园柱棒排列组成装在试镜片上。投放点状视标或打一束点状光。通过maddox杆看点状光会看成垂直马氏杆的带状光。分别做5米和33厘米的检查。
1.水平隐斜检查
将maddox杆园柱棒横置在右眼前。投放点状视标或聚光电筒打出点光。两眼同时观察视标。右眼通过马氏杆会将点状光看成一竖条状光带,而左眼仍然看到的是点状光。观察的结果有三种可能:
a.竖光带穿过点状光。无水平隐斜。
b.光带与光点分离,光带在右,光点在左。有外隐斜。光带在右,光点在左。说明患眼是内隐斜。在左眼前递增B0棱镜,递增的过程中,光带和光点逐渐靠近,直到竖直光带穿过光点。此时所加棱镜度即为内隐斜量。
c.竖直光带左,点光在右。是外隐斜。在左眼前逐渐增加BI棱镜,使光带和光点渐渐接近,直到光带穿过光点。所加的棱镜度即为外隐斜的值。
,上隐斜的检查 maddox杆园柱棒竖直放置在右眼前。投射点状光。两眼同时观察视标。右眼通过马氏杆会将点状光看成一水平光带,左眼看的仍然是点状光。观察结果有三种可能:
a,水平光带穿过点光,两眼均无上隐斜。
b,水平光带在下,光点在上。说明右眼上隐斜。在右眼前置BD棱镜,或左眼前加BU棱镜。逐渐由少到多递增棱镜,直到水平光带穿过光点。此时所加的棱镜度即是右上隐斜的度。
c,水平光带在上,光点在下。为左眼上隐斜。在左眼前递增BD三棱镜,或在右眼前递增BU棱镜,直到水平光带穿过光点。所加棱镜即是左上隐斜度。
这里提醒一下,上隐斜也属于双眼视异常范畴。右眼上隐斜,左眼一定是下隐斜;反之,左眼是上隐斜,右眼一定是下隐斜。
三,“一灯两杆”查旋转隐斜眼斜肌会使眼以前后轴为中心旋转。如一眼或两眼垂直轴偏斜而失去平衡,称为旋转隐斜。眼角膜垂直子午线上端向颞侧偏斜为外旋转斜视,向鼻测偏斜为内旋斜视。
如果散光未矫正,特别是斜轴散光未矫,会出现旋转隐斜。首先要全矫散光。原发性旋转隐斜,可尝试训练,或手术。
设备:(同前)
操作:右眼前置红色maddox杆,垂直向,右眼看到一条横向红色光带。左眼前放无色maddox杆,垂直方向。左眼看到是一横的无色光带。为了能使两条光带分开,在右眼前放一4ΔBU棱镜,左眼前置4ΔBD三棱镜。两眼同时注视光点。会发现有两条水平光带(见图5A)。
上面光带无色或灯光色,为左眼看见;下一行光带为红色,是右眼所见。有这样三种可能:
A,上下两条光带平行。无旋转隐斜。
B,两条光带不平行,右眼所看到的红色光带仍处在水平位置。左眼看到上面的白色光带倾斜,而且鼻侧高颞侧低。说明左外旋转隐斜;如果白色光带鼻侧低,颞侧高,是左眼内旋转隐斜。
C,两条白红光带不平行。左眼所见白色光带处在水平。右眼所见下行红色光带倾斜,鼻侧高颞侧低,则是右外旋转隐斜;如下行红色光带鼻侧低,颞侧高,是右内旋斜。
四,“两灯一杆”查不等像
不等像是指两眼大脑皮层像大小不相等。不等像大多由于两眼视网膜像大小不相等所致。而视网膜像的大小由眼屈光不正的类型(轴性,屈光性)和眼镜放大率两个因素决定。马氏杆检查两眼不等像,只能查视网膜像大小的不等,而不能定量。
检查前准备同前。
设备:验光室(暗室),综合验光仪或标准镜片箱,两只聚光电筒。
操作:右眼前置马氏杆(横向),左眼只有矫正镜片。5米远用两只聚光电筒,相距约10cm。投射两光点。两眼同时注视两聚光灯。此时右眼通过马氏杆看到的是两条竖直光带;左眼见到两个点状光。可能出现下面三种情况:
A,右眼看到的两竖直光带穿过,左眼见的两点状光。说明无不等像。
B,两条竖直光带不能穿过两光点。头部或光源稍做调整,使一条光带与一个点光重合。观察另一条光带和两光点的相互关系。如果另一根光带在两点之间,为右眼像小,或左眼像大。
三棱镜加马氏杆法三棱镜加马氏杆法(Maddox):在同时知觉基础上,可作为自觉斜视角度的定量检查,也是隐斜度数的检查方法之一。检查水平(隐)斜:头位正直,令被检查者注视暗环境下的点状光源,将马氏杆横置于眼前检影用空镜架的右侧,检查者通过患者所述马氏杆镜转化的光线与裸眼所见灯光的位置关系判断,若两者分开,用三棱镜中和至两者融合为止。中和的三棱镜度数即为自觉斜角的度数。如镜下可见一点状光及一竖型光线。若光线恰好经过光点,则为正位;与内斜同侧复视、外斜交叉复视同理,若光线位于光点的右侧即与马氏杆同侧,则为_内(隐)斜视;位于对侧则为外(隐)斜视。检查上、下(隐)斜时则将马氏杆竖放在右眼前,患者则见一点状光及一水平光线,根据视网膜投射方向可知,高位眼复像在下、低位眼复像在上。通过光点与水平光线的关系同样可判断出是上(隐)斜、正位或下(隐)斜。在判断出(隐)斜视类型后,按照基底朝眼偏斜反方向放的原则,将三棱镜放置在一眼前,逐渐增加度数直至光线正好通过光点,这时的三棱镜度数即为被检者的(隐)斜视度数。
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检查
在斜视的检查里,除了区别什么类型的斜视,还要检查斜视角(也称斜视度)。三棱镜交替遮盖法检查就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不过它主要用于测量隐斜和显斜两种偏斜的总度数,不能把两部分斜视的度数分别表示出来。此方法经常用于斜视手术矫正之前,为手术设计提供眼球最大偏斜度数。这两部分加起来,反映了眼外肌不平衡使眼球自然偏斜的最大程度,排除了融合功能的影响。
操作方法:遮眼板从一只眼移向另一只眼应该迅速,以免发生融合,不能暴露大斜视角。经过数次交替遮盖后,眼位才能出现最大的分离状态。手持三棱镜,根据斜视的方向把三棱镜放在一只眼前,内斜视时,三棱镜底朝外;外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向内;上斜视时,三棱镜底向下;而下斜视时,三棱镜的底则朝上方。继续交替遮盖两只眼,不断调整三棱镜的度数,直到交替遮盖时不再出现眼球运动为止。完全中和偏斜度数往往需要同时应用水平垂直方向的三棱镜。
- 上一篇文章: 图文详解带你认识16种常见白内障
- 下一篇文章: 斜视手术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