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来归纳的节时术,轻松驾驭斜杠身份

时间:2023-9-27来源:临床体现 作者:佚名 点击:

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hl/210806/9283952.html

梁爽

理性天蝎女

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

点燃你自律的心

搬到大连后,工作和生活节奏显著变缓,但感觉比在深圳时更忙。

拿我来说,虽然现在工作的饱和度和紧迫度,比以前工作有所下降,但如果加上业余的自媒体工作,确实让我的体力、精力和效率面临巨大挑战。

每次自媒体同行或出版合作人说,以为我全职写作,都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难过。

业余写作这五年来,我越来越觉得时间不够用,重新审视目标和时间使用方式后,决定与其消极抱怨,不如正面硬刚。

看了很多时间管理的书,听了不少提高效率的课,经过尝试和验证,在我看来,大理论和大原则未必管用。

我更需要接地气、好实践的方法论,然后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去睡觉,休息和玩乐。

聚焦我典型工作日的一天:

5:20am左右起床,开始写作;

6:40am出门上班,中午午睡半小时;

5:50pm下班到家,处理自媒体杂务;

6:20pm开始做饭,边做饭边跟家人视频聊天;

7:10pm老公下班吃饭,边吃饭边聊天边看电视;

8:30pm运动,洗澡,然后写作、看书、复盘一天(写清单+写感恩日记+写第二天的待办事项,如果情绪特差,写一页情绪日记);

11:00pm左右香甜睡觉。

我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分享,一天24小时,每个小时有哪些“节时术”。

以“插序”的方式来节时

我以前早起,做当日计划和待办事项,后来发现,制定计划前置到头天晚上,并写好文章的开头部分很节时。

早起后压缩各种仪式感,因为早上是我脑子CPU运转最快的时段,直接去做最有创造力的事。

早上不要为穿搭发愁,换来换去,落这丢那,会打翻一个早上的气定神闲,给一整天定下忙乱的基调。

当天要穿的衣服,头天晚上提前选好、配好、熨好,连要穿的鞋子都脚尖朝门地放在鞋垫上。

如果事情多或要加班,最好提前开工。

我一周中可能有一两天需要推送文章,事先在家修改排版好,上午十点左右,搭档帮我推送。

以前推送完我拿手机回复留言后,又切换成工作,常常耽误午饭时间。

现在推送当天,我会打车提早到公司,先把工作紧急部分做完,推送文章后抽出一二十分钟迅速处理反馈,确保工作有条不紊。

很多人下班后就去吃饭,但我发现我的历任领导,吃饭都会避开人流高峰期。

以“叠加”的方式来节时

生活中有些重要的事情需要专心致志,但对于不需要脑力高度集中的、持续一段时间的事情,就用“一边……一边”这个句式,以下都是我的惯用伎俩:

一边在通勤路上,一边听音频课程;

一边看综艺节目,一边花式拉伸扭转肢体;

一边涂抹护肤品,一边膝盖不超过脚尖地做深蹲;

一边贴着墙壁练习体态,一边用手平举书本看书……

同一时间内,可以兼容两三个持续的状态,利用时间的叠加和并行,让时间做乘法。

在易忽略的小事上节时

进电梯后,很多人先按楼层再关门,其实先按关门键再按楼层键,更加省时。

以前住高层公寓时电梯难等,我每次出门先不锁门,按好电梯后再折返锁门。

在办公室准备文具便携包,把出行相对固定的物品和文具,放在透明袋子里,外出办事时只需增添特定资料,就可拎包即走。

出差多的人,可以准备一个出行便捷包,洗护小样无需每次拿进拿出,如无补充的情况,下次只需带上要穿的衣物即可出门。

我喜欢吃自己做的饭菜,每次周末去菜场买肉,会让店家帮我冲洗后切片,平均装成几袋,以后每天做饭时,单拎出一袋解冻。

以降低沟通成本来节时

我不太喜欢说话太绕弯、太墨迹的沟通方式,有人求帮忙前假熟地问候半天,讲个事故事线铺了好多条,想要简明快的沟通,只能自导自演。

直接就问自己能帮什么,或说“我很想跟你再聊,但10分钟后有急事”来操盘聊天时长。

接电话也是,有人打电话过来,自我介绍好久,如果你记得对方的基本信息和产生交集的缘由,接电话时抢占先机“某公司的某主管,找我什么事呀?”省下不少寒暄时间。

有时候想从别人口中得知想法,就算你问得准确,对方可能也会东拉西扯一大堆。

不如学学福尔摩斯,“打听出自己想知道的事的秘诀在于,让对方对自己所说的事提出异议”。

和有选择困难症的同事朋友一起吃饭,不能任由他们在吃什么、在哪吃这种问题上漫长纠结。

我本身肚子饿得快,给他们两个餐馆选项,进店后通常只有一份菜单,我一定会问服务员能否按人头发放菜单,迅速点单。

如果想请客的话,中途去柜台结账,我见识过北方人争抢结账可以争进季后赛,不如先结账,承诺下次让对方请。

优化硬件和软件来节时

现代人,可能除了睡觉之外,和手机相处的时间最多吧。在经济范围,买技术领先、内存最大的手机。

手机里很多功能可以帮我们节时,比如解锁,用指纹或人脸甚至任意部位的解锁,比数字密码解锁快。

有时候写作整理素材,我需要听过的课程或演讲材料,如果没有文稿版,以前我一句一句听,一句一句整理,很浪费时间。

现在我有两台手机,其中在一台上的讯飞语记是付费会员,打开持续记录,然后另一台手机播放着,调成1.25的倍速,我把它俩紧挨着放在次卧里,一个速读一个速记,我到书房该干嘛干嘛,过一会去收割文稿。

开通微博会员,以前发出的内容,写错一个字只能删除再发,变成会员后能直接编辑。

浏览网页时,按空格比拖鼠标节时;专心工作时,手机眼不见为净更节时;工作电脑里,把娱乐软件图标藏到“我的文档”里更节时……

每个人有习以为常的做事顺序和方法,但可能很少反思有没有更节时的排序和妙招,拒绝停留在使用时间习惯设置的默认区,去反思和探索节时方法。

我以前听过一个TED演讲,《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时间》,讲师Laura说,人们总是以为把零散的时间节省下来,就可以做很多事。

但是她的研究结论是,并不是节省时间创造想要的生活,而是先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时间自然就节约下来了。

深以为然,为了喜欢的生活,学会一些“节时术”。

-END-

梁爽,理性天蝎女,治拎不清、玻璃心、拧巴症,点燃你自律的心。



转载注明  http://www.qbkaw.com/lctx/19955.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内斜视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